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張荷花 李 磊 李帥
安徽省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安徽阜陽 236000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種進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其原則為盡早機械通氣、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加強輔助支持治療,及時進行有效干預[1-3]。高頻震蕩通氣(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一種新型機械通氣方式,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ARDS 的臨床治療中,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氧合,降低肺部損傷[4-6]。研究發現,相較于人工合成的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牛肺表面活性劑作為一種天然PS 制劑治療新生兒ARDS,其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7]。基于此,本研究將HFOV 聯合牛肺表面活性劑用于新生兒ARDS 治療中,探究其療效。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安徽省阜陽市婦女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行呼吸機輔助通氣的ARDS 新生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法分為研究組(48 例)和對照組(32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蒙特勒標準[8];②年齡≤6 h,且出生12 h 內出現呼吸困難需進行呼吸機輔助通氣患兒。排除標準:①合并先天呼吸系統發育畸形;②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及遺傳代謝性疾病。所有患兒監護人均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倫理研究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所有患兒均符合呼吸機輔助通氣指征,機械通氣開始后,經氣管給予牛肺表面活性劑(北京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8),給藥劑量為60~90 mg/kg,均一次給予。
對照組患兒在牛肺表面活性劑的基礎上行常規機械通氣(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采用德國Stephanie 小兒常頻呼吸機[批準文號:國食藥監械(進)字2004 第2541152 號],初始參數:頻率為20~60 次/min,吸入氧分數(fraction of inpired oxygen,FiO2)為60%~100%,吸氣時間0.3~0.5 s,呼氣末正壓(positive expiration end-pressure,PEEP)4~7 cmH2O(1 cmH2O=0.098 kPa),吸氣峰壓(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20~30 cmH2O。上機后根據實時監控血氣分析值和患兒臨床表現逐漸調整治療參數。當患兒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穩定,X線片顯示通氣狀況明顯改善,FiO2降為35%,PIP<15 cmH2O 時,可考慮撤機。
研究組患兒在牛肺表面活性劑的基礎上行HFOV。采用美國Sensor Medics 3100A 型高頻振蕩呼吸機[批準文號:藥械準字(進)字2016 第2213613 號],初始參數:振蕩頻率(F)為10~15 Hz,平均氣壓道(mean airway pressure,PaW)為15~20 cmH2O,振蕩壓力幅度(△P)為25~40 cmH2O,FiO2為60%~100%,偏置氣流為15 L/min,吸呼比為33%。上機后根據實時監控血氣分析值和患兒臨床表現逐漸調整治療參數。當患兒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穩定,X 線片顯示通氣狀況明顯改善,PaW 為8~10 cmH2O,FiO2為25%,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可維持在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可維持在50 mmHg 以下時,可考慮撤機[9]。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血氣改善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①治療效果評價指標包括呼吸機使用時間、撤機后給氧天數和住院天數。②血氣改善情況:記錄所有患兒通氣時(牛肺表面活性劑使用前),通氣后12、24、48、72 h 的PaO2、PaCO2、FiO2、PaW;計算患兒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數(respiratory index,RI)。③并發癥包括肺出血、肺氣漏、顱內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呼吸機使用時間、撤機后給氧天數和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效果相關指標比較(±s)
整體分析:兩組PaO2、PaCO2、OI、RI 時間、組間、交互作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提示兩組在血氣改善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進一步兩兩比較,組內比較:兩組PaO2、PaCO2、OI、RI 組內不同時間點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通氣12、24、48 h,兩組PaO2、PaCO2、OI、RI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通氣72 h,兩組OI、RI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血氣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通氣時比較,aP <0.05;與本組通氣12 h 比較,bP <0.05;與本組通氣24 h 比較,cP <0.05;與本組通氣48 h 比較,dP <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eP <0.05。PaO2:動脈血氧分壓;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OI:氧合指數;RI:呼吸指數
研究組肺出血2 例、顱內出血1 例、缺氧性心肌損害3 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2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8/48);對照組肺出血3 例、肺氣漏1 例、顱內出血2 例、缺氧性心肌損害3 例、壞死性小腸結腸炎3 例,并發癥發病率為37.50%(12/3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P=0.035)。
ARDS 是一種病因及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的急性炎癥綜合征,主要是由PS 繼發性缺乏引起的肺部損傷,隨著肺組織炎癥加重,還會引起全身性炎癥、呼吸窘迫及繼發性多器官衰竭[10-11]。研究發現,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質在預防和治療新生兒ARDS 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及臨床意義[12]。牛肺表面活性劑是一種由特異性表面活性蛋白和磷脂組成的復合物,分布于肺泡內表面,能夠有效降低肺泡氣-液界面的表面張力,提高肺組織順應性,降低吸氣阻力,維持肺泡容量的穩定性及肺組織適當回縮與擴張[13-14]。研究發現,新生兒ARDS 預防性給藥(牛肺表面活性劑)能夠明顯降低患兒肺部感染及呼吸暫停的發生率,改善患兒的血氣狀態[15-16]。
HFOV 是指通氣頻率在正常頻率4 倍以上的輔助通氣,可在不增加氣壓傷的基礎上有效提高氧合程度[17-19]。HFOV 具有氣壓道穩定、潮氣量小、高頻率等特點,能夠有效促進CO2排除及改善氧合,避免因肺泡過度擴張導致的慢性肺傷和氣壓傷,從而降低氣道對壓力和氧氣的要求,目前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20-21]。本研究采用HFOV 聯合牛肺表面活性劑治療新生兒ARDS,結果顯示患兒PaO2明顯上升,PaCO2、OI、RI 明顯下降,且血氣改善情況優于CMV 治療的患兒。HFOV 是通過PaW 和△P 來調節通氣和換氣,PaW 調節肺活量,能夠加快肺區域間不均勻性的氣體交換,支持并充盈肺泡,使PaO2明顯上升;△P 調節潮氣量大小,用正壓將混合氣體壓入肺部,同時用負壓將氣體抽出,從而使PaCO2下降,并逐漸維持到穩定水平,有效改善患兒血氣狀況[22-24]。本研究結果顯示,HFOV 能夠明顯縮短機械通氣、氧暴露及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其主要是由于HFOV 工作頻率是正常頻率4 倍以上,即與人體的自然頻率處于不同的頻譜范圍,幾乎不存在相互影響,不會影響患兒自主呼吸,從而有效避免肺損傷等一系列并發癥,縮短通氣、給氧時間[25-26]。
綜上所述,HFOV 聯合牛肺表面活性劑治療新生兒ARDS 可明顯改善患兒血氧狀態,縮短機械通氣及用氧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臨床療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