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措施,是當前嚴峻復雜臺海局勢下的必要舉措。誰搞“臺獨”,誰支持“臺獨”,誰縱容“臺獨”,誰就是歷史的罪人、民族的敗類,一定要把每一個“臺獨”分子送上歷史的審判臺。
近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臺灣民主基金會”和“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打著“民主”及“合作發展”的幌子,企圖破壞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大陸方面決定,對上述基金會采取懲戒措施,禁止其與大陸組織、企業、個人合作,依法懲治為上述基金會提供資助或服務的組織、企業、個人,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此外,也禁止大陸組織、企業、個人與為上述基金會捐款的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天眼衛星科技等企業進行任何交易、合作,禁止有關企業負責人入境。此舉釋放了何種信號?
早在去年11 月,國臺辦便已經表態,絕不允許“臺獨”頑固分子關聯企業和“金主”在大陸謀利。
此次國臺辦發布公告后,有4 家企業紛紛與“臺獨”機構切割。據悉,此次被點名的兩家機構中,“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董事長為吳釗燮。“臺灣民主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為游錫堃,副董事長為吳釗燮,該機構最早可追溯至1959 年臺當局派遣的“駐外農技團”,曾陸續派農技人員赴非洲、拉美“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大陸公布的第一批“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中,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名列其中。當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蘇貞昌、游錫堃、吳釗燮等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挑動兩岸對立、破壞兩岸關系、圖謀分裂國家、危害臺海和平,我們依法對其實施懲戒。可以明確的是,“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上絕不止這3 人。
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尹寶虎表示,憲法明確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對于違反法定義務的,刑法明確規定了分裂國家罪、煽動分裂國家罪的構成要件和處罰結果。刑法第6 條規定,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犯罪。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顯然,無論“臺獨”頑固分子在大陸、臺灣地區還是境外任何地方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我國司法機關均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普通公眾使用版本的ArcGIS產品中功能比較繁雜;進行符號化時需要對每一個海圖要素人工選擇符號及配置注記等,制作過程不便捷。因此應該對ArcGIS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實現海圖數據轉換、自動符號化、自動圖廓整飾等功能并將其模塊化封裝,使用COM技術以插件的方式整合至ArcGIS Desktop中。
蕭飛羽收回目光咽了一口唾沫,他緩緩推動鋼環沉吟了好一會才道:“我如同懸崖走馬,稍微的變故都會草木皆兵,所以昨夜見你在門前徘徊我并沒有感知殺機也猝然出手。”他輕描淡寫地告訴柳含煙安和莊與黑旗會漢口分壇起爭端,因為他不想讓外人知曉,又不僅僅有人知道她被囚禁在黑旗會漢口分壇,所以她指認這里是安和莊就只有留下她。他歉疚地道:“昨天你要見我,我想不出是什么原因,可我實在不想見你,因為除了答應你在后院可以像在家里一樣自由我不能答應你任何要求。稍安勿躁,如果沒有意外,短則數月,長則一載就會還你自由。”
與此同時,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長期從事“臺獨”分裂活動、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嫌疑人楊智淵實施刑事拘傳審查。調查顯示,楊智淵就讀中學期間即開始從事“臺獨”分裂活動。2008 年,他被臺灣民進黨任命為民進黨臺中市黨部青年會會長,成為“臺獨”勢力重要成員。2011 年,他參與組建“臺灣民族黨”,積極策劃實施一系列“臺獨”分裂活動,妄圖推動所謂“公投建國”。2019 年,他出任“臺灣民族黨”副主席代理主席黨務后,變本加厲,高調推行“急獨”路線,大肆鼓噪“臺獨”立場。同年,他應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邀請,參選新北市永和區“立法委員”,并在選舉中大肆宣揚“謀獨拒統”,極力煽動兩岸對立。香港“修例風波”期間,他高調串聯分裂勢力為“港獨”站臺,鼓動“多獨合流”,公然挑釁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目前,該案在進一步辦理中。這是國家有關部門以涉嫌分裂國家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依法追究島內“臺獨”分子刑事責任的首例案件。
3)漢語和英語的語言節奏和重音不同。漢語是音節節拍語言,節拍時間受控于音節數[9];英語是重音節拍語言,輕重音交替,節拍的時間主要由重音節數決定。在句子中,音步是前后重讀音節中間的非重讀音節部分。英語的節奏特點是音步時間一致。例如:中國播音員報道出的每個音節時間幾乎相等;而英語播音員很有韻律地說出:“This is voice”“of America”。讀前三個詞與后兩個詞所用的時間幾乎相等。
對于“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等犯罪行為,刑法第103 條規定,組織、策劃、實施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對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10 年以上有期徒刑;對積極參加的,處3 年以上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參加的,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此外,刑法第106 條規定,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本章第103 條……規定之罪的,依照各該條的規定從重處罰。
對逃往境外、符合法定條件的,可以缺席審判,且不受刑法追訴時效的限制。刑事訴訟法第291 條規定,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刑法第88 條規定,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由此可見,一旦啟動刑事司法程序,“臺獨”頑固分子將遭到終身刑事追責。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指出,有關懲戒措施是當前嚴峻復雜臺海局勢下的必要舉措,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具有很強針對性與可行性,能精準有效切斷“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的“金脈”和“人脈”,有利于進一步打擊“臺獨”分裂活動,遏制臺美勾連和“臺灣問題國際化”圖謀。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臺美關系研究室主任汪曙申表示,有關措施實施后,“臺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的惡名將為全世界知曉,將有越來越多組織、企業、個人看清這些機構的“臺獨”政治背景和本性,自覺與其劃清界限。正如鈞正平(一般指鈞正平工作室,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的主要傳播平臺之一)刊文所說,“臺獨”分子的所作所為危害了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敵人。誰搞“臺獨”,誰支持“臺獨”,誰縱容“臺獨”,誰就是歷史的罪人、民族的敗類,一定要把每一個“臺獨”分子送上歷史的審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