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莎,柏林剛
(1 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醫院>急診外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2)
肺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在肺癌中屬于最常見的一種病理分型,在肺癌中占比高達80%。由于在發病后的早期階段,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并未出現特異性的癥狀,部分非小細胞肺癌的病情直至腫瘤晚期階段才確診,臨床多采取化療方案(如培美曲塞、奈達鉑)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利用化學藥物可誘導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增殖,但部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化療治療后的近期療效不夠理想。近年來,中成藥在惡性腫瘤治療中逐漸得到應用,艾迪注射液是一種可發揮清熱解毒和化瘀散結的中成藥,被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取得了良好進展。本研究旨在探討艾迪注射液聯合培美曲塞、奈達鉑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采用培美曲塞、奈達鉑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對照組(= 60),選取采用艾迪注射液聯合培美曲塞、奈達鉑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實驗組(= 60)。對照組男37 例,女23 例;年齡25 ~84 歲,平均年齡(56.43±12.14)歲;腫瘤分期為Ⅲ期40 例,Ⅳ期20 例。實驗組男39 例,女21 例;年齡26 ~85 歲,平均年齡(56.79±12.03)歲;腫瘤分期為Ⅲ期41 例、Ⅳ期19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納入標準:①經影像學檢查、穿刺活檢病理檢查,確診非小細胞肺癌,腫瘤分期為Ⅲ~Ⅳ期;②年齡已滿18 周歲;③預計生存時間超過3 個月;④臨床資料保存完整。排除標準:①在精神及認知方面出現障礙;②其他惡性腫瘤;③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對照組應用培美曲基+奈達鉑治療,21 d 形成1 個化療周期,共治療2 個化療周期,其中,培美曲塞靜脈滴注,第1 天、第2 天、第3 天給藥,每次給藥劑量為500 mg/m,采用500 mL 生理鹽水稀釋后滴注;奈達鉑靜脈滴注,第1 天給藥,每次給藥劑量為75 mg/m,采用500 mL 生理鹽水稀釋后滴注。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給予艾迪注射液治療:21 d 為1 個化療周期,共治療2 個化療周期。艾迪注射液靜脈滴注,第1 ~7 天給藥,1 次/d,每次給藥劑量為50 mL,采用250 mL 0.9%氯化鈉溶液稀釋后滴注。
在組間對比疾病控制率、毒副反應發生率,在組間和組內對比血清腫瘤標志物、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并在隨訪1、2 年時,在組間對比遠期存活率、復發率及存活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1)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數/病例數×100%。①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完全消失,未出現新發病灶;②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未完全消失,但明顯縮小,縮小的幅度至少50%;③穩定(SD),腫瘤病灶未完全消失,有所縮小,縮小的幅度小于50%,或出現增大,但增大的幅度小于25%;④進展(PD),腫瘤病灶未縮小,出現增大,增大的幅度至少25%,或有新病灶出現。(2)血清腫瘤標志物: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細胞角蛋白19 可溶性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CYFRA21-1)。(3)癌因性癥狀評分: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分別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簡易疲乏量表評估,兩項評分范圍均為0 ~10 分,得分越高,疼痛及疲乏感越嚴重。(4)生存質量評分:生存質量評估時應用世衛組織生存質量評定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quality of life, WHOQOL-BREF)評估存活患者的生存質量,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環境、社會關系4 個因子,單項分值0 ~100 分,得分越高,生存質量越好。

治療后,實驗組疾病控制率(85.00%)高于對照組(6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較[n(%)]
治療后,兩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 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各項血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s)
治療后,兩組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實驗組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癌因性疼痛和疲乏評分比較(± s,分)
隨訪1 年、2 年時,實驗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遠期存活率、遠期復發率比較[n(%)]
在存活患者中,實驗組隨訪1 年、2 年時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5。

表5 兩組存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s,分)
治療后,實驗組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6。

表6 兩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肺癌是全球常見的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病理類型,肺癌中有80%的患者病理類型為非小細胞肺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主要選擇化療,培美曲塞聯合奈達鉑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常用的化療方案,其中,培美曲塞作為葉酸拮抗劑,可作用于甘氨酰胺核苷甲酰基轉移酶、二氫葉酸還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等酶,抑制上述幾種酶的活性,阻斷葉酸的合成,從而對癌細胞DNA 復制進行抑制,誘導癌細胞凋亡,使腫瘤生長停滯。奈達鉑在鉑類抗腫瘤藥物屬于第3 代藥物,其具有廣譜抗腫瘤作用,可促使腫瘤細胞凋亡,使腫瘤進展得以控制,延長患者生存期限。然而,部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應答率不高,經化療方案治療后的近期療效不夠理想。
隨著肺癌與中醫藥的研究不斷深入,中藥在肺癌治療中取得了良好進展。艾迪注射液作為中成藥,其有效成分為人參、黃芪、斑鰲、刺五加,其中,人參可補益元氣、健脾潤肺,黃芪可健脾補中、益衛固表,斑鰲可破血消癓、化瘀散結,刺五加可活血通絡、補益肝腎,諸味藥材聯合應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補中益氣的功效。在現代藥理學中,人參可發揮調節免疫力的作用,黃芪可發揮抗炎、抗衰、保肝、調節免疫力等作用,斑鰲可發揮抗癌作用,刺五加可發揮強身滋補的作用,有利于增強化療藥物的抗腫瘤作用。本文中對照組采用培美曲塞、奈達鉑治療,實驗組在化療方案基礎上選用艾迪注射液,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后發現:(1)實驗組疾病控制率(85.00%)高于對照組(6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 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各項血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兩組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實驗組癌因性疼痛評分、癌因性疲乏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隨訪1、2 年時,實驗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5)。說明艾迪注射液可切實增強化療藥效,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的近期與遠期療效。究其原因為艾迪注射液這種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補中益氣的藥效,還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炎等作用,與化療藥物合用時,艾迪注射液可發揮與化療藥物不同的藥效,起到良好的協同作用,對化療藥物的抗腫瘤藥性起到增敏作用,從而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中加用艾迪注射液可更好地控制腫瘤進展,在近期和遠期的療效均較好。(2)實驗組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說明艾迪注射液還可起到減輕化療藥物毒性反應的作用,提高了化療安全性,究其原因為艾迪注射液屬于中成藥,其組方嚴謹,配伍合理,各味中藥材的毒性作用小,且在化療中應用可起到調理氣血的作用,有利于消除化療藥物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毒性作用。
綜上所述,在培美曲塞、奈達鉑化療基礎上應用艾迪注射液可更好地控制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的腫瘤進展,減輕癌因性癥狀,提高患者遠期存活率,減少復發,使存活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改善,還可減少毒副反應,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