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毅
2021-06-17
平時都是母親送我女兒上學,現在輪到我,八點上班,我只能七點就把她送到學校門口,陪她吃完早點,最遲七點一刻我就要走,趕不上七點二十那班地鐵,就鐵定遲到。
公司每天早晨人臉識別打卡,遲到就扣錢,這個沒人情味可言。
可是女兒學校七點半才開門,女兒很乖,要我先走,說在學校門口背背書就可以了。雖然現在天亮得比較早,但我把她一個人丟學校門口等開門,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昨天帶她吃熱干面,今天吃豆皮,女兒今天告訴我——還是外婆做的米粑粑好吃,她想外婆了,外婆啥時候能回?我說:外婆在住院,過兩天病治好了,腿不疼了,就可以又陪你上學了。
女兒催我快走,走開了幾十米,回頭看到她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學校門口對我揮手,裝模作樣地從沉甸甸的書包里摸出一本書開始讀,懂事得讓我心疼。
清晨的學校,特別的靜,女兒清脆的朗讀聲,把我的心敲得一陣陣心酸,媽媽,你什么時候,才能健康地回來?
上午常規埋進做不完的工作,突然收到母親的微信,是一段語音,母親怕影響我工作,上班時候基本從來不打擾我,她說:運氣好,磁共振提前做了,醫生看了片子,建議手術,做微創,打個洞,不開刀,還說順利的話,手術后兩天就可以佩戴腰圍下床走路,出院,要通知家屬盡快來談話。
我馬上放下手頭的工作,跟領導請假。領導還是很通情達理,批了我的假,還很貼心地問我,要不要批我兩天假照顧媽媽?我說暫時不用。
趕往醫院的路上,突然所有手術相關的糾結都放下了,只想盡快做了,母親快點恢復起來。
趕到醫院,十點多,走進醫生辦公室,儼然走進了一個菜市場,每個電腦前都是一個醫生對著一群家屬嘰里呱啦地講,有幾個面對的都是一對老人,醫生怕說話老人聽不到,聲音一個比一個大!然后也不知道那些病人和家屬聽懂了沒,就似懂非懂地把字簽了,然后凳子換下一個,流水線一樣緊湊。
這就是手術簽字?電視里的手術談話,不都是在一個明窗凈幾的房間,經驗豐富白大褂整潔領帶筆挺的主任,輕言細語不厭其煩地跟患者和家屬慢慢溝通么?每當講到緊張時,不都會有一位端莊知性的護士長,遞過一杯水,握著手安慰嗎?還有,錄像的攝像機咧,手術談話,不都要錄像的么?
我迅速把思維拉了回來,一眼看到最游手好閑的就是那個蔡主任,東指指西點點在那里晃悠,我馬上走向他,說:“我是10床的女兒,醫院通知我來手術簽字。”他嘴角擺出一個輕輕上揚的弧度,然后扭頭:“10床誰的?孔鏡談話,看做不做,做就排明天。”然后應該是我的管床醫生吧,第一次見到,也姓蔡,忙不迭地拿著一堆單子,把我領到他的電腦前,對著電腦跟我講起來。
確實,他指的我母親的片子,有一塊地方,有一坨東西把他說的坐骨神經的位置,遮住了,他還給我放了一段動畫視頻,很快就讓我了解了手術的過程。經過這幾天等待的煎熬,我突然很確定讓母親把手術做了,伸頭一刀縮頭還是一刀,總是躲不過,何況只是打個洞?
當拿到手術同意書的時候,我看著什么腦脊液漏、神經損傷、感染、再次復發等等并發癥的時候,心又開始有點慌,不知道什么時候,那個蔡主任晃到我背后,笑著跟我說:“這些你看不懂仿佛非常嚴重的并發癥,就像飛機可能掉下來一樣,只是個可能,不用太擔心。以目前我們科室做了一千多例這種手術的經驗,結合您母親的情況,我做的話,估計也就一個小時左右,除了有很小的幾率面臨術后感染,但是你母親沒有糖尿病啥的身體各項指標不錯,且傷口又小,感染幾率極低,萬一感染,對癥處理無非打消炎針時間長點,也沒太大事。突出物是軟性的,位置也很標準,手術難度,入門級,局麻,人是清醒的,而且我們還有高清的鏡子放大了看,術中碰到了神經除非你媽媽忍著疼不說,神經是不大會損傷的。手術同意書,是針對所有患者,告訴你所有可能性,但不代表都會發生,也不代表出了事,醫生就不負責,這只是告知而已,不用太緊張。”
那個小蔡醫生,馬上開始專業的一唱一和拍馬屁:“我們主任是武漢最早做這個手術的,很有經驗了。”
我突然覺得,那個蔡主任的笑臉,也不是那么可恨,反而看到他的輕松,我更加信心十足。
我說:“蔡主任,如果我母親做,您可以親自做嗎?”
他一愣:“我們的醫生都做得很好了,當然你要求的話,我可以跟您母親做,但我明天要出去開會,要做只能今晚加急診。”
我馬上說:“我簽,定了,今天做!”
還沒走到門口,就聽到那個小蔡醫生賊兮兮地跟他們主任說:“蔡主任,明天又出去飛刀啊,啥時候帶著我,讓我偷點師,端茶送水開車接送在所不辭啊!”
這醫生拍主任馬屁,比我們拍領導馬屁,直接多了啊!
回到病房,我把醫生剛才說的好聽的話,復述一遍講給母親聽,母親似懂非懂地看著我,加上旁邊那個9床婆婆像最佳醫助一樣重復著做手術的好處,母親也下定了決心:“那就做吧。”
突然,母親拉了一下我的手,小聲說:“不會癱吧?”
我不知道怎么勸她,剛好那個蔡主任晃到床頭,笑著說:“太婆,放心,癱不了,小手術,沒事!”
母親終于放心地笑了,窗外的陽光,照了進來,病房滿滿的暖意!
今天手術盡管多,但都不大,我的小兄弟們都可以解決。10床那個太婆片子也出來了,就看做不做,做的話樊醫生也能處理,不大需要我。
查完房,到醫生辦公室晃了一下,看到兄弟們熱火朝天的談話啊收病人啥的,覺得自己好沒得存在感!正準備走,那個10床的家屬來了,我讓小蔡醫生跟他談話,站在旁邊聽了半天,覺得小蔡談話還是有點找不到重點,態度是蠻好,但是沒有針對具體患者個體差異溝通手術風險和預后,我看到10床的女兒逐漸有點猶豫,就過去跟她針對性地談了一下,順便讓小蔡同學學習學習啥叫完美的術前溝通!
效果果然就好些,她好像該懂的都懂了,也接受了我們微創手術的方案,就是盯著要我做,那就今天加個班做了吧,明天還要出差。
談完之后,我把小蔡腦袋敲了一下:懂了嗎?怎么叫談話抓住重點?
小蔡賊兮兮地說:“那是,蔡主任您心里有底,當然隨便咋說,病人都信心滿滿,我不是沒您這功力,所以沒這底氣么?一定好好學!”
這彩虹屁,拍得不錯!有見識的孩子,笨就笨點,值得培養,下次開會,就帶他吧!
我突然想到,那天門診收10床的時候,這個婆婆好像很怕做手術,這只是她女兒簽了字,還是過去看看吧,跟她鼓鼓氣。
剛走到病房,就聽到她女兒,和隔壁的9床,把好聽的話都說了,我本來想過去潑點冷水,說說可能的并發癥以及保養不好,術后還是有復發可能這些不大好聽的事的,后來想想,看著婆婆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還是算了,簡單講了一句:小手術,沒事!
往往就是這樣,跟患者講得越輕松,我自己的壓力就越大,的確可以在術前讓患者更具勇氣,手術更加配合,但萬一出點什么意外,無疑把我自己推到更難處的境地。
唉,什么叫完美的手術溝通?談狠了病人該做的不做了,談輕了出事了麻煩,能談到病人信任你把該做的手術做了,而且出事也不找醫生麻煩,那才是完美的溝通。
但病人都馬上要上手術臺了,還需要把各種可能性極低的并發癥講得很透徹,讓老人耐受幾個小時的術前煎熬和忐忑不安么?
可能,我才是真的需要修煉手術談話的那個吧。
2021-06-18
昨天的手術,真地很順利,母親奇跡般的腿就不疼了,領導批了我的假,老公也提前出差回來,可以接女兒放學,我就有空安心地陪母親。
早晨查房,蔡主任不在,想當面感謝一下他,看來沒機會了。昨天跟蔡主任一起跟我母親做手術的樊主任,還有小蔡醫生來看的我們。讓我母親抬抬腿,翹翹腳指頭,母親乖得像個小學生一樣慌著完成各種指令,疼的是左腿,母親一激動慌著抬右腿,那個小蔡醫生馬上嘰里呱啦的:“太婆,翹錯了侉子,抬疼的那個腿,沒做的那個腿抬那高干啥咧!”
病房的病人和醫生護士們都笑了起來,樊主任還算細心,讓我母親側個身看了看傷口,傷口很小,沒縫針,醫生說是拿個膠水粘攏了,長好了都看不到痕跡。簡單地問了一下,還痛不痛,麻不麻,就結束了。
看得出來他們心情都很好,但是我好不容易來一回,馬上叫住了醫生,忙不迭地問,什么時候可以拔尿管,什么時候可以下床?
那幾個醫生,頭都不回,留下一群拽得沒邊的背影:“才第一天,慌啥,下午拔尿管,明天再下床,后期咋護理,問護士!”
很快一位戴眼鏡的秀秀氣氣帽子上有著一條杠的護士,走了過來,跟我們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項,還說順利的話明天下床,后天沒事就可以出院靜養了,順手掏出個手機,還讓我掃了一個雙評議!
隱約聽到那幾個醫生在走道嘀咕:“樊主任樊主任,蔡主任說要我們查房時間一個病人不得少于五分鐘咧。”
“今天又下不了床,有啥好講的,今天講了明天不就忘了?再說了,宣教,不是有護士么?快點查,病人已經送了,小心去晚了手術室護士長又告狀!”
偷工減料,能背著點我們不?
母親第一次手術,也是我第一回陪親人經歷手術,雖然過程坎坷,也曾仿佛稀里糊涂,雖然醫生們總給我留下忙碌的背影,雖然這次住院體驗整個過程和電視里、跟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但依然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動車上,想起昨天的手術病人,看看手表,十點了,差不多他們應該按我的要求,認真查完房了。
打個電話,問了一下小蔡病人情況,電話那頭頓時傳來熱情洋溢的贊美:完美,病人恢復得好啊,腿完全抬起來不痛了,主任真是技術高超啥的七七八八的。
成功的病例,總是讓我們工作心情愉悅,可惜并不是總這樣。我們大多時候,會跟患者分享疾病治愈的喜悅,但是也會有時候,扛下那些不可抗拒力導致的各種療效不滿意,甚至最可怕的并發癥的來臨。
人啊,畢竟不是個機器,醫生,也不是無所不能的神仙。
剛掛電話,我又打了過去,囑咐一下,注意術后健康宣教,特別是老人,不能早期負重,蹲便,一定要反復強調,不要回去不注意,就復發了。
電話那邊傳來忙不迭的應聲,還說現在查房都老仔細了,天天跟病人反復強調,每個病人查房5分鐘不止,怕老人記不住,一天講八遍!
我一手打造的中心醫院疼痛科這個團隊,有這群如此年輕富有活力的醫生,又肯加班又聽主任的話,真好!
手上微信又亮了,一個老病人發來的:蔡主任,我手術后都三個月了,疼是比以前好多了,但走路走久了,還是屁股會痛,怎么辦啊?
我回道:“星期一上午,后湖院區專家門診,來看看吧。”
又加了一句:“不用掛號,您直接來吧。”
動車進了隧道,遮住了陽光!
我閉目養神,但心情沒有陰霾,再長的隧道,終會讓我再見明媚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