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白
陳伊,張家港市德積護漕港人。抗戰時期任新四軍一師政治部干部科科長、中共沙洲縣委書記,他的夫人陳日梅也是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共產黨員。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他倆在抗日烽火中結成終身伴侶,卻很少知道他們還是經過粟裕將軍特批的一對夫婦。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江南淪陷。次年,時在江陰南菁中學求學的陳伊,與二哥陳偉斯毅然投筆從戎,參加新四軍“江抗”部隊。由于陳伊文化程度高,富有革命志向,很快便得到重用。入伍不到半年,入黨才個把月,18歲的他被破格提拔為連指導員。當時,他沒有當過班長和排長。年輕好學的他,虛心向連隊老同志請教,邊學邊干,很快適應連隊工作,各項任務完成得卓有成效。
此后,陳伊隨部隊先后參加武南反“掃蕩”、黃橋決戰、力克姜堰、圍攻曹甸等戰斗。血與火的考驗,使得這位來自長江之濱的沙洲青年迅速成長為營政治委員、團政治處副主任。1943年5月,陳伊調任新四軍一師政治部干部科科長,并任師直屬隊黨總支部書記。當時的一師師長兼政委就是粟裕,政治部主任是后來的開國上將鐘期光。
陳日梅則是一名馬來西亞華僑。她出生于1921年,15歲回國參加抗日,走上革命道路。先在延安華僑干訓班學習,后輾轉到皖南新四軍戰地服務團工作。歷史的巧合與安排,讓這兩位年輕人跨越千山萬水,走到了一起。陳日梅是服務團有名的女高音。一次聯歡晚會上,22歲的她滿懷激情演唱了田漢作詞、聶耳譜曲的《梅娘曲》:“哥哥你別忘了我呀,我是你親愛的梅娘,我為你違背了爹娘,離開那遙遠的南洋……”這歌聲是那么親切深情,深深地打動了在臺下觀看演出的陳伊。
《梅娘曲》是田漢創作的話劇《回春之曲》中的插曲,描寫南洋愛國華僑回國參加抗戰的動人故事。梅娘是南洋富商的女兒,她違背父母意愿,只身回到祖國參加抗戰。這首歌是她看到心愛的人因受傷而昏迷不醒時演唱的,曲調婉轉,情感真摯,感人肺腑。后來,陳伊得知陳日梅與梅娘有著十分相似的身世。
陳日梅出生于馬來西亞一個橡膠園主家庭,家境富足,生活條件優越。1936年抗戰前夕,15歲的她在姐姐的鼓勵下,瞞著父母回到祖國,邊讀書,邊參加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7歲那年,她與一群有志青年跋山涉水,來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經過陜北公學華僑干訓班的學習培訓,便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國的滾滾洪流。經過曲折艱險的戰斗洗禮,于194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組織安排下,又輾轉來到新四軍一師,先參加戰地服務團,后到師教導隊當文化干事。
由于在同一個部隊工作,陳伊與陳日梅有了幾次見面接觸的機會。也許是緣分天注定,在戎馬倥傯之際他們相愛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們相識、相知,并逐漸走到了一起。這在新四軍中是極少的不靠組織介紹而自由戀愛的一對情侶。
當時,新四軍有個規定,干部結婚要符合“二五八團”的條件,亦即年滿25周歲、軍齡8年以上、職務是團級干部。陳伊當時23周歲,軍齡6年,除了是團級干部外,其他條件都沒達到。鐘期光主任看在眼里,打心眼里喜歡和祝福這對小情侶,說制度是人定的,但不能把人限制死。在鐘主任的鼓勵下,1944年初他們打了結婚報告。報告上報到師部,很快就被批準了。粟裕師長還親自在結婚報告上寫了一段話:“希望你們今后要共同學習、共同戰斗,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而奮斗。”可惜的是,這份有著粟裕批示的珍貴的結婚報告,后來在沙洲的一次遭遇戰中丟失了,為此陳伊一直感到非常遺憾。
他倆把婚禮定在2月14日,這天是陳日梅23歲生日。新房設在老鄉家的廳堂里,沒有家具和床,新床是地鋪打的,地上堆放著厚厚的散發出稻香味的稻草,把兩人的被子搬到一起,就算新床了。總務科還送來了一對蠟燭,那是婚房中唯一的喜慶擺設。雖然沒有舉行什么婚禮儀式,除了炒花生外,也沒有鮮花和糖果,但組織的關懷溫暖著他們,他們伉儷情深,決心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1944年9月,黨中央重申發展東南的方針,命令新四軍一師主力渡江南下,打開蘇浙皖等地的局面,使之成為“破敵、收京、入滬”的前沿陣地。蘇中區黨委堅決貫徹中央指示,決定立即恢復中共沙洲縣委、縣政府,并派陳伊去沙洲擔綱重任。行前,粟裕司令和陳丕顯政委親自找他談話,要他到沙洲后迅速打開局面,恢復和發展沙洲抗日根據地。
沙洲,原是我黨掌握的一塊重要抗日根據地。1941年秋日偽“清鄉”,新四軍北撤,這里便成為偽化區。1944年10月,陳伊一到沙洲便化名沙金,著手重建縣委、縣政府,擔任中共沙洲縣委書記、縣長,并兼任縣武工大隊政委。他以老家德積地區為立足點,依靠長期堅持地下工作的同志,迅即成立沿江區、海沙區、后塍區、東沙區、城郊區,黨組織從原來的14個支部發展到24個支部,黨員人數從82人增加到177人。半年以后,陳日梅調任沙洲縣沿江區委組織委員,與陳伊一起戰斗在江南水鄉。
解放戰爭時期,陳伊回到部隊,在前線率部浴血奮戰,居無定所。陳日梅也同家屬隊一起,跟著部隊隨時轉移。從蘇中七戰七捷到渡江戰役,從解放上海到進軍福建,兩人聚少離多,患難與共。直到全國解放,才過上基本安定的生活。70多年的風風雨雨,70多年的相濡以沫,昔日粟裕將軍特批的這對終生伴侶,穿越硝煙紛飛的戰爭風云、革命建設的曲折歲月,與祖國人民一起迎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1981年,陳日梅在南昌市東湖區領導崗位上離休。1986年,陳伊從江西省軍區副政委崗位上按正軍職待遇離休。2015年2月,在二老結婚71周年的家宴上,陳伊深情地唱起《梅娘曲》,并向老伴送上一朵鮮艷的玫瑰。子女們熱淚盈眶,使勁鼓掌祝福。同年8月15日,陳伊安詳地走完95歲人生歷程。陳日梅而今健在,這位新四軍百歲老人依然能接受采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