黎 潔
生活中,常有人說自己患有心臟病,但進一步追問具體是哪種心臟病時就說不清楚了。實際上,心臟病種類有很多,其發生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與療效差異巨大,需要就診的科室也不一樣,但大體可分為5類。
首先,我們可以把心臟比喻成一所房子,來解釋一下心臟病的5種類型。這所房子有5套主要系統,分別是電路、水路、門、內墻和外墻,其中每個系統出現的問題,恰好對應一類心臟疾病。
即我們常說的心律失常。心臟有一個叫作“竇房結”的結構,負責規律性地發放電信號,可以理解為房間的總電源。竇房結發出信號刺激心臟收縮形成的正常心律,稱為“竇性心律”;還有一些叫“房室結”和“結間束”的結構,負責將竇房結發放的沖動傳導到整個心肌組織,可以理解為每個房間的繼電器和電線。
任何原因導致的上述電路系統出問題,如不是從竇房結發出的心律,或電信號傳導過程中的阻滯或短路,都屬于心律失常。癥狀表現有心悸、落空感,嚴重的還可能出現眼前發黑、暈厥甚至猝死。
以上癥狀一般通過心電圖(包括動態心電圖)或心內電生理檢查能夠診斷。如果是電路系統的問題,應該看心內科,藥物治療即可,嚴重的要置入起搏器(相當于加裝一個備用電源),或接受微創的射頻消融手術治療(可以簡單理解為把短路的電線重置)。
即心臟的血管系統出現故障,其中“上水系統”是動脈,“下水系統”是靜脈。靜脈系統出現問題很罕見,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是動脈系統出問題。我們知道心臟是負責給全身臟器組織供血的器官,但心臟自己也需要供血,且需要的特別多,這些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就叫“冠狀動脈”,這個系統出了問題就叫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也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冠心病通常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冠狀動脈一過性的或永久性的狹窄或閉塞,引起心肌缺血,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或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等。
“水路”問題屬于冠心病范疇,需要看心內科,狹窄阻塞嚴重的需要支架治療,有些特別嚴重的還需要外科搭橋手術。
我們稱為瓣膜病。心臟這個房子準確地說是套“四居室”,有兩個心房、兩個心室,分別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相通,兩個心室又分別與兩個大動脈(主動脈和肺動脈)相通。正常情況下,房與房之間、室與室之間互不連通。心房與心室之間的“門”在左邊叫二尖瓣,在右邊叫三尖瓣,左心室和主動脈間的“門”叫主動脈瓣,右心室和肺動脈瓣間的“門”叫肺動脈瓣。不過這些“門”都只能往一邊開,以保證血流通暢。如果這些“門”打不開(瓣膜狹窄)或者關不嚴(瓣膜反流,或叫關閉不全),都稱之為瓣膜性心臟病,簡稱瓣膜病。
瓣膜病有先天形成的,如主動脈瓣二葉畸形或三尖瓣下移畸形;也有后天的,如風濕性心臟病或老年退化性瓣膜??;也有冠心病或心肌病等其他心臟疾病繼發造成的;還有一種特殊的瓣膜病叫“感染性心內膜炎”,可以理解為“門”被腐蝕造成的破壞。
嚴重的瓣膜病需要到醫院心臟外科或結構性心臟病科就診,進行手術治療;不嚴重的瓣膜病可以在心臟內科就診,采取藥物治療。
“內墻”指的是心肌組織,它出現問題就叫心肌炎、心肌病或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其中心肌炎、心肌病可以分別理解為墻體結構受到打擊后疏松老化了或者建筑材料出了問題,所以心肌不能正常收縮或者舒張,表現出來就是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梢岳^發其他疾病,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心肌??;也可以是原發的,如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
還有一種“內墻”問題是墻體上出現“破洞”,典型者如房間隔缺損或室間隔缺損。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先天發育異常造成的,所以也叫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少部分是繼發于某些特殊疾病,如心肌梗死后的室間隔穿孔。
“外墻”指的是心包,是包在心臟表面的一層膜,作用是保護心臟。正常情況下這層膜很薄很軟,如果變厚或變硬會導致心臟舒張功能障礙,也就是心臟被限制擴張不開,如結核性心包炎或縮窄性心包炎,癥狀一般是呼吸困難和水腫,有些還會引起心包積液。正常情況下心臟與心包膜之間會有少量液體,以在心臟跳動時起到潤滑作用,在炎癥或感染等因素的刺激下,液體增多會積聚在“內墻”與“外墻”之間,就會壓迫心臟,使其無法正常搏動,需要進行心包穿刺引流,甚至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