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葉夢得
河漢下平野,香霧卷西風。倚空千嶂橫起,銀闕正當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誰和,何事偶君同。莫恨歲華晚,容易感梧桐。 攬清影,君試與,問天公。遙知玉斧初斲,重到廣寒宮。付與孤光千里,不遣微云點綴,為我洗長空。老去狂猶在,應未笑衰翁。
①銀闕:傳為仙人居所,此處指月宮,代指月亮。
②玉斧:修月神斧。斲(zhuó):砍,削。
上片開篇寫中秋夜景。銀河中的星斗點綴著廣闊的原野,秋風卷攜著香氣撲面而來。起筆雄闊,意境優美。“倚空”將雄闊之美更推進一層,“千嶂”氣勢恢宏,“橫起”力道十足,宏大的背景下襯托當中一輪明月更為清寥。詞人放眼高遠卻不空虛縹緲,足見詞人的心胸。“常恨”句由景入情,由豪放曠達轉為思緒縈回,既“恨”無人相和,又“恨”歲月蹉跎。“醉倒歌呼誰和”,化用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而古詩詞中秋風“梧桐”,常有悲秋之意。
下片狂放再起,“攬清影”“問天公”,氣勢如虹。“遙知”句,化用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玉斧修月”的典故,暗含恢復疆土之意。“付與”句寓情于景,希望夜空中沒有云朵羈絆,只有月華千里,洗盡長空。“為我”二字將祈愿升華,續說恢復山河之事。詞人雖歸隱,卻心系家國,希望南宋朝廷能夠趕走來犯者,恢復中原的寧靜祥和。詞人自認雖年事已高卻壯心不已,甚至用了“狂”字來表達自己老而彌堅的精神追求。而尾處詞人又自稱“衰翁”,與前文的雄心壯志形成鮮明的對比,頗具興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