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售價10 元以上的雪糕種類頗多。比如,恒順醋業的雪糕售價18 元一支,茅臺冰淇淋的最低定價是59 元,一些冰品生產企業的“后起之秀”更是將雪糕賣到了100 多元的天價。
一般來說,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費升級、成本上漲、原料品質提升、營銷投入和渠道分級等。不可否認,在消費升級的基礎上,消費者對于雪糕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體驗更優質的商品。就原料而言,早些年的冰棍大多只含有水和糖精,如今的雪糕則含有牛奶、奶油、巧克力等價格較高的原料。
有業內人士透露,雪糕行業的毛利率普遍在60%左右,高端雪糕的毛利率在70%左右。較高的溢價,令眾多企業紛紛加入火熱的冰品賽道。雪糕品牌網紅化所需的創新和營銷,則都會轉換為成本體現在價格層面。
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品牌創新引發購買熱潮,本無可厚非。但一家企業從網紅到長紅,需要秉承長期主義,持續投入資金和精力提升產品競爭力,不斷完善供應鏈,建立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和營銷體系,注意培育品牌形象,讓商品物有所值,形成消費黏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和品牌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