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倩(河海大學 江蘇南京 210098)
優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有著不治而治和以文育人的功能與作用,能夠對一所高校的辦學水平、理念起到良好衡量作用。高校開展大型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大學生有效提高自身綜合修養與素質等搭建了重要平臺,為大學生成功步入社會并成為一名積極且合格的“建設者”與“創造者”提供了一定的職前培養。當前,許多高校組織開展的較大類型的校園文化活動仍存在諸多潛在問題,如高校重視度并不高,缺乏創新性,管理不到位等,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的活動需求和品位等。因此,在高校實際開展校園大型文化活動時,必須要創新性管理好高校文化活動,以此促進高校不斷提高自身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的質量、效率和層次,大力吸引、倡導大學生積極參加活動,促進學生能在活動中“有所動”、“有所學”,從而“有所得”,進而實現自我教育與教育的和諧統一。
在公共服務視角下不斷完善高校大型文化活動的管理形式,能夠進一步提高在校大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技能的合理運用及較好把握,從而為大學生構建一個能夠展現自我、發現自我,以及良好提升自我的綜合性平臺。創新高校文化活動管理模式,更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形勢,同時也能與未來職業實際需求相適應,還能為高校大學生的未來價值體現、職業發展、個人完稅等打下堅實基礎。
進一步創新高校對校園內部組織開展的大型文化活動管理,能夠為校園員工、教師與教師、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和交流搭建更為高效便捷的平臺,展示極具個性化及不同層面的自我提供良好機會。除此之外,通過創新高校校園大型文化活動的管理,能夠讓高校大學生與老師,組織和實際開展活動過程中共同面對問題,齊心協力的擰成一股繩去解決問題,通過彼此之間的文化溝通、交流和融入,促進師生之間加深認識,提升感情、互相學習,不斷深化自己。
高校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大多是由學院及教師、學生群體共同組織開展,因此在具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會比較側重于活動是否順利以及重視活動內容及開展結果,從而忽略了文化活動管理的重要性,且單純覺得只要稍加注意,不要出現大問題并能順利開展就可以,因此管理形式相對片面且單一,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因此,在具體開展文化活動,尤其是這一類大型校園文化活動時,難免會出現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師也僅限于做好“本職工作”,從而導致活動開展的目標及意義無法得到充分體現,不利于大型校園文化活動順利進行進行。
高校文化活動管理形式并未針對活動具體目標及要求建立相應的活動管理體系,因而在具體組織開展活動時,存在組織不嚴密,浪費金錢、浪費資源和時間的情況。高校并未從教育教學發展需求及文化活動實際出發,形成極具自身特性和特色的校園大型文化活動管理體系,倘若管理部門要求高、管理得嚴,那么文化活動就開展的認真仔細,管理方式合理并順暢,反之便也只是應付了事,從而導致校園文化活動毫無章程。在活動管理方面的人力管理資源比較受限,活動的組織者疲于奔波,開展的許多活動管理形式也僅限于表層,并未切實落實到位,嚴重浪費物力、精力及人力和財力。
針對高校開展的大型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有關教育監管部門并未充分意識到信息化技術運用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管理上還比較缺乏合理有效且較統一的信息化活動管理系統,信息公開、反饋和處理較滯后。與此同時,校園文化活動管理還較為欠缺長效建設機制,后續發展精力和動力等都不夠充足,致使許多校園文化活動也只是“風光一時”,而后便轉瞬即逝;另外,針對文化活動開展的有關研究較滯后,尤其是能夠有效指導校園文化活動更加科學開展,并且具備一定指導價值和意義的理論成果比較少。
以重慶為例,由重慶市有關教育部門結合地方高校具體情況來共同建立重慶市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咨詢及審議委員會,組成委員會的成員則主要由有關政府部門活動管理負責人,重慶市文化教育界專業人士以及文化藝術教授和當地各高校內部的文化活動負責人等,通過科學規劃和論證,提出相應的各項文化活動咨詢意見及規劃建議,共同研究和確定高校校園大型文化活動的開展主題、內容、形式及年度開展計劃等分項重大事宜,同時審定地方高校校園文化活動開展計劃。
在構建的這一委員會機構之下設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如辦公室等,主要負責組織各大高校參與各個文化活動項目的競標,包括文化活動項目的管理、監督以及評價、總結,并組織相關媒體進行傳播。與此同時,高校也應積極成立與之對應的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組織(領導)小組,由本校相關領導擔任小組組長,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團委、宣傳和學工,以及藝教中心、學生藝術社團和學生會等多個部門具有的作用,集中工作效力,負責整合并上報高校本年度的活動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項目的競標。
高校在校園內具體開展大型文化活動時,不斷需要上級教育管理部門進行一地、一時的指導和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而且還需要有一個長期且穩定、有效的政策支持環境,因此高校要不斷提高自身大型文化活動管理能力與水平,就需建立相應的活動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主要由專門建立的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咨詢委員會通過廣泛性調研,并采取科學論證的形式,提出各項活動咨詢意見和規劃建議。通過建立系列項目管理支持機制,有助于高校文化管理整體實現制度化。
在校園文化創建、管理中合理運用項目管理手段和方法,進而高效且科學的組織、控制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促進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優化。
只有全面且合理有效地對大型校園文化活動在方案制定,撥款機制與活動實施,以及活動開展效果等多個方面的進行綜合評估,才能促進高校文化活動管理更好實現規范化,以及活動運轉良好,實現長效化發展形勢。
針對活動實際開展需求及方向,邀請相關文化活動方面的專家、學者對活動的志愿服務、專業技術和管理等負責人員采取分類及分層和分步驟的教學培訓,以進一步提高活動共同開展人的文化素質及身心素質和政治素質,從而建立一支極富創新能力和創造思維的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建設、管理團隊,進而為有效促進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綜合文化素質及發展效率等提供持久動力。
充分結合當下不斷更新發展的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機遇,構建高校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信息網絡平臺,通過各種先進多媒體媒介,積極調整校園公共文化服務、文化活動內容,不斷深入挖掘更多新型受眾資源,增強文化傳播、文化創新發展能力,大力開拓文化活動及文化服務路徑,是逐漸整合與完善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管理機制的重要渠道。
開展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的初衷及目的主要在于將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與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在需求進行有機融合,全面發揮高校教師育人、學生育己的積極性、有效性和主動性,并在切實實行高校公共文化為社會相關職能提供良好服務性能的過程中突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傳播和促進極具中國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先進文化傳播發展。因此,在創新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管理上,要始終堅持優秀、先進文化為主要導向,建立相應的文化活動委員會,形成跨專業、跨校互動及協同工作的網絡化工作形式;同時,以現代信息化先進技術推動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整體化、規范化、體系化,構建多種文化活動管理開展機制,從而促進高校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管理更加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