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農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水果蔬菜類農產品增產研究至關重要。辣椒作為配菜農作物之一,是重要蔬菜作物。當前,中國辣椒種植業處于成熟發展階段,辣椒種植工藝相對先進,然而辣椒施肥研究仍然不夠完善。現階段,種植辣椒使用的肥料多為磷肥,在使用時存在一定弊端,主要原因在于磷肥會導致土壤呈酸性,破壞土壤酸堿度,不利于提升辣椒質量與產量。平衡施肥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一問題,然而,在平衡施肥過程中,缺乏對土壤中礦物質元素的分析,大多數種植人員只憑借個人經驗進行平衡施肥,導致施肥效果較差,不利于辣椒增產增收。首先采集與預處理辣椒苗樣品及種植土壤樣品,在此基礎上,劃分研究區內種植區域,分別采用平衡施肥與傳統施肥方法,實時記錄辣椒生長狀況,最后完成增產效果影響分析。采用平衡施肥方法試驗區域的辣椒單株果實個數與總體果實產量均高于傳統施肥方法試驗區域。平衡施肥方法能夠有效提升辣椒產量,達到增產目標。
本文選取某地區X辣椒種植研究區為研究對象,種植面積約為25.8 hm,包括42個種植采樣區。X辣椒種植研究區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各個季節氣候變化較顯著,年平均氣溫為4.2°C,極端最高氣溫為 36.4°C,極端最低氣溫為-42.4°C,平均日照率為52.1%。本文選取研究區內萬金早椒、哈椒一號、朝陽牛角椒等3個不同品種的辣椒苗各100株作為實驗研究材料,對辣椒苗進行平衡施肥處理,研究其對增產效果的影響。
將X辣椒種植研究區進行劃分,劃分為A1~A8試驗區域,保證各個劃分區域種植面積相同。設定初次采樣時間為2021年1月5日,第2次采樣時間為2021年4月20日,第3次采樣時間為2021年6月5日,通過3次采樣,采集種植研究區內的辣椒植株。采集過程中,通過隨機采集方式,分別采集辣椒苗植株高度、主莖莖粗、分枝數。采集結束后,利用自來水沖洗辣椒苗根部多余土壤,將辣椒植株烘干至恒重,稱取其物質重量,粉碎后裝入密封袋,用于后續養分分析。按照S線路采集研究區內的混合土樣,設置取土深度為0~25 cm,每10個采樣點為1個土樣,利用自封袋進行密封處理后,帶回實驗室。研究區土樣采集后,去除土壤雜質,將土壤樣品放置陰涼干燥處進行風干處理。采用烘干法測定研究區土壤含水量,稱取土壤樣品,放入濃度為2 mol/L的KCL溶液,通過空氣浴振蕩器振蕩1 h,振蕩結束后,靜置15 min,采用定量濾紙,進行過濾操作,利用化學分析儀測定土壤樣品的各項化學元素含量。
分別將辣椒植株樣品與土壤樣品裝入封口袋,對封口袋進行編號標記。根據劃分的A1~A8種植區域,種植3個品種辣椒植株,采用三元一次回歸正交設計方式,將不同含量的肥料應用到試驗土壤中,包括含氮量為45%的尿素氮肥、62%的磷酸二銨磷肥、45%的硫酸鉀肥,結合三元一次正交設計方式,分別采用平衡施肥與傳統施肥的方法,施加3種肥料,其中A1~A3分別為萬金早椒、哈椒一號、朝陽牛角椒的平衡施肥區域,A4~A6分別為萬金早椒、哈椒一號、朝陽牛角椒的的傳統施肥區域,A7為3個辣椒品種綜合平衡施肥區域,A8為3個辣椒品種綜合傳統施肥區域,各個試驗區域施肥量,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區域平衡施肥量單位/(g/m2)
根據平衡施肥量,實時記錄辣椒生長狀況,包括主枝高度、辣椒基徑、辣椒株高、辣椒冠幅增長狀況。針對辣椒主枝高度,采用直尺測量方式,每隔5 d隨機選取試驗區域內1株辣椒進行測量,測量精度需精確到0.1 cm;辣椒基徑測量采用游標卡尺,每隔7 d隨機選取試驗區域內1株辣椒進行測量,測量精度需要精確到0.1 mm;辣椒株高與冠幅測量均采用直尺測量方式,每隔10 d測量1次,測量精度需精確到0.1 cm。分析辣椒種植產量。影響辣椒種植產量的因素較多,以辣椒葉柄、果實長、果實寬、單株果實個數、單果重量與單株產量為主。辣椒葉柄需等待辣椒果實成熟后采摘,利用直尺測量的方式,測量各個試驗區域內辣椒的葉柄長度。辣椒果實長與果實寬的測量時間間隔設置為2 d,利用游標卡尺分別對各個品種的辣椒果實長度與寬度進行測量,保證測量精度精確到0.1 cm。等待辣椒果實完全成熟后,將果實摘下,通過人工計量的方式,記錄各個試驗區域內每株辣椒的果實數量。針對單果重量,分別摘取不同試驗區域內3種品種的辣椒果實,利用電子秤稱量每個辣椒果實的重量,并根據對應的試驗區域做好記錄,稱量精度精確到0.1 g。在稱量結束后,將每株成熟辣椒個數和該株辣椒平均單果重量相乘,計算辣椒種植研究區中各個試驗區域內辣椒的單株產量。
通過上述試驗方法,獲取辣椒產量結果,在此基礎上分析平衡施肥對辣椒產量的影響。首先,對辣椒單株果實個數差異進行分析,辣椒品種不同,其對應的單株果實個數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本文對3個不同品種的辣椒單株果實個數進行多重比較,結果如圖1所示。3個品種辣椒單株果實個數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單株果實個數最多的為哈椒一號,最少的為萬金早椒,在此基礎上分析各個品種辣椒對應的施肥區域,得出施肥配方間多重比較結果,如表2所示。3個品種的辣椒在平衡施肥區域中,果實個數較傳統施肥區域果實個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各個品種辣椒經過平衡施肥后,果實個數均大于傳統施肥區域。對辣椒總體產量進行計算,分析辣椒種植增產效果的影響。首先,計算辣椒種植果實產量的方差、自由度與均方差。根據計算結果,并結合試驗區實際情況,得出3個品種辣椒在各個試驗區域內產量的多重比較結果,如圖2所示。在3個品種辣椒中,果實產量最多的為哈椒一號,最少的為萬金早椒,與辣椒單株果實個數結果具有較大的關聯。對辣椒種植增產效果作進一步分析,根據辣椒果實產量多重比較結果,對果實產量施肥配方及產量進行多重比較,結果如表3所示。根據表3多重比較結果可知,平衡施肥區域與傳統施肥區域中,各個品種辣椒果實產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經過平衡施肥的辣椒,單株果實個數與整體果實產量均更加具有優勢,證明平衡施肥方法對提升辣椒種植產量具有促進作用,能夠有效促進辣椒增產。

圖1 辣椒單株果實個數多重比較

表2 辣椒果實個數施肥配方間多重比較結果

圖2 不同品種辣椒產量多重比較

表3 辣椒果實產量施肥配方間多重比較
傳統的辣椒施肥方法對種植土壤酸堿程度存在一定破壞,不利于提高辣椒產量,制約了辣椒質量與生產效益。本文利用平衡施肥方法,研究此種施肥方法對辣椒種植增產效果的影響。通過分析可知,平衡施肥能夠有效提升辣椒單株果實個數與產量,對辣椒增產具有較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