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花
數字化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讓傳送方法由單邊模式轉為多向互動交流模式,教師角色在課改中也由專業知識的灌輸者轉為學習活動的設計引導者,師生關系也開始向共同學習,構建學習共同體轉變。中國教育學會鐘秉林教授表示:“科技的迅速進步讓高校教育的專業知識獲得方法發生了創新性的改變,信息科技與教育科研的緊密結合刷新了傳統的高校教育模式。”因此怎么讓信息科技與聲樂教學緊密結合,如何提高高校聲樂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合理地將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完善數字聲樂課程等問題,成為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師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筆者結合數字音樂技術對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應用進行探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化教育發展的趨勢逐漸顯露出來。在高校聲樂教育過程中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將圖、文、聲、像等資源共享給學生,從而改變聲樂課堂教學的模式,豐富學習資源,為學生的聲樂課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進而對高校聲樂教學環節形成顛覆性的創新。將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到高校聲樂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評價等重要環節中,對高校聲樂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開展持續化、系統化、智能化改革,從而提高高校聲樂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聲樂演唱水平。
社會在發展,時代也在進步,伴隨著數字音樂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計算機技術等方式協助構建數字化高校聲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計算機技術是數字化技術的關鍵,把課件制作及信息資源與“視、聽、看”數字音樂技術融合在一起,為學生展現出豐富的視頻、語音和圖像等音樂資源,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聲樂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可見,數字音樂技術在當代高校聲樂教學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對傳統高校聲樂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帶來深遠的影響。
靈活運用數字音樂技術可以充實高校聲樂教學的課程內容,提升并改進學生的聲樂邏輯思維,在課堂教學中讓高校學生可以更為客觀地體會和評估自身的聲樂技巧,及時反饋有關信息內容,有利于提升聲樂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有效解決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可見,將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到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是基于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對我國推進高校聲樂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起著積極的作用。
高校聲樂課堂教學與數字音樂技術錄音軟件Cubase 相結合,在實際的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將二者有機結合,可以提高高校學生的教學效果。例如針對高校聲樂學生每日必需的發聲訓練練習來說,將高校學生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前的聲音和達到最佳狀態后的聲音錄制下來,開展波型數據分析,根據形象化的波型情況分析可以充分了解高校學生的演唱基礎,感受到高校學生演唱時的身體運動狀態,搞清楚人體各部分的功能合作關系,進而加強演唱情況的整體分析能力,引導高校學生掌握恰當的演唱發聲技巧。或者在開始進行聲樂發聲訓練時利用Cubase 手機軟件的音頻功能,開展對學生原音的視頻錄制。對這一數字音樂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學生不同的聲音情況通過電腦顯示屏上的波型情況展現出來,因而對高校學生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在其變換發聲訓練技巧的過程中,聲音的波動情況相對會發生改變,因此學生可以在這一評價反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聲樂訓練技巧,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聲樂演唱水平的作用。
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聲樂能力,教授聲樂的教師會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專業知識層面的擴展,從而引導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把握不一樣的聲樂作品的風格。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數字音樂技術,例如應用 Edius 手機軟件,融合歌曲、視頻、圖像,使高校學生全面把握歌曲的設計風格,有利于對整個聲樂作品的恰當詮釋。每一部聲樂作品都和當時的社會發展、當地的歷史人文內涵等有關,運用Edius 手機軟件,讓高校學生賞析創作時期的場景界面,容易營造教學情境,使高校學生結合教學情境感悟聲樂作品,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創作者的內心思想,從而在演唱聲樂作品時賦予豐富的情感,提升對聲樂作品的掌握與感悟的能力。
可見,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數字音樂技術的運用,使高校聲樂教學課堂具備了持續性,還可以豐富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同時提升了學生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能力。現如今,隨著數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數字音樂技術運用到高校教學中,例如CoolEdie Pro、Mw3 、Cake Walk6.0 等軟件,則使高校學生可以塑造極強的節奏感意識和演奏風格意識,進而引導學生準確地表述聲樂的節奏類型,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表達能力。
傳統式的高校聲樂課多數是以教師進行鋼琴彈唱為主導,盡管這種教學方式符合我國的教學要求,且可以根據學生的聲樂練習情況,及時停頓、重新開始。但是由于鋼琴本身受到音高的限制,部分學生跟唱較為困難。而長時間、單一地運用鋼琴彈唱的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法給高校學生以精確的節奏感及多重音樂風格的練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符合我國高校塑造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
合理地運用數字音樂技術具有提高高校聲樂的教學效果的作用,不但如此,將數字音樂技術運用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還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的感悟能力,使高校學生在學習歌唱的同時,還能把握節奏的精確、速率的操縱等演唱技巧。例如Cubase 音樂App 中的錄音編輯應用在高校聲樂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的聽辨音樂的能力,牢牢把握不同聲樂作品的特點。在聲樂歌唱過程中,與鋼琴、交響樂團的協奏司空見慣,應用 Cubase 和 Edius 手機軟件開展總譜編譜、混音編寫音頻,可以將高校學生的聲樂演唱過程適時地錄制下來,塑造大學生的歌唱及演出表演能力。
多媒體系統聲樂教室里由錄音系統、智能語音系統、短視頻投影設備及實際操作服務平臺系統軟件組成,多媒體系統是現階段數字音樂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開展智能化聲樂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在分層教學、音樂課程的創新開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在教學過程應用微軟手機軟件制作聲樂教學課件,開展東西方聲樂發展歷程的評述,要比單純借助教材和教師的講解進行授課的效果好,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開闊聲樂專業知識的視野,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
數字音樂技術的應用,對高校聲樂教學具有創新意義,但是由于數字音樂技術的獨特性,在課程規劃上要有所改變。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將數字音樂聲樂課程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數字聲樂理論課以集體授課的方式開展,教師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為學生介紹聲樂技巧、理論等,啟發學生歸納總結聲樂理論的相關知識,從理論層面上提高學生對聲樂技巧的掌握能力。數字聲樂實踐課則是要引導學生進行聲樂練習,在此過程中可以結合數字音樂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果,通過數字音樂技術軟件的合理應用,及時掌握學生聲樂練習的情況,從而相對應進行個別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學習,從而將聲樂理論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在課程規劃過程中,還要注意階梯式課程的設置,根據學校的情況確定數字聲樂課程的總課時,其中要確保60%的課程為實踐課。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也要立足學生的基本學情,通過不斷掌握和運用新的數字音樂技術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要注重培養實用創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在內容設置上注重聲樂課程的適用性和創新性。特別是在實踐課的開展中,可以增設音樂創作基地,為學生提供創作空間和必要的創作技術手段,培養學生音樂創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和對數字音樂技術的應用能力。
首先要確保數字聲樂校本教材的完整性,要系統化地進行教材編寫。從數字音樂技術的概念開始,讓學生先認識這一理論知識。然后到其特點和作用,再到其如何應用到高校聲樂教學中,只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編寫數字聲樂校本教材,才能賦予校本教材適用性與可推廣性。其次要注重教材語言的準確精煉。盡管高校學生在聲樂學習中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在數字聲樂校本教材的編寫中,還是要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借助圖片等資料合理表達相關聲樂理論,有利于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綜上所述,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給高校音樂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本文通過對數字音樂技術在高校聲樂教學應用中的影響和必然性進行探究,對如何將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到高校聲樂教學中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還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了完善策略,從而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提高高校聲樂老師的數字化教學能力,合理地將數字音樂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完善數字聲樂課程等問題,從而推動了高校聲樂音樂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使高校聲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