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是最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消費提質升級,全年社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3個百分點。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孕育了大量消費升級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智能、綠色、健康,成為居民消費新潮流。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一年比一年大。
百姓消費方式及行為發生巨大變化。線上消費漸成主流,網上零售逐年大幅增長,2021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1%;綠色消費加速,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倍;升級類消費日趨旺盛,體育健身休閑等消費品零售保持兩位數增長。特別是北京冬奧會帶動冰雪消費持續升溫,2022年初以來,滑雪服和滑雪裝備線上銷售同比分別增長110.7%、61.6%。
今天,百姓的消費,從觀念到行為,與10年前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消費不斷升級,百姓眼光更高。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2022年消費促進工作重點:一是提升消費能力。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著力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夯實擴大消費的根基。二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數字文化、智能體育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力促進養老托育等服務消費。拓展縣鄉消費,加快貫通縣鄉村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三是大力發展綠色消費。推動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鼓勵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讓綠色消費成為新的時尚。四是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滿足14億多人更安全、更豐富、更個性、更高水平的消費追求,不是容易的事,是一項系統的民生工程,需要持續不斷努力。
讓《民生周刊》記者帶您走進尋常百姓的消費生活,看看這1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家就在便民商圈
特產俏銷 好貨進家
農民變股民 生活節節高
國潮熱促進新消費
虛擬養老院里“實”服務
制造業提質 才有消費提質
文旅消費流行“沉浸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