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明遠
(廈門理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福建 廈門 361024)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指出要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各個高校十分重視,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支持實驗室信息化建設。一時間,與實驗室相關的諸多業務系統相繼上線運行。這一方面減少管理人員工作量,使得實驗室管理更加科學、智能、高效率,另一方面實現了閑置資源的共享,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為師生使用實驗室和儀器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實驗室信息化仍存在不少短板:信息系統不完善、硬件設備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制度不完善等。為推進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本研究以廈門理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的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為例,討論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
目前我院師生使用的實驗室業務相關系統分為校級系統和院級系統兩部分。校級系統有:實踐教學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大儀管理系統。院級系統有:設備預約管理系統、實驗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統。
(1)信息不全面、冗余數據多、更新不及時。由于實驗室建設之初并未考慮到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各業務系統建設相對滯后,造成了系統信息統計不全、信息出錯、信息變動后更新不及時、垃圾數據未清理等問題,導致使用和管理的不便。以我院為例,在資產和設備管理系統常出現的問題有:一些設備在系統中查詢不到、一些設備查詢到的信息錯誤等等。
(2)業務系統功能不完善。由于業務系統建設時考慮的需求和功能不全面,設計的模塊往往偏少且可拓展的空間有限。以我院為例,師生要使用實驗室、儀器、領用藥品這些日常操作需要登錄不同的系統申請,而且申請完后還需要聯系審核人員審批,無法實現用短信方式提醒審核人員,缺乏智能提醒功能。另外,不同系統對登錄設備和網絡,甚至對瀏覽器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有些系統僅能用電腦登錄;有些系統不對外網開放,需要登錄校內VPN才能登錄使用。
(1)各業務系統獨立運行、各自為政、數據無法共享。由于各個系統數據導入和導出的方法不同,系統間的數據無法共享,常出現數據“打架”的情況。
(2)各業務系統之間關聯性差,無法聯動。由于各系統設計不同,嵌入的平臺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業務系統間一般是無法聯動的。這就造成了使用者要進入不同平臺提交多重申請的情況,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實踐教學管理系統和設備預約管理系統使用中。例如某學生在預約管理系統中提交了設備使用申請后,還得進入實踐教學管理系統提交進入實驗室的申請,否則無法使用該設備。這樣既不便于申請者使用,也增加了審核人員工作量,降低了使用效率。
投入不足,配套的實驗室設施落后,無法滿足信息化要求。隨著信息化程度加深,信息化建設對硬件設備要求越來越高,配套設施不足和老化的問題突出,已無法滿足信息化需求。
(1)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無法適應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需求。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過于粗放、效率低下且存在多種安全隱患,亟需改革。
(2)實驗員對管理與服務的認識不清,不利于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實驗員負責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其工作性質兼具管理和服務兩種屬性。但是由于職責定位不清,管理與服務“兩張皮”現象嚴重,對于管理工作不夠盡責,對服務工作欠缺熱情,其后果是管理不到位、服務也跟不上,這勢必會對實驗室信息化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部分實驗員對信息化建設有抵觸情緒,認為這增加了管理工作量,不愿意主動學習信息技術,也不愿意靠前服務推進實驗室信息化。
(3)實驗員不足且日常工作量大,限制了實驗室信息化發展。目前我院的情況是實驗室多、設備多、科研項目多、學生多、流動性大、開放性增強,但是實驗員配備不足,且引進新人難度大、周期長。
(4)實驗員管理專業水平不高。我院實驗員都是環境和化學類專業的碩士生,缺乏管理專業的知識結構和背景,且未受過管理方面的專業培訓,在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水平還有欠缺。
(5)實驗員信息化素養不高。一方面實驗員缺乏相應的學科知識背景,另一方面也缺少信息技術知識的培訓,從而導致實驗員信息化素養低。以我院為例,業務系統設計需求是實驗員負責調研和收集的,但由于信息專業水平低,導致業務系統會出現調研不充分、用戶需求無法滿足、部分功能缺失、后臺可調出數據不全等問題。
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和管理需要資金、人力和制度的保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度保障。目前我院實驗室信息化相關的制度不全,未形成體系。主要存在的問題有:缺乏中長期規劃、缺乏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缺少約束和獎勵機制。
(1)拓展功能。信息系統的核心在于軟件,鑒于目前我院資金和人力有限的情況,重新開發軟件的難度大、浪費資源,我們可以在原有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適當擴展一些功能模塊。在調研用戶需求后發現比較急需的功能有以下幾個:①在預約管理系統增加發送短信提醒審核的功能。②在實驗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增加提交采購申請的功能,在審核界面增加顯示申請采購數量,方便審核。③增加后臺管理員賬號可導出數據內容,減少手動收集數據的麻煩。
(2)重新梳理數據,完善信息。由于設備的來源、用途各不相同,許多小型儀器納入統一管理難度大,所以應當分類進行管理。對于需納入大儀管理和預約管理平臺的設備,組織對現有設備清查,剔除冗余數據,更新和完善設備狀態信息,核對無誤后導入到系統中。
首先,構建“1+N”實驗室信息系統平臺,可以以學院門戶網站為核心,把其他儀器和藥品管理系統嵌入到門戶網站,改進登錄方式,實現一鍵登錄,為用戶提供方便。其次,加強系統間聯動。
采購新設備、為信息化提供支持。我院目前對于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投入不足,目前支持信息化的設備較少,需重新采購。對于納入預約管理的儀器,可以增設刷卡開啟儀器、監控儀器運行等設備。對于納入日常統一管理的小型設備,可以采用智能存儲柜進行專門管理。對于管制類藥品,可以采用“智能藥品柜+云鎖”進行管理。
(1)革新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我院目前處于“傳統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過渡時期,革新管理模式的任務重、矛盾多。所以,必須統一認識、群策群力、加快填補信息化建設的空白和漏洞。
(2)統一管理人員隊伍思想認識,樹立新管理理念。管理需高效率、高標準、嚴要求,服務需快速、靠前、高品質,這兩者并非對立關系,要辯證地看待兩者之間的關系,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3)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實驗員管理和信息化素質。首先,設定每年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指標,讓實驗員參與相關培訓,提高參訓人員的次數和培訓覆蓋率。其次,拓寬參訓的渠道,把網絡培訓和在線學習納入到認定范圍。
加強實驗室信息化制度建設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需要加強頂層設計,理順實驗室各項制度等之間的關系,完善制度建設。其次要及時“查缺補漏”,填補好制度可能存在的漏洞。最后,設立計劃定期更新以適應新情況。
實驗室信息化是高校實現教育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的必然要求。對推動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意義重大。對我院而言,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制度和信息系統還有待完善。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統一思想、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信息系統、提高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