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林 麗,吳換好,謝芷茵,路丹丹,趙世騰,李文雅 (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口腔科,廣東 東莞 523710)
牙頜正畸屬骨骼、牙齒、面部的一種畸形,是一種由正常生理狀態變異為不正常的生理狀態的現象[1]。正常的牙齒排列較為整齊,咬合較好,而牙頜畸形的牙齒一般不整齊,可能出現咬合錯亂或牙齒稀疏等現象,不但對飲食造成影響,而且會影響美觀。該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樣,主要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有關,在替牙期兒童、牙外傷者、牙周炎患者人群中較為多發[2]。在傳統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通常采用金屬托槽進行口腔正畸,但隨著技術越發成熟,出現多種牙齒矯正方法和矯正儀器,如自鎖托槽矯治器等。自鎖托槽矯治器作為一種新型矯治器,其設計十分獨特,是一種結構特殊的矯正器,在臨床應用上存在一定的自身優勢。為了實際探究該儀器的矯正效果、炎性因子水平以及美觀度影響,本研究以80例牙頜畸形患者為研究對象,與傳統金屬托槽矯治器進行比較,詳情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牙頜畸形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單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18~36歲,平均(24.29±4.13)歲;疾病分類:第一類13例,第二類15例,第三類12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9~35歲,平均(25.02±4.37)歲;疾病分類:第一類14例,第二類12例,第三類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開展本研究。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視診、觸診、X線頭影響檢測確診為牙頜畸形,診斷標準參考《牙科修復學》中相關內容;②能保證口腔衛生;③患者知情本研究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①存在既往正畸治療史;②牙列存在缺損,下切牙區明顯存在錯位擁擠;③伴有口腔黏膜疾病;④中途改接受其他治療患者;⑤合并慢性炎癥疾病、系統性疾病;⑥合并牙周疾病;⑦托槽粘結牙齒存在白堊斑、齲齒及材料填充患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常規口腔檢查。對照組采用傳統正畸金屬托槽矯治器(上海埃蒙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726300684)進行矯正治療:主治醫生將儀器粘接在牙面上,用配套弓絲開始調整牙弓,完成正畸治療。指導患者飲食、刷牙等相關注意事項,囑患者定期回醫院進行復診,4~6 w/次,復診時,適當調整牙列,并應用弓絲進行固定和結扎,對口內相進行定期拍攝。觀察組采用自鎖托槽矯治器(河南麥智科技有限公司,豫械注準20212171836)進行治療,主治醫生將儀器置于患者上下頜,在含銅鎳鈦絲的作用下將患者牙列排齊整平,用自鎖裝置固定患者牙列。
1.3評價方法:比較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炎性因子水平及美觀度。①治療效果標準[3]:顯效:牙齒大小、形狀相互匹配良好,牙齒能正常覆蓋,牙齒排列無擁擠現象,穩定性良好;有效:牙齒大小、形狀可以匹配,牙齒擁擠問題不明顯,有一定的松動現象,但不影響日常生活;無效:未能滿足以上標準。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炎性因子:包含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TNF-α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檢測,IL-1β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檢測時間為治療前、治療2 w、4 w。③美觀度:美觀:微笑時顯露≤2 mm上顎牙齦;較為美觀:微笑時顯露3~4 mm上顎牙齦;不美觀:微笑時顯露>4 mm牙齒。評價時間為治療6個月后,美觀率=(美觀例數+較為美觀例數)/總例數×100%。

2.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n=40]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TNF-α、IL-1β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w、4 w后,觀察組TNF-α、IL-1β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3兩組患者美觀率的比較:觀察組美觀率97.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美觀率比較[n(%),n=40]
牙頜畸形是指頜骨生長發育異常所引起的頜骨體積、形態以及上下頜骨之間及其與顱面其他骨骼之間的關系異常,可能伴隨頜關系及口頜系統功能異常、頜面形態異常等[4]。雖然該病有著十分復雜的病因,但在合適的時機可以通過矯正技術對牙頜畸形進行矯正治療。近年來人們對口腔健康和審美的追求有所提高,大部分牙頜正畸患者希望得到有效的矯正治療。因為矯治器的選擇對矯治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牙醫在進行牙頜畸形治療時需要選擇最適宜患者的矯治器進行治療。當前臨床上最常見的矯治器是固定矯治器,其中又以傳統金屬托槽與自鎖托槽兩種矯治器最為常見。
本研究主要將自鎖托槽矯治器與傳統金屬矯治器進行比較,探究前者在正畸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自鎖托槽矯治器聯合口腔正畸是治療牙頜畸形的有效方法。對照組所用的傳統金屬矯治器受材質、摩擦力等各種因素影響,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疼痛感,治療周期整體較長,對治療效果和美觀度造成一定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醫學治療儀器不斷更新換代,出現了一種新型矯治器,即自鎖托槽矯治器。觀察組所用的矯治器即為自鎖托槽矯治器,其具有獨特的結構設計,擺脫了傳統托槽所使用的彈力結扎圈或不銹鋼結扎絲,通過其自身的自鎖結構在托槽的槽溝中限定弓絲,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槽溝與弓絲之間的表面壓力和接觸面積,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弓絲和托槽之間的摩擦力[5]。減少弓絲與托槽之間的摩擦力不但可以減輕患者痛苦,而且可以促進牙齒在較小的摩擦力下快速挪動,繼而縮短治療時間,可以使患者快速完成矯正治療。自鎖托槽矯治器對牙周組織的不良影響較小,減少牙骨組織的不良影響,繼而提高治療效果[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1β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相較于對照組的治療方法,觀察組的治療方法可以減輕對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在矯正牙頜畸形過程中,牙齒會有一定的移動,而在通過生物介質移動、調控改建牙周組織過程匯總,牙周組織會激活破骨細胞、成骨細胞,快速發生應激反應。在治療過程中,采用自鎖托槽矯治器可以減小儀器對牙周的擠壓,減少刺激牙周組織,對局部組織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減少損傷牙周組織,同時還能降低治療對牙周血管的影響,維護牙周有氧代謝正常[7]。傳統金屬托槽矯治器需要在每顆牙上結扎鋼絲,鋼絲末端會對患者牙周組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此外在進食過程中,鋼絲可能在食物的作用下反復摩擦周圍牙齒,食物殘渣留存現象較為嚴重。不但不利于進行口腔清潔,而且容易損傷牙齒組織,加重局部炎癥反應,安全性較差。自鎖托槽矯治器則無需在每顆牙上單獨進行鋼絲結扎,避免了傳統金屬托槽對牙周組織的不良影響,對周圍牙齒有較強的保護作用,可以減輕牙周局部炎癥反應。自鎖托槽矯治器可以降低儀器對患者牙齒周圍組織的刺激,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細菌入侵,促進牙齒周圍組織的微生態環境穩定,繼而一定程度上減少炎癥反應[8]。除此之外,自鎖托槽矯治器還可以提高矯正效率,縮短牙齒矯正時間,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矯正治療對患者局部造成的不良影響,減少發生炎癥反應。
比較兩組牙齒美觀度,發現觀察組美觀率高于對照組,提示對于牙頜畸形患兒實施自鎖托槽矯治器配合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牙齒美觀度。自鎖托槽的特點之一是有一個小夾子和一個小蓋子,無需進行額外固定,可以減少輔助裝置,減輕患者口腔異物感,提高治療舒適度,同時有助于患者進行口腔清潔,保持治療期間口腔衛生[9]。而且自鎖托槽矯治器可以快速而有效地進行矯正治療,在較小的摩擦力作用下,提高矯治效果,牙齒可以快速調整排齊牙列狀態,改善相鄰牙齒之間的結構關系,促進牙齒美觀度提高。
綜上所述,采用自鎖托槽矯治器聯合口腔正畸治療牙頜畸形,可減輕患者局部炎癥反應,療效明確,提高患者牙齒美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