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抓捕逃犯的過程中,通緝令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可早期的影像技術跟不上,再加上“賞金獵人”們僅憑肉眼識兇,由此鬧出的烏龍層出不窮。那么,一旦與通緝犯撞臉,該怎么辦?
在抓捕逃犯的過程中,通緝令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可早期的影像技術跟不上,再加上“賞金獵人”們僅憑肉眼識兇,由此鬧出的烏龍層出不窮。
開展目標管理以來,各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意識顯著加強,服務流程明顯改善;醫院新醫療新技術不斷涌現,2017年腎移植301例,比2016年增長29.4%;肝移植11例,比2016年增長23.6%;達芬奇機器人手術達到505例。
2014 年10 月18 日,陜西省洛南縣城關鎮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致一人死亡。經現場初步偵查發現,48 歲的杜某平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且在案發后潛逃。作為對社會安全有著重大威脅的嫌疑人,杜某平立即被警方全網通緝。
成品:發酵液體飼料需要保證的有益指標包括pH值、乳酸、乳酸菌,需要控制的有害指標包括乙酸、尸胺、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劉金萍等[14]研究表明,為了減少或者限制飼料中的沙門氏菌,有必要維持乳酸濃度為300 mol/l,維持適當的pH值(pH值≤4.5)。覃春富等[15]研究指出,通過氣味和觀察色澤可以判斷液體飼料各階段的發酵效果(見表4)。
2019 年11 月27 日,廈門思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通過大數據信息研判發現,轄區某商場一樓出現了一名疑似命案逃犯的女子。經過刑偵專家研判,當天下午就將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這名女嫌犯正是在外潛逃了20 余年的“女魔頭”勞榮枝(詳見本刊總第554 期第26 版)。
抓捕吉林越獄犯朱賢健時,有不少熱心網友積極提供了線索。然而,吉林白城有一位大哥,其容貌、發型甚至神態都和朱賢建高度相似。因此,他在3天內被多次舉報,連續被抓5 次。
現實中,普通人與通緝犯撞臉會怎么樣?
同樣是撞臉,歌星大張偉的經歷更為離奇。2005 年,他赴美演出,被當地警方誤認成了美國一名跨國通緝犯。好在經過反復核對鼻子、耳朵等細節,才最終還了他清白。
2010 年,浙江麗水市某地發生了一起首飾店失竊案。一夜之間,盜賊就竊取了260 多件金銀首飾,總價值高達81 萬余元。通過查看當日的監控錄像,警方認為來自貴州的胡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很多業主挑選越厚越重的瓷磚是覺得它的強度和抗折性更好。瓷磚的強度取決于它的密度,而不全在于它的厚薄。目前,國際建筑陶瓷產品的發展方向是輕、薄、結實、耐用、個性化。鑒別瓷磚強度的高低,可查看瓷磚背面顆粒的細膩程度。一般情況下,瓷磚顆粒越細膩,致密度越高,其破壞強度就越高。
不出兩天,麗水市街頭巷尾傳遍了胡某的通緝令。一時間,散落在民間的“賞金獵人”們聞風而動,不抓毛賊誓不休的勢頭燃遍了整個縣城。就在全縣抓賊氛圍日漸高漲時,與胡某長相相似的貴州人岑某開始坐立不安了。

嫌犯朱賢健(左)與被誤抓的大哥(右)
原來,疑心病重的岑某受不了有人多看他幾眼,總擔心自己會被當成通緝犯。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未婚妻因為承受不了三天兩頭的舉報電話,想和他退婚。想到胡某一日不被捕,自己就一日不能安生,岑某一氣之下,竟然徒步5 公里去燒了未婚妻家的倉庫泄憤。最終,沒等胡某被緝拿歸案,岑某倒是先一步因縱火罪進了看守所。
定義1 事件(Event)[13]指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環境下發生的、由若干角色參與、表現出若干動作特征的一件事.形式上,事件可以表示為e,定義為一個六元組:
茶的滋味,是或苦或甜,或濃或淡的,而蘇軾在茶中品出了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隨遇而安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云淡的人生。
實際上,與通緝犯撞臉還不是最尷尬的。2020 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上面公布了25 名命案在逃嫌犯的資料和懸賞金額,以此激勵網友幫助警方緝拿兇手。其中,名叫李大寬和閆二召的通緝犯因為奇怪的樣貌吸引了網友們的注意。
那么,與通緝犯撞臉該怎么辦?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抓捕嫌疑人早已不限于肉眼識兇了。
2015 年,在云南警方公布的一份懸賞通告中,犯罪嫌疑人許仕林、吉慶海的兒童照引發熱議。原來,許仕林、吉慶海在外逃時還沒有辦理身份證,所以只能找一張他們最近的照片刊登上去。
之后,烏蘭察布警方回應了大眾的疑問。原來,由于案發年代久遠,很難找到嫌疑人的照片。于是,警方便從家庭合照中將兩名通緝犯的頭像摳出來放大,再進行翻拍,因此照片中的樣貌難免有點兒變形。
平日里民風淳樸、路不拾遺的小鎮上突然發生惡性案件,當地居民也都想看一看嫌犯的真面目,以便協助警方早日緝兇歸案。可當通緝令發出來,群眾們發現杜某平長相酷似笑星郭達。
據悉,在逃亡期間,勞榮枝先后打了十幾份工,更換了多個城市居住,遇到了數不清的陌生人,卻沒一個能把她認出來。因為每次露面,她都會重新打造一個人設,使用化名,還整了幾次容,連熟人都無法辨認。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年來,警方開始應用“公安大數據研判系統”中的人臉識別技術,人臉比對準確率提升至99.15%。在追捕勞榮枝的過程中,即使拿著她20 年前未整容的舊照,人臉識別依舊可以鎖定她,并發出預警。這是因為即便一個人整了全臉,但其顱骨、瞳距、虹膜不會因此發生任何變化。被警方抓捕歸案后,勞榮枝還試圖極力否認自己的身份,直到警方給出DNA 比對的結果,她才不再抵賴。
此外,“傳男不傳女”的Y 庫,作為一種頗為成熟的生物技術,在偵破國內一系列世紀懸案時達到了一擊即中的神奇效果。
因為犯罪嫌疑人的冷血和殘忍手法,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被稱為“新中國成立后十大懸案”之首。在那個年代,因為技術手段落后等原因,很多物證提取非常困難。加之首案發生距今已有30 余年之久,甚至有網友斷言,有生之年恐怕看不到真兇歸案的那一天。
通過將十二單元四邊形發射天線陣列與所設計的射頻饋電電路相連,可以搭建控制近場區電磁場的測量系統。如圖5所示,利用矢量網絡分析儀和射頻放大器將信號放大至30 dBm,3個電壓源作為射頻饋電電路的電源。在測量時,利用單極子天線作為探針,探測四邊形平面單極子陣列天線內部的場強值,將數據導入Matlab可以得到天線內部電場分布。在此實驗平臺的基礎上,可以觀察多種復雜的近場區電場分布。
直到2016 年,警方發現,涉嫌行賄罪的高某的Y 染色體和白銀案嫌疑人留下的DNA中的Y 染色體相同。因此,警方斷定,高某同一父系的所有男性中一定藏著真兇。果不其然,警方在對高某家族男性逐一排查時,終于將法外逍遙了20 余年的高承勇抓捕歸案。
同樣也是時隔20 余年,另一起世紀懸案——“南醫大女生被害案”也在Y 庫的作用下于2020 年宣告偵破。
在尖端技術的強強聯合下,許多塵封在歷史長河里的世紀懸案被逐一偵破。如今,無數的黑科技為抓捕犯罪嫌疑人編織一張疏而不漏的網。想要繼續潛逃的犯罪嫌疑人,不如早日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