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佘金文 周麗平 黃 玲 胡子艷
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護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600
空巢老人指的是無子女或雖有子女但成年子女因工作、求學等各種原因離開家庭,只剩下老年夫婦獨自居住的老人[1]。2020 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2],我國60 歲以上人口占18.7%,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 人,比2010 年的3.10 人減少0.48 人。家庭戶規(guī)模繼續(xù)縮小,空巢問題進一步凸顯,空巢老人已經成為我國日益嚴重老齡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群體。《“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突出解決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而家庭支持的相對缺位,導致空巢老人容易出現(xiàn)失落、抑郁,形成典型的空巢綜合征[3],與非空巢老人比較,其健康狀況更差[4-5]。面對空巢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新模式、科學有效地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的必然要求。健康評估作為健康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從老年人整體出發(fā),兼顧生理、心理、社會支持等多個方面,對空巢老人進行老年綜合健康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因此,本研究擬對湖南省空巢老人進行綜合健康評估,了解其綜合健康狀況,為后續(xù)開展健康干預等持續(xù)健康管理環(huán)節(jié)提供依據(jù)。
培訓醫(yī)學相關專業(yè)二年級及以上學生任調查員,于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8 月在各自家鄉(xiāng)社區(qū)內,通過社區(qū)服務中心或村委會獲取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符合標準的空巢老人,來自29 個城鎮(zhèn)社區(qū)及21 個鄉(xiāng)村。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②無子女的老年人,或有子女但不共同居住超過半年老年人,包括絕對空巢老人和相對空巢老人,絕對空巢老人指無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在地級市以外居住的空巢老人,相對空巢老人指的是子女在本地級市以內但不共同居住的空巢老人;③子女平均探訪周期限定為≥1 周;④意識清楚,溝通交流無障礙;⑤經過口頭詢問同意參加本調查。排除標準:①疾病終末期、認知功能障礙;②與父母、孫子女或其他親屬同住。
由調查員面對面采用一般情況調查表和綜合健康評估量表進行調查評估。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了老年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子女情況、空巢時間等人口學資料,綜合健康評估量表采用1975 年美國杜克大學老年與人類發(fā)展研究中心創(chuàng)立的老年人資源與服務評價(older american resources and services,OARS)量表[6-8]中的多維功能評估問卷部分(OARS multidimension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OMFAQ)。該量表評估老年人社會健康、經濟狀況、精神健康、軀體健康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5 個維度,總分5~10 分表示綜合健康狀況良好,11~14 分為健康狀況一般,≥15 分為健康狀況較差。該量表信效度較好,信度為0.66~0.87,效度為0.67~0.89[8]。目前該量表已廣泛用于西方多個國家老年人的綜合健康狀況及服務需求的評估[9],是世界范圍內使用相對較為廣泛的老年綜合健康評估量表。中文版使用過程也提示該量表在中國人群中適用性較好[10]。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比表示。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logistic 回歸、多元線性回歸評價空巢老人各維度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及綜合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調查共發(fā)放167 份問卷,收回158 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4.6%。納入的空巢老人年齡為60~84歲,平均(72.72±6.12)歲。有子女的老年人空巢時間6 個月~44 年,平均(11.2±8.5)年。不同性別、空巢類型、婚姻狀況老人軀體健康、精神健康、AD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空巢類型、婚姻狀況老人社會健康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不同性別、空巢類型老人經濟狀況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相關分析顯示,年齡與軀體健康、社會健康、精神健康及ADL 評分呈正相關(r >0,P <0.05),與經濟狀況呈負相關(r <0,P <0.05);文化程度與社會健康呈正相關(r >0,P <0.05),與經濟狀況呈負相關(r <0,P <0.05);患病種數(shù)與軀體健康、社會健康、精神健康及ADL 呈正相關(r >0,P <0.05)。見表2。

表1 空巢老人OMFAQ 評分比較[分,M(P25,P75)]

表2 空巢老人的一般情況相關分析(rs 值)
本調查的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優(yōu)良者占22.78%、一般者占41.13%,較差者占36.08%。各維度評估結果見表3。

表3 空巢老人各維度健康狀況構成[例(%)]
將各維度健康狀況分為未損害(1~2 分)和損害(3~6 分)兩個等級,分別賦值為0 和1,考慮到軀體和社會健康受損率最高,故僅以軀體健康和社會健康是否受損為因變量,以表1 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的指標作為自變量進行l(wèi)ogic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空巢類型(絕對空巢=0,相對空巢=1)、患病種數(shù)(未患病=0,患1 種疾病=1,患2 種及以上=2)是軀體健康的影響因素(P <0.05)。見表4。空巢類型(絕對空巢=0,相對空巢=1)是社會健康的影響因素(P <0.05)。見表5。多元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患病種數(shù)也是綜合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F=14.618,P <0.05)。見表6。

表4 軀體健康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表5 社會健康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表6 綜合健康狀況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傳統(tǒng)的健康評估注重軀體健康,而現(xiàn)代健康評估則兼顧軀體疾病狀況和身心功能[11],即綜合健康評估。CGA 有時也被稱為老年綜合健康功能評估,綜合評估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及環(huán)境狀況,可幫助發(fā)現(xiàn)老年人多個方面的健康問題[12]。多學科性及多維性是CGA 的兩大特點,需要各類老年保健人員參與,除醫(yī)學診斷外,也注重老年人的能力狀態(tài)及影響其健康的社會環(huán)境問題[13]。本研究所采用的OMFAQ 量表內容較全面,得到了世界范圍內多個國家的廣泛且長期使用,能較為全面反映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較差者高達36.08%,其比例明顯高于陳先華等[14]在武漢社區(qū)使用該量表面向非空巢老年人群所測定的結果。提示與非空巢老人比較,空巢老人的綜合健康狀況更差,需要社區(qū)老年保健管理人員給予更多關注。既往研究結果也顯示[15-16],無論是軀體健康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方面,還是心理健康和社會支持方面,空巢老人明顯差于非空巢老人。因此,關注空巢老人這一特殊群體的綜合健康狀況,對于推進健康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在后續(xù)的研究及實踐中,可以通過不同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的橫向比較進行分級排序,協(xié)助將有限資源優(yōu)先應用于最需要的空巢老人,促進資源的合理化配置;還可以通過多次綜合評估的縱向比較,對空巢老人的健康發(fā)展趨勢進行動態(tài)分析,作為醫(yī)療護理服務措施的有效性評價手段。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年齡及患病種數(shù)是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即年齡越大、患病種數(shù)越多,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越差,與既往研究中面向各類老年群體的調查結果相一致[17-18]。隨著老年人年紀的增加,危險因素暴露時間更持久,同時由于機體老化使免疫力不斷下降,多病共存現(xiàn)象增加,使老年人的綜合健康狀況下降。因而在社區(qū)衛(wèi)生工作中,高齡空巢老人應視為重點關注群體,應進一步健全老年保健服務體制,積極開展老年健康管理,達到提高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的目的。
另外,既往研究關于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在性別上的差異結果并不完全一致,夏昭林等[19]認為女性老年人群綜合健康狀況較男性差主要是因為女性的經濟狀況相對較差及女性社會參與意識差等。另有研究[20]顯示,老年人綜合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僅出現(xiàn)在高齡群體中。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在性別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本研究中樣本群體多數(shù)為城區(qū)空巢老人,整體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況均較高,女性相對獨立,后續(xù)研究中,可以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以明確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的性別差異問題。
社會健康作為老年人健康老齡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個體如何與他人相處,他人又是如何對他做出回應,以及他與社會制度和社會習俗如何互相作用[21]。既往研究顯示,對于那些能夠較好地融入社會群體中的人,即社會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人,往往有著更長的壽命和更好的疾病康復能力[22-23],患慢性病的可能性越低[24],而社會健康受損會影響老年人的大腦結構,進而影響認知功能[25],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26]。近年來,老年人的社會健康逐漸被國內研究者所重視[27],本研究結果顯示,空巢老人社會健康的優(yōu)良率相對較低,僅為31.01%,僅次于軀體健康狀況,也遠低于使用同樣量表在老年人群中測評得到的83.3%[14],提示社會健康狀況較差也是社區(qū)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此外,與相對空巢老人比較,絕對空巢老年人的社會健康狀況更差,也進一步提示家庭支持在社會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家庭支持的相對缺位會嚴重降低老年人的社會健康水平。提示在老年人健康管理過程中,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應該作為老年保健人員的工作重點內容之一,尤其是面向絕對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網絡構建。老年保健管理人員可通過各種途徑提高空巢老人的健康商數(shù)及健康素養(yǎng),提高健康信息及資源的可及性,間接提高老年人社會適應性及社會參與度,從而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健康老齡化發(fā)展。
綜上所述,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齡絕對空巢老人綜合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其中社會健康維度受損較重,因此,面向老齡空巢老人的輔助社會支持網絡建設應作為后續(xù)研究與工作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