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公路設計分公司 向青青
路基施工難度較大,施工條件和環境也相對復雜,如果沒有做好質量管控,將嚴重影響路面的質量。路基作為工程的基礎,承受著行車的載荷,必須要保證路基建設的穩定性和強度。路基施工質量對公路工程路面的平整度、使用年限都有很大影響,隨著經濟的增長,對交通運輸的需求逐漸增大,更應該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為人們安全、舒適出行提供保障,這也是建筑企業或單位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
公路工程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建設工程,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的使用,包括施工耗材、施工工人、設計人員等,而且其工程周期長,作業量較大,必須要嚴格做好質量控制,以提升工程建設的總體價值。基于此,施工單位要合理的進行人員分配,在各個施工環節中選擇熟悉施工技術的人員開展作業,另外,要通過積極的教育和引導,培養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感。施工單位要嚴格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在工程施工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以滿足施工要求。一些施工環境的地質條件較差,如果沒有合理選擇施工技術,可能會導致路面在行車的載荷下發生損壞或變形,所以必須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合理制定應對措施,以保證公路路基的結構穩定。水穩定性也是路基必須具備的特性,這可以保證路基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都在可接受范圍內,一些地區的路基會發生周期性凍融,加強質量控制可以保證路基在惡劣條件下依然具備一定強度。
在路基建設過程中,會受到地域環境、施工設備、建筑材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現場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施工技術,細致分析公路路基施工作業,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材料、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工程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裂縫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發生頻率很高的問題,需要對這一現象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根據相關論證可知,導致路基裂縫現象發生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第一,如果在工程填筑過程中,其寬度較窄會使中線移位,可能會導致在施工完成后出現路基裂縫;第二,分層碾壓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如果在這一環節處理中沒有按照相關工作規范對路基進行分層碾壓,也可能會引發裂縫問題;第三,在工程施工前,需要特別清除施工區域的植被和雜物,清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引發路基裂縫問題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路基沉陷問題也是在施工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對填料處理不當,或在路基與其他建筑物連接處沒有選擇更高強度的填料,導致在碾壓環節不能充分壓實土樣,引發了路基下沉。還有一些施工團隊為了趕工期,縮短了路基自然沉降的的時間,這也可能導致路基沉陷。
路基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路面的總體質量,雖然路面質量與路基施工密不可分,但是也有其他因素導致路面問題發生。例如,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材料配比、施工工序不合理,施工操作沒有達到相關標準,都可能會影響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如果路面或路基存在質量問題,就會導致在工程完工后,公路遭受巨大的行車載荷,在這種條件下導致局部開裂或沉陷,影響公路工程的耐久性,如果發生嚴重的路面問題,還會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邊坡失穩問題通常表現為塌方或下滑,這也是路基施工中比較常見的問題之一,有很多因素會導致這一問題發生。例如,一些降水引發的水土流失會嚴重影響邊坡結構的穩定性,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沒有采取穩固措施,可能會導致邊坡受到水、重力等因素影響導致滑坡。除此之外,排水設施設計的合理性對公路工程總體質量有很大影響,如果缺乏科學的排水設施設計,就會導致在強降水等惡劣天氣中,公路邊坡的積水無法及時排出,導致坡體持續受雨水侵蝕,引發路基邊坡塌方。
為了進一步提升路基施工質量,規避在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問題,相關施工單位在路基施工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首先,施工人員要熟悉和掌握相關設計文件資料,開展施工實地考察,了解各段工程的施工環境、工程概況、氣候條件等問題,如果發現圖紙設計和實際施工情況存在差距,可以及時報給相關管理人員,提出科學依據和修改意見。
其次,分析實際施工情況選擇所需的施工材料、機械設備,判斷所需的材料數量,選擇最適宜的施工技術。
第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過責任制的落實,將每項施工環節的施工責任落實到人,通過獎懲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工作積極性。
最后,要清理路基施工區域的植被和雜物,為路基施工有序開展提供基礎。
公路路基施工通常會采用機械化建設,這種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施工人員的工作強度,確保現場施工的質量水平,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在相同的成本控制下,采用機械化建設的方法,可以為施工提供較佳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條件。施工單位應以施工目標和施工要求為出發點,合理選擇施工方法,分配機械設備,促進工程施工的有序進行。
除此之外,路基施工應嚴格控制施工程序,路基施工中的每項施工環節都緊密相通,如果施工程序不合理,將會對路基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施工團隊要加強與監理部門的聯系,做好每項施工環節的質量檢驗,以保證路基建設工程順利完成。
材料質量控制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也是影響公路工程總體質量的重要因素。材料質量與公路質量緊密相關,施工單位或企業應該在工程建設前,就建立系統的材料管理體系,通過對建設工程的實地考察,提高材料管理體系的適應性。
路基填筑材料的質量決定著路基壓實度和整體路面的穩定性,所以在材料選擇方面,需要制定嚴格的標準和規范,如果材料的塑性指數不合格,就不可以被列為選擇范圍內。
路基填筑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土、砂巖,砂礫等,土要求塑性和含水量達標,不可以應用凍土、沼澤、土、淤泥等材料,通常情況下也不會應用黏土,如果必須使用黏土也需要對其進行充分碾壓,合理控制其含水量。砂巖要保證一定的特性,避免材料塊間存在過大間隙,影響路基結構的穩定性,填料需要保持最佳含水量,這樣可以在使碾壓環節中達到最大密實度,在開展填筑工作前,要做好路面的處理工作,提前做好填平和壓實,如果在路基施工范圍內存在植被或雜物,要及時清除,路基填筑高度不能超過一米。
公路路基施工單位或企業應當制定科學的材料管理制度,對不同使用材料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增強路基建設質量。
壓實工作是公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質量管控的關鍵點,在這一環節的施工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充分重視自身操作的規范性,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要求和規范進行施工,以達到預想的施工目標,可以通過以下兩點增強路基壓實工作質量:
首先,要保證作業人員的專業性,由專業性強、操作經驗豐富的人員操作施工機械,利用施工技術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最大干密度,以保證路基結構的穩定性,為后續施工打下基礎。
其次,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路基填筑時,要控制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綜合考慮外界自然因素對含水量的影響,如水文環境、氣候條件等,盡可能提高填料配比的科學性。施工人員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施工流程,例如開展回填土壓實工作時,應先輕壓再重壓處理,合理控制壓實速度。
水流侵蝕對路基質量和結構的穩定性有很大影響,所以應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設施的建設,及時排出路基建設范圍內的地表及地下水。公路排水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需要綜合考量路基路面的積水情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水流對公路的侵蝕。為進一步提高排水設施施工質量,相關人員應當充分掌握現場施工情況,并與設計方案相結合,及時發現方案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做到因地制宜。以現場實際施工情況為依據,施工人員要建立與監理部門、設計方的聯系,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施工方案,避免因為對施工環境的了解不足造成返工、復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施工單位或企業應當積極引進先進的質量管控措施和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整施工計劃,加強對人員技術水平的培養,提升高人員施工機械操作的專業性,從而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設中路基施工是一項基礎作業,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提前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合理選擇施工工藝,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不斷優化質量管控方法,加強對每一環節的質量控制,實現路基施工工程的順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