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年 王珍珍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50)
目前,由于職場工作壓力產生的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人數逐年增加[1]。建筑業由于工作環境特殊、任務復雜,被認為是高壓行業之一。CIOB調查顯示,將近70%的建筑業人員出現不同程度的壓力、焦慮或抑郁癥狀[2],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和進度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對建筑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進行研究,并提出壓力管理建議,對于促進甘肅省建筑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諸多學者對建筑業人員的工作壓力開展了研究。Leung等[3]通過因子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確定香港造價工程師的主要壓力源為角色沖突、工作超負荷、工作模糊和工作環境。張宏等[4]通過因子分析、相關分析法等確定知識更新、工作負荷重、工作不安全感、缺乏反饋和角色沖突是項目經理的壓力源。董萍[5]通過描述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溝通障礙、工作負荷、時間壓力、上級支持、缺乏反饋是監理人員的主要工作壓力源。周陽宗[6]對地鐵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主要壓力為任務本身和工作家庭沖突。許禹[7]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建筑設計行業知識型員工的壓力主要來源于工作負荷強、工作量大。王曉寧[8]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國有建筑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酬和晉升壓力最大,人際關系壓力最小。王珈筠等[9]對安全經理主要壓力進行均值分析和配對樣本t檢驗得出最主要的壓力源是需要專業技能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呂婉暉[10]通過對建筑從業人員的壓力源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工作要求是主要的壓力源。Leung等[11]應用因子分析確定外派建筑員工的主要壓力源為工作-家庭沖突、語言流利性、專業能力、個人特質、工作團隊關系差、工作繁重等。Sunindijo等[12]通過對建筑專業人員的壓力源分析得出時間壓力、過度工作量、長時間工作和工作環境差是關鍵問題。Osita等[13]在對建筑工人的描述性調查中發現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工作量大、工地/辦公室環境差、建筑項目缺乏反饋和工作范圍上的差異。朱怡等[14]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建筑師的任務壓力最大。孫辰璐等[15]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出造價人員任務壓力是主要壓力源。
綜上,國內外有關建筑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的研究大多采用統計學的方法,并未采用數學建模的方式進行分析,且缺乏對各壓力源間相互關系的研究。因此,本文立足于建筑企業,通過建立AHP-DEMATEL模型分析建筑業從業人員的主要壓力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壓力管理措施,為甘肅省建筑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參考。
通過查閱文獻[3-14]識別出建筑業從業人員的壓力源因素共22個,將其劃分為工作因素、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組織因素4個維度。采用問卷調查法確定最終壓力源因素。
參考職業壓力指標量表與呂婉暉[10]設計的壓力狀況調查表,結合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的實際情況編制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包括個人基本背景資料(包含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學歷、工作經驗和婚姻狀況)和工作壓力源調查兩部分,其中工作壓力源調查共40個問題(每個維度10個問題),采用Likert 5級量表(1為“極不符合”,5為“非常符合”)進行打分。
對甘肅省經營15年以上的建筑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共發放305份,回收280份,有效問卷264份,有效回收率為86.56%。運用SPSS26.0對數據進行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得出α系數為0.81,滿足可信度的要求。對各個因素進行排序,剔除較弱的因素得出15個重要壓力源,具體見表1。

表1 工作壓力源指標

(續)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種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16],分析步驟如下:
(1)按照決策目標、評價準則、影響因素依次繪制出層次結構模型圖。
(2)根據表2對各因素的重要性進行比較,并構建判斷矩陣。

表2 比例標度表
(3)求和法計算權重特征值。
(4)進行一致性檢驗,確定各指標的基礎權重,如下
(1)
(2)
CI<0.1時,通過一致性檢驗。
決策實驗分析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是一種運用圖論與矩陣工具分析因果關系的方法[17]。分析步驟如下:
(1)根據表3對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建立直接影響矩陣S=(Sij)n×n,規范化處理得到矩陣G
(3)

表3 直接影響矩陣判斷標度值及含義
(2)計算綜合影響矩陣T,如下
T=G×(I-G)-1=(Tij)n×n
(4)
(3)計算各因素的影響度fi、被影響度gi、中心度hi和原因度ri,如下
(5)
(6)
hi=fi+gi(i=1,2,…,n)
(7)
ri=fi-gi(i=1,2,…,n)
(8)
AHP法具有定性成分多、主觀因素占比大的缺點,故采用AHP和DEMATEL聯合進行研究。利用AHP確定基礎權重,利用DEMATEL確定中心度,將其聯合得出綜合影響度,按照排名確定因素的重要性。AHP-DEMATEL模型既彌補了AHP法中各因素相互影響關系的不足,又避免了DEMATEL法在等值權重上層次計算的不足,確保了計算結果的準確性[18]。組合結構模型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組合結構模型框架圖
基于上述識別的15個壓力源,構造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源層次結構圖,如圖2所示。
根據表4可知,S1(工作負荷大)、S11(薪酬及晉升機會)和S2(工作時間長)的總權重均大于0.1,按照大小順序排為S1>S11>S2,是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的主要壓力源。

圖2 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壓力源層次分析結構

表4 各指標的基礎權重
由上述專家對各壓力源之間的影響關系按照表3(0~4標度)進行打分,根據專家打分比例劃分影響層度(表5),整理得出各壓力源之間的直接影響矩陣S,根據式(3)對其進行規范化。

表5 因素間直接影響分值

運用式(4)和Excel中的MINVERSE(求逆矩陣)、MMULT(矩陣求和)公式,計算出綜合影響矩陣T,如下

根據式(5)~式(8)計算各壓力源的“四度”,并利用SPSS26.0軟件繪制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源原因-結果圖(圖3)。

圖3 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工作壓力源原因-結果圖
由表6可知,S6(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度和原因度均排第一,表示在總體系統中工作-家庭沖突對其余壓力源均會產生影響,故工作-家庭沖突是甘肅省建筑人員的主要壓力源。S11(薪酬以及晉升機會)的影響度排第二,原因度排第六,結果表明薪酬及晉升機會影響其他壓力源的程度比受到其他壓力源影響的程度較大,屬于關鍵因素。S9(工作環境差)的影響度和原因度均排第三,表明工作環境影響其他壓力源的程度比受到其他壓力源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大,屬于關鍵因素的范圍。中心度代表重要性,按照排名可知S6(工作-家庭沖突)、S11(薪酬及晉升機會)、S9(工作環境差)、S10(更換環境頻率)和S2(工作時間長)屬于主要工作壓力源。

表6 綜合影響關系表

(續)


表7 綜合影響度
根據計算結果分析知,S1(工作負荷大)、S2(工作時間長)、S6(工作-家庭沖突)、S9(工作環境差)和S11(薪酬及晉升機會)的綜合影響度均大于0.1,從大到小排序為S11>S1>S2>S9>S6,屬于最高層次,影響最大。S3(工作責任)、S10(更換環境頻率)、S14(角色沖突)和S15(角色模糊)綜合影響度均大于0.05且小于0.1,從大到小排序為S15>S14>S3>S10,屬于第二層次水平,影響稍次。其余的S4(性格類型)、S5(工作能力)、S7(人際關系)、S8(國家政策法規)、S12(決策參與度)和S13(公平感知度)的綜合影響度均小于0.05,處于較低層次,影響最小。
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的主要壓力源是薪酬及晉升機會、工作負荷大、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差及工作-家庭沖突。針對這些因素,從政府層面、企業層面和個人層面提出壓力管理措施,具體如下。
4.1.1 制定政策法規,要求并引導企業減輕或避免壓力源因素
政府部門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引導企業。薪酬是員工工作的動力源泉,政府部門可提高建筑業工資標準,進而提高從業者滿意度。針對工作負荷和工作時間,政府應規定企業遵照日常上工制度,確保員工的休息時間,避免由于過度勞累產生安全事故、質量問題等,從而提高工作績效。對于需要加班的特殊情況做出明確說明和補償規定,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4.1.2 給予一定的優惠和獎勵,鼓勵企業重視并積極制定解決措施
政府應積極宣傳“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增加財政支持力度,激勵企業主動采取壓力管理措施。例如,針對工作環境差的企業,政府可設立專項基金用于改善環境,減輕企業的成本壓力;針對工作環境好的企業可以適當減免營業稅費或者給予獎勵,促使其主動改善工作環境。
4.2.1 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提供公平公正的職稱與職務晉升途徑
企業可以根據員工績效或者技能水平確定薪酬,而不僅由職務高低決定,由此激勵員工努力工作,提升專業技能。此外,還應完善節假日補助與禮品政策,用以輔助薪酬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的滿意度。針對職務晉升與職稱評選,企業應營造公平公正的競爭氛圍,制訂科學的人才測評方案,綜合考慮員工的各項能力,爭取做到人崗和諧、揚長避短,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4.2.2 合理衡定工作負荷,靈活安排工作時間
科學衡定各崗位的工作負荷,針對不同工種、工齡、操作難度等設定不同的工作時間要求,確保合理量化分工。例如,采用輪班制工作制度,將鋼筋工、泥瓦工、木工等特殊工種的工作時間由8小時調整為6小時,在確保工程按期完工的同時減少工作時間、減輕工作負荷。
4.2.3 給予理解和支持,幫助平衡工作與家庭
工作-家庭沖突主要來源于時間和精力的不共享和不均衡,企業應盡可能給予員工較大的自主空間,使其均衡分配時間與精力,減輕工作-家庭沖突。企業還需要制定一系列制度,如通過帶薪休假、子女教育、補貼住房、靈活辦公等方式減輕家庭壓力,達到工作與家庭兼顧、相互促進的效果。
4.2.4 改善工作環境,提高滿意度
建筑項目地點偏僻、宿舍環境差、伙食標準低等會導致員工工作倦怠、離職率高的現象。企業可以適當增加成本優化工作環境,如豐富食堂菜譜、宿舍提供空調、購買新型機器降低噪聲和粉塵等,提高從業人員的滿意度,進而提升工作績效。
4.3.1 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工作崗位要求
科學看待工作崗位要求,積極面對,將壓力變為提升自我和實現職業發展的驅動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升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時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評估個人能力,恰當制訂職業發展計劃。
4.3.2 優化時間管理,正確處理應用時間
建筑業的工作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當工作缺乏合理安排時,個人就會處于雜亂無序的狀態,導致時間和精力的耗費。故從業人員應當將工作內容按照輕重緩急進行排序,高效合理地安排時間,避免無效工作,以便在工作之余照顧家庭,保持家庭與工作平衡。
4.3.3 合理釋放心理壓力,提高滿意度
壓力長期積累會導致抑郁、焦慮等癥狀,危害身體和心理健康,故應當找到合理發泄的途徑,減輕心理負擔。例如,通過與人溝通、適當運動等可以釋放負面情緒,提高滿足感和幸福感。
本文將甘肅省建筑業從業人員的工作壓力劃分為工作因素、個人因素、環境因素、組織因素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通過建立AHP-DEMATEL模型分析確定主要壓力源分別為工作負荷大、工作時間長、工作-家庭沖突、工作環境差和薪酬及晉升機會。
(2)從政府層面、企業層面和個人層面提出壓力管理建議,主要表現為政府積極引導企業、企業行動支持個人、個人正確面對壓力,從而促進甘肅省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3)未來研究可以根據不同建筑類型及崗位,對工作壓力的來源及各工作壓力源之間的影響路徑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