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貞,黃倩羽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廣東 深圳 58000;.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婦科,廣東 深圳 58000)
宮頸癌是我國婦科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女性臨床發病率僅比乳腺癌低。宮頸癌包括鱗癌、腺癌、腺鱗癌三種主要類型,占比超過90%[1]。宮頸癌的發病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很大關系,是主要病因。宮頸癌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需要根據患者宮頸癌類型、腫瘤分期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2]。宮頸癌發病初期癥狀缺乏特異性,部分患者無癥狀,容易被忽視,臨床婦科疾病篩查也容易漏診,確診時進展為晚期宮頸癌,手術最佳時機錯過,手術意義不大,此時主要對患者采取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3]。晚期宮頸癌的治療普遍采用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聯合方案,可以獲得協同及增敏作用,提高療效[4]。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與順鉑聯合方案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治療中具有很廣泛應用,可以對患者疾病進展起到較好的延緩與控制作用,但是整體治療效果有限。安羅替尼是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新藥,在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治療中,與常規化療藥物搭配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本研究旨在探究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順鉑及安羅替尼治療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晚期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1例。年齡27~57歲,病程1~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宮頸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5]中對宮頸癌的診斷標準,經病理學、影像學等檢查后確診;②患者對研究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④患者預計生存期限>6個月。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妊娠期、哺乳期;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認識或意識障礙。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完善的各項檢查,確診宮頸癌并明確腫瘤分期,制定治療方案為聯合化療,使用藥物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順鉑。化學治療開始第1天對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等抗過敏藥物。化療治療方案:使用注射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生產廠家:石藥集團歐意藥業;國藥準字:H20183044;規格:100 mg),在化療開始第1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劑量為260 mg/m2。注射用順鉑注射液(生產廠:江蘇豪森藥業集團;國藥準字:H20040813;規格:6 ml∶30 mg),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化療開始的1~3 d用藥,第1~3天小劑量順鉑化療,無需水化。21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順鉑靜脈輸注液的配置方式:取適量注射用順鉑注射液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
1.2.2試驗組:試驗組晚期宮頸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為: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順鉑+鹽酸安羅替尼,其中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順鉑的藥品類別、廠家、型號、批次及用法用量均同對照組一致。鹽酸安羅替尼膠囊(福可維)(生產廠家: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0004;規格:12 mg× 7粒),初始用藥劑量推薦12 mg/次,1次/d,早餐前用水送服,連續服藥2 w,停藥1 w,每3周為1個療程,即21 d。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血清腫瘤標志物、不良反應。①臨床療效[6]:判定標準為患者陰道異常出血、陰道排液癥狀基本消失,或遠處轉移相對應癥狀減輕或消失。影像學檢查:所有目標病灶消失,為完全緩解(CR);癥狀改善,基線病灶最大直徑之和減30%,為部分緩解(PR);癥狀減輕或控制,基線病灶最大徑之和有減少或有增加,但未達PR或有增加但未達PD,為病變穩定(SD);癥狀加重,出現新病灶或基線病灶最大徑之和至少增加>20%,為進展(PD)。治療有效率=(CR+PR+SD)/總例數×100%。②血清腫瘤標志物:在治療前、治療兩個療程后,對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糖類抗原125(CA125)、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癌胚抗原(CEA)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并做比較。③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高血壓、白細胞減少。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與χ2檢驗。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31]
2.2兩組治療前、治療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兩組治療前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SCC、CE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125、SCC、CEA相比于治療前均降低,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治療后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n=31]
宮頸癌作為一種臨床發病率比較高的婦科惡性腫瘤疾病,對女性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影響。宮頸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或者無癥狀,不容易被患者察覺,漏診率高,出現宮頸癌相關癥狀時病情進行發展,并進展到晚期,失去了手術最佳時機,手術效果不理想,且術后易復發,預后不佳。晚期宮頸癌的臨床治療可以采用化學治療,即使用藥物對腫瘤細胞進行滅殺,以此達到控制病情進展,改善疾病癥狀、延長存活時間的根本治療目的[7]。白蛋白結合性紫杉醇與順鉑在臨床化學治療宮頸癌中具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一定療效[8]。除此之外,安羅替尼是一種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在非小細胞肺癌、軟組織肉瘤、胃癌、結直腸癌、甲狀腺髓樣癌、分化型甲狀腺癌以及食管鱗癌中均有應用,抗腫瘤效果好。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順鉑及安羅替尼治療,對照組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順鉑,試驗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下降,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增加。分析原因如下: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相比于傳統的紫杉醇毒性小,可以通過吞噬作用進入腫瘤細胞[9-10]。紫杉醇藥物的有效部分可以在白蛋白的包裹下提高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對藥物的親和性,提高腫瘤細胞對紫杉醇的攝取量,提高細胞內紫杉醇藥物濃度,抑制腫瘤細胞有絲分裂期的動力學,使得腫瘤細胞凋亡[11]。順鉑注射液作為一種細胞毒性藥物,在進入宮頸癌腫瘤組織后,可以通過與腫瘤細胞發生反應,與腫瘤細胞的DNA產生鏈內式鏈間交聯,對合成腫瘤DNA的過程進行抑制,同時也會抑制蛋白質與腫瘤細胞RNA的合成,使得腫瘤細胞凋亡。兩種藥物的聯合使用,可以發揮藥物協同作用,提高抗腫瘤效果,但不良反應是容易引起患者對化療藥物的過敏反應。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是一種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于血管形成相關的激酶有很好抑制作用,同時對腫瘤相關激酶靶點、激酶突變體進行抑制,提高晚期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12]。安羅替尼不良反應主要為高血壓,可通過降壓藥物控制。CA125、SCC、CEA是腫瘤標志物,在宮頸癌患者血清中具有高表達,并且腫瘤分期不同表達水平也不同,可作為宮頸癌治療效果的評價指標。本研究說明試驗組采用的聯合治療用藥方案在晚期宮頸癌治療中具有很好的療效,對于病情進展延緩與疾病控制有促進作用。提示在晚期宮頸癌治療中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順鉑及安羅替尼的綜合療效好,安全性也較高。
綜上所述,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順鉑、安羅替尼治療晚期宮頸癌的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