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霞 洪玉芬 梁維平 鐘文
糖尿病是常見慢性內分泌系統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1]。胰島素注射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手段,可增強血糖控制效果,延緩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2-3]。規范注射胰島素是胰島素治療效果的關鍵,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對注射技術掌握不到位是血糖控制不達標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其年齡原因,記憶力差,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較差,導致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更加影響血糖的控制[4-5]。因此,迫切需要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導,以改善其糖代謝指標。臨床應探尋易被老年患者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模塊教育將疾病相關知識教育設計成不同模塊,患者在住院期間通過責任護士引導后,可自行反復多次在模塊上學習。基于此,本研究探討模塊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教育效果的影響。
選擇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6];年齡≥60歲;具有胰島素自我注射適應證,首次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者;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條件:嚴重精神障礙者;病案資料不全。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0~79歲,平均69.85±4.34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12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2歲,平均69.89±4.32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以上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胰島素注射教育模式:醫師開出胰島素筆皮下注射醫囑后,由責任護士進行常規健康教育,依照胰島素注射教育流程標準對患者進行一對一教育,操作指導后提供手臂操作模型給患者練習,同時給予患者相關的注射教育資料,在病房教育區連續播放胰島素注射的視頻供患者住院期間多次學習,出院前1 d對患者進行考核,根據患者掌握程度決定再教育情況。
1.2.2 觀察組 采用模塊教育模式,具體如下。
(1)成立模塊教育小組:由2名糖尿病??谱o士、1名糖尿病教育護士和管床護士組成,根據研究要求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指導患者填寫胰島素規范注射的知信行量表。
(2)設計胰島素注射教育模塊:組建院內醫護專家團隊,醫生由本??贫鄬W科合作團隊的醫療組成員為代表,護理組由糖尿病教育護士、??谱o士和護士長作為代表參與,共同討論和設計注射教育模塊。模塊包含五大部分,第1版塊為胰島素與胰島素注射工具系列產品的實物展示模塊;第2版塊為胰島素注射部位的展示模塊;第3版塊為規范注射流程圖的展示,流程圖為??谱o士的分解操作圖片加簡易文字描述;第4版塊為分別使用普通話、雷州話及吳川話進行操作示范的分解視頻,多媒體循環播放注射操作,可自行選擇適合患者方言的相應視頻觀看學習;第5版塊為注射體驗區,患者可依據視頻和操作流程在模具上進行注射練習。
(3)開展教育:教育護士及專科護士依據患者常用地方語言選擇適合其理解及接受的方言,播放操作視頻,充分利用模塊上圖文并茂的圖片、文字和視頻對患者進行引導,教育后鼓勵患者依據所學內容進行注射練習,并體驗胰島素注射不良反應(皮下硬結評估方法及觸摸體驗)。住院期間患者利用閑暇時間與其他病友在教育走廊共同練習注射技術。兩組均干預3個月。
比較兩組胰島素注射知識知曉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和各項生化指標。
(1)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發放本院自制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調查表,包括注射部位間輪換、針頭更換、正確的注射步驟等10個項目,調查患者對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的掌握情況,共20個條目,采用1~5分評分法,總分100分,80~100分表示完全掌握,60~79分表示部分掌握,<60分表示未掌握。總掌握率=[ (完全掌握例數+部分掌握例數)/總例數]×100%。
(2)自我管理行為:干預前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SDSCA)[7]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血糖監測、規律運動、足部護理、遵醫行為和膳食情況等11個條目,采用0~7分評分法,總分0~77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為越好。
(3)生化指標:干預前后檢測兩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掌握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SDSC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CA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DSCA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及甘油三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代謝性疾病,需要長期用藥[8]。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齡較大,文化水平偏低,導致胰島素注射教育的難度大?;颊呓洺鲆曇葝u素注射技術對血糖控制的影響,最終影響疾病治療效果,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教育尤為重要[9-10]。常規教育方式多局限于責任護士的示范教育和口頭講解,易忽視患者個體差異性,難以滿足患者多樣化健康需求,教育效果不甚理想[11-12]。
模塊教育采用模塊化設計,充分整合資源,將圖文、實物、通俗易懂的視頻和注射體驗區相結合,具有靈活性大、適用性強等優點[13-14]。本研究中,觀察組胰島素自我注射知識掌握度高于對照組,表明模塊教育能夠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教育效果。原因在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取模塊教育,依據患者不同知識掌握的程度,選擇不同版塊進行側重教育,多種語言版本的教育視頻方便老年患者學習,并能夠能夠提高其學習興趣性和積極性,進而更好地掌握胰島素注射知識[15-16]。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SDSCA評分高于對照組,表明模塊教育能夠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在于運用模塊教育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注射胰島素教育,可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利于理解和接受,在住院期間反復練習還可有效規范注射技術,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進而增強血糖控制效果[17-18]。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血糖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模塊教育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血脂穩定。原因在于設計注射教育模塊,并提供胰島素和注射工具后,患者可根據視頻和操作流程模擬注射體驗,并在責任護士指導下反復進行自我注射練習,可更為規范地進行胰島素注射操作,有利于血糖的調控[19-20]。模塊教育利用同伴效應,可進一步提高患者學習積極性及治療依從性,有助于減輕護士教育負擔。模塊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一定應用效果,但本研究受樣本量、觀察時間限制,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在今后研究中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進行深入研究,以深入探討模塊教育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模塊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良好,一方面調動了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模塊化教育提高了患者胰島素注射相關知識,使患者掌握了胰島素自我注射方法,從而有效控制糖脂代謝水平。本研究納入樣本量有限,有待擴大樣本量進一步分析模塊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