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張 健
筆者從小就和白茅根頗有緣分,小時候割草喂牛的時候常常挖出白茅草的根吃,感覺甜甜的,如今回味起來還記憶猶新。有時候感冒了,頭痛、發熱而且咳嗽,大人就會用白茅根熬水給我喝,連續喝兩三天感冒就好了。白茅根不僅能清熱止咳,還有涼血利尿的作用,著名醫家張錫純就用它治過小便不通。
有一年冬天,張錫純鄰村一個20 歲的小伙子得了水腫病,肚子腫得像抱了一個大瓦罐,有學問的人就說這是“腹如抱甕”。夜里睡覺只能斜靠著墻在那里發喘,一躺下就上不來氣,十分痛苦。家人請來張錫純為他看病,張錫純問:“你現在感覺怎么樣呢?”小伙子說:“只覺得心中發熱,小便不利,尿不出來。”張錫純看了以前醫生開的方子,都是些八正散之類利水的藥,還有用麻黃生姜桂枝發汗的。把了脈之后,張錫純發現小伙子的六部脈很細,跳得很快。張錫純說:“你這是病久陰虛,陰不斂陽,以致虛陽浮越于上。腹部過于腫脹,氣息都無容納之地,所以才發喘。”
張錫純叫小伙子家里的人,到野外刨開凍地,找新鮮的白茅根。每天用鮮白茅根六兩(約180 克),切得很碎,用水三大碗,放在砂鍋中稍微煎一沸,就放在火爐旁。仍用火爐的余溫徐徐溫之,待過半小時左右放在火爐上稍煎一沸,再放在火爐旁,直到切碎的白茅根全部沉入水底。
這時可得到清湯兩大碗,為一日的藥量,徐徐當茶溫飲。再用生車前子數兩,炒至微熟,自己捏著放口中嚼,當瓜子吃。夜間睡醒了也這樣,不要間斷。這樣,這個小伙子吃了一晝夜,感覺小便通暢,能尿出來了。可是腹部還是很膨脹、很硬,張錫純就又想了一個妙招:用大蔥的蔥白3斤,切成細絲,在鍋中炒,稍放一些醋,但不能炒熟,炒熟就沒有生蔥的辛竄之氣了。趁熱用布裹住,放在患者的肚臍上熱熨,如果涼了,再放在鍋中稍加一些醋炒,再熱熨,從晚間熨到臨睡時,一夜小便十余次。第二天這個小伙子的腹部就像平常人的一樣了。
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莖,味甘,性寒,歸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
血熱吐血、鼻出血、尿血 本品可用于治多種血熱出血之證,且單用有效,或與其他涼血止血藥同用。如《婦人大全良方》治鼻出血,《千金翼方》治吐血不止,皆以白茅根煎汁或鮮品搗汁服用;若治咯血,與藕同用,均取鮮品煮汁服,如二鮮飲(《醫學衷中參西錄》)。本品對膀胱濕熱蘊結而致尿血、血淋之證,尤為適宜。如《圣惠方》治小便出血,單用本品煎服。
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 本品治熱病煩渴,可與蘆根、天花粉等藥配伍;治胃熱嘔吐,常與麥冬、半夏同用,如茅根湯(《傷寒總病論》);用治肺熱咳喘,常配桑白皮同用,如如神湯(《圣惠方》)。
濕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本品治濕熱黃疸,常配茵陳、山梔等同用,如茅根湯;《肘后方》治熱淋,《醫學衷中參西錄》治水腫、小便不利,均單用本品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