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增強區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變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與時俱進、科學決策,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性舉措。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統籌區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相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高質量推進,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國土空間布局更加優化,東西南北中縱橫聯動,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當前,我國區域發展形勢是好的,同時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是區域經濟發展分化態勢明顯;二是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日益突出;三是部分區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因此,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謀劃區域協調發展新思路,制定新戰略。
關于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總的思路,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指出:“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同時,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支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同時,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這就為今后一個時期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本期雜志刊登的《譜寫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四大板塊描繪區域發展新格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一組文章,報道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解讀新時期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宏偉藍圖,展現我國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中國新時代》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