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旭
(黑龍江和松遼水系航運規劃辦公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6)
(1)水運量下降,占全省總運量的比重下滑。全省水運量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自2000年以來逐步下降,目前年貨運量不足1 000萬t,其中80%的運量為城市周邊礦建材料運輸,水運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的優勢不能得以充分發揮。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貨運量降至440萬t,占全省貨運量比重不足1%,水運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日趨萎縮。
(2)航道條件惡化,通航水深不足。松花江為全國高等級航道現狀為三級航道,依據《內河通航標準》通航保證率應為95%~98%,枯水期航道水深達不到三級通航標準(水深1.6~1.9 m),大部分河段水深達不足1.6 m,通航保證率低于80%,嚴重枯水期航道斷航,嚴重影響水運發展。
(3)規模化港口萎縮,現代化水平低。哈爾濱、佳木斯兩個港口雖然是全國內河主要港口,但其主港區已易為他用,哈爾濱港僅三棵樹港區在從事港口裝卸,其它港口裝卸,其它港區轉為它用,佳木斯港主港區已經轉為民營企業經營,不從事港口裝卸業務,全省主要港口樞紐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復存在。目前,在界河港口發展較好,雖有一定規模,但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程度遠落后全國水平,且港口資源由多家運營人經營,港口間存在不正當競爭,嚴重影響了港口的資源利用和優勢發揮。

表1 黑龍江省水運客貨運量表

圖1 2020年黑龍江客貨運量在運輸體系中占比
(4)運輸船舶老舊,運力不足。我省主力運輸船舶多為上個世紀80年代建造,已達到強制報廢年限,大部分船舶已退出水運市場。水運市場發展不好,造成成本過高,運輸企業不愿新造船舶,運輸市場運力不足,運力逐年萎縮。
(1)水運工程建設嚴重滯后于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進度,造成航道條件惡化
松花江流域水量較為豐沛,通航條件良好,天然狀態下可基本滿足千噸級船舶通航需要。近年來河道外用水增加,航道斷面最小通航流量不能滿足通航需求,航道條件持續惡化。按照國務院批復的流域規劃,自2000年以來流域內大型水利工程如尼爾基、哈達山等水利樞紐相繼建成投入使用,而應與水利工程同步建設的松花江梯級開發及相關的通航工程建設滯后,只在2008年建成一個大頂山樞紐,規劃的其它7個梯級和航道整治工程擱置,遲遲未建設,天然狀態下的通航條件受到破化而不能及時修復,通航能力不能滿足船舶正常需要。
(2)天然降水減少、河道外用水增加和缺乏正常養護的多重影響,使大量傳統貨源流失。
自1998年特大洪水后,松花江流域進入了近10年的嚴重枯水期,天然降水量不足歷史平均水量的50%,這一時期也是河道用水發展較快時期,2000年航道管理由中央下放地方,省財政撥付航道養護經費不足,造成航道失養,致使松花江航道條件極度惡化,貨物運輸保證能力不高,給長期依賴于水運的傳統貨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大量的貨源流失。而與此同時,公路、鐵路卻在快速發展,水運在綜合運輸市場競爭力也處于劣勢,水路運輸企業虧損嚴重,中小企業紛紛破產,水運行業陷入了困境。
(3)省內水運建設資金沒有來源,制約水運建設發展。
自2000年黑龍江航運下放省級管理,我省僅對大頂山航電樞紐建設投入一部分資金,省內水運建設資金來源和渠道一直沒解決。由于省內沒有建設資金來源,列入國家規劃的水運基礎建設項目也無法實施,嚴重制約了我省水運基礎建設的發展。
(4)保護區范圍劃定不合理,限制了航道建設工程。
一些濕地保護區等在劃定范圍時未征求航務部門意見,將松花江航道劃定在保護區范圍內,不允許進行航道工程建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運發展。
我省水運發展盡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我省水運資源條件較好、區位優勢明顯,水運運量大、能耗低、運價低的比較優勢仍然存在。今后一個時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水運業一定會在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外開放、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總體思路:樹立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充分運用我省的重要戰略發展機遇,以“交通強國”為發展方向,借力“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黑龍江省“五大規劃”、“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的實施,堅持新發展的理念,以高等級航道、松花江梯級開發、內河主要港口、界河開放口岸港口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水路交通運輸在沿邊開放、對俄貿易、江海聯運、大件貨物運輸等方面的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水路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我省沿邊、沿江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1)完善以高等級航道為核心的航道網絡
①加快松花江航道建設,盡快完成松花江梯級開發工程
松花江是連接黑龍江、烏蘇里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航運的紐帶,沿岸分布著哈爾濱、佳木斯等港口,全省水運貨運量80%左右發生或通過松花江干流。我省航道發展的重心是黑龍江、松花江高等級航道,松花江梯級開發是水運發展的重要任務。自“十二五”期以來,我省相繼開展了依蘭、悅來、洪太(木蘭)、通河等航電樞紐的前期工作。航電樞紐建成后,松花江中游哈爾濱至佳木斯河段可以逐步提升達到三級航道,滿足通航保證率。
②加強中俄界河航道建設
中俄界河位于我國東北邊陲,界河航道不但是內外貿客貨運輸的大通道,也是我國邊防水上巡邏和戰略物資運輸的大通道。界河航道建設和管理直接體現國家利益,是行使國家主權的標志之一,在保護國家領土安全和界河航行權益、提高國家應對邊境突發事件反應能力、滿足國防建設需求、抗洪搶險、開發邊境貿易及旅游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③加強省界河流航道建設
嫩江是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和我省的省界河流,居于松嫩平原的核心位置,嫩江沿線分布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港、杜蒙港及黑河港嫩江港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港、吉林省大安港。沿岸坐落著我省第二大城市——齊齊哈爾市,是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核心區域。嫩江腹地內為我省仍至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是東北振興規劃和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的重要區域,是黑龍江省重大裝備(件)江海聯運、商品糧外運的重要水運通道,水路交通發展潛力巨大。在國家新修訂的《全國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已將強嫩江齊齊哈爾—三岔河納入國家高等級航道,應加大嫩江航道,提高通航保證率。
(2)打造集約高效、功能完備的港口
通過對整個經濟區域進行協調,綜合各港口的優勢、規模、貨種類型、運輸條件等,對區域內各港口進行科學、合理分工,并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相一致,實現各港口統籌規劃、優勢互補、層次分明、功能明確、聯合開發,共同發展的目標。
①增強港口的輻射作用
港口以哈爾濱、佳木斯、黑河為中心的黑龍江省南部、東部、北部三大港口群逐步建成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的港區,完成重要港口的轉型升級,使港口集疏運條件明顯改善,現代綜合物流、多式聯運、水運服務、臨港產業等功能加快拓展,區域發展集聚和輻射效應、產業支撐力顯著增強。
②整合資源、提升港口專業化水平
推進重點港口樞紐建設,以哈爾濱、佳木斯、黑河等港區建設為重點,整合轄區內作業區資源,大力發展和建設現代化、專業化綠色港區。
(3)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
加快港口集疏運體系建設,促進港口與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干支之間的高效轉換、提高港口與通道內交通線路的連通效率和銜接水平。主要港口核心港區完成鐵路專用線建設,界河開放港口、地區重要港口與高速公路、干線公路連接線全部貫通,港口集疏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研究制訂黑龍江省水運發展戰略,加強規劃引領作用
一是開展黑龍江省水運發展戰略研究,深入調研分析我省水運發展現狀及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分析水運發展趨勢和需求、明確我省水運發展的戰略定位、目標、主要任務、實施安排和主要措施,為我省水運發展指明方向。
二是推動松遼運河開發建設,打通我省水運南向出海通道。松遼運河,是指聯通松花江、遼河的水運工程,北起吉林省大安市嫩江的大賚和松原市松花江的哈達山,南至遼寧省營口出海,全長約800 km。松遼運河建設可形成貫通東北三省的水運大通道,徹底改變東北三省內河水運無南向出海口的困局,重構東北內河水運體系,打造成新型松遼水系生態經濟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促進東北振興的紐帶工程。目前,吉林、遼寧等省正在積極推動松遼運河開發建設工作,我省應積極支持和參與,早日促成這一偉大工程。
(2)加快松花江梯級開發,完成我省高等級航道建設
國家對松花江梯級開發積極支持,交通運輸部從“十一五”規劃始連續幾個五年計劃都將松花江航運樞紐工程列入規劃,但由于無配套資金,致使該項工程被擱置。松花江航道是國家高等級航道,目前的建設進程已遠遠滯后于全國高等級航道建設進度,應加大建設步伐。
(3)解決我省水運建設資金來源和渠道
沒有建設就沒有發展,沒有建設資金一切都無從談起,全國內河主要省市的水運建設都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制約我省水運發展的這一根本性問題得不到解決,我省水運將會日趨萎縮。
(4)發展水上旅游客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黑龍江省已把發展旅游業提升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并制定了“旅游強省”的戰略發展目標,黑龍江省旅游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我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水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庫區濕地、大型水庫和湖泊風光秀美,界河沿岸異域風光、民族風情更是獨具魅力,水運生態觀光旅游發展空間巨大,國際旅游客運更是方興未艾,需求增長迅猛。水運客運量的增長將以旅游客運量為主。隨著旅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界江水上風光游、民族風情游等旅游景點、線路日臻成熟,銜接、利用“醉美龍江331邊防路”,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這將為水路運輸提供新的發展契機,成為龍江水運新的經濟增長點。
我們要堅持新發展的理念,以構建全省水上旅游新格局、發展水上旅游客運為目標,推進全省水路運輸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水上旅游從高速向優質發展轉變,服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打造中俄界河游、城市觀光游為重點,促進我省水上旅游進入全國先列,加快推進我省客運船舶現代化,為建設交通強國發揮更大作用。
(5)積極參與北極航道開發,實現江海聯運的新發展
中俄界河是中俄兩國重要的經濟紐帶,做好界河航道建設和養護,為中俄戰略合作不斷深化和發展,充分發揮界河大通道的作用。同時,要積極參與和利用北極航道的開發,促進我省江海聯運實現新突破、新發展。
(6)合理調整各類保護區范圍,給水運建設發展留有空間
由于全省航道大部分處于各類保護區范圍內,特別是黑龍江、松花江高等級航道基本全部位于各類保護區范圍內,受到國家生態保護政策的制約,全省航道建設項目基本立項實施難度加大,給全省水運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建議協調相關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在兩法框架范圍內正常進行航道建設,以滿足和保障水運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