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輝回憶了毛澤東宣布向贛南撤軍時的情景:“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毛委員。他講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能攻打大城市,還強調革命必定是艱苦的,必定會碰到挫折,但革命一定會勝利。毛委員講話很風趣,我們很愿意聽。”
劉榮輝(1908-1999),湖南省湘潭縣人,原總后勤部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務部副部長。1926 年參加湘潭赤衛隊,192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 年被授予大校軍銜。作為一名歷經戰火硝煙、槍林彈雨的紅軍老戰士,他親歷并見證了秋收起義、三灣改編、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等人民軍隊初創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并在生前以口述形式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材料。
1927 年5 月,馬日事變后,湖南各地的農民運動遭到鎮壓,劉榮輝也從家鄉逃到了武漢,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組建的武昌警衛團。同年7 月31 日深夜,武昌警衛團收到兩封電報:一封是周逸群發來的,號召他們速往南昌參加起義;另一封是張發奎發來的,命令他們立即趕至九江,隨第二方面軍總部行動。
團長盧德銘當即和團參謀長韓浚、團指導員辛煥文研究如何響應南昌起義。這樣一支大隊伍要如何脫離張發奎走上革命道路?最后他們商定,以執行張發奎的命令為掩護,先乘船到九江,然后再轉向南昌。
8 月1 日深夜,武昌警衛團2000 余官兵從武昌集合出發,8月2 日凌晨開船離港。到了半路,他們才得知起義部隊已經撤離南昌南下。與起義部隊會合已不可能,再加上張發奎的部隊正在九江堵截,他們便改變計劃,在湖北陽新縣黃顙口登陸。
劉榮輝說:“當時,我們部隊舉著青天白日旗,陽新縣衙門還列隊歡迎我們。在陽新沒呆多久,我們就出發趕到江西修水,與平江、瀏陽、銅鼓等地的農民軍會合。”
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武昌警衛團留在修水,準備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起義部隊被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下轄3 個團:以劉榮輝所在的原武昌警衛團為主力編為第一團;安源的工人和萍鄉等地的農民自衛軍編為第二團;原武昌警衛團的一個營和瀏陽的工農武裝編為第三團。在起義前,部隊還收編了當地土匪武裝的一個團。
9 月,秋收起義爆發。由于敵強我弱,3 個團的行動全部受挫。收編的土匪武裝乘機叛變,5000 余人的起義部隊只剩下1600 余人。毛澤東當機立斷,下達了停止進攻長沙、到瀏陽市文家市鎮會合的命令。
9 月19 日,各路起義部隊到達文家市。當天晚上,在文家市里仁學校的一間教室里,毛澤東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根據敵強我弱的形勢,會議改變了攻打長沙的計劃,決定保存實力,轉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去開展武裝斗爭,發展革命力量。這是中國革命史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新起點。
第二天清晨,毛澤東在里仁學校操場上向全師指戰員宣布向贛南撤軍的決定。劉榮輝回憶當時的情景:“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毛委員。他穿著一件長袍和一雙草鞋,拿著一把雨傘,頭發留得很長。毛委員講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能攻打大城市,還強調革命必定是艱苦的,必定會碰到挫折,但革命一定會勝利。毛委員講話很風趣,我們很愿意聽。”
9 月20 日上午,起義部隊離開文家市向南進發。9 月23日,起義部隊在蘆溪鎮遭反動軍隊伏擊,損失數百人,盧德銘在這次戰斗中犧牲了。
9 月29 日,起義部隊到達永新縣三灣村時僅剩不足1000人。
在到達三灣村的當天晚上,毛澤東就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決定對起義部隊進行整頓和改編。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縮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全團縮編為7 個連。確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政治原則。
劉榮輝回憶:“從蘆溪到三灣后,毛委員又講了話,講了土地革命,告訴我們不要怕軍閥、土豪劣紳,我們的部隊要革命,要打倒土豪劣紳。當時,毛委員還沒有明確提出分田地。到了1928 年,才開始在井岡山地區分田地。警衛團到三灣損失了不少人,連排干部大多是黃埔學生,有些人對革命形勢不了解,革命意志薄弱,陸續跑了。毛委員將我們這支部隊和農民自衛隊及安源工人改編為中國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部隊的旗幟也由青天白日旗換為紅旗。補進來的安源礦工比較堅定,農民自衛隊的同志革命意志也很堅決。”
10 月27 日,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終于到了茨坪,并在井岡山正式安下了家。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就這樣誕生了。
在井岡山時期,幾乎是走到哪兒打到哪兒。劉榮輝在戰爭年代先后5 次負傷,其中3次是在井岡山。
1928 年5 月,毛澤東與朱德所率部隊在井岡山會師。井岡山會師后,兩部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朱德任軍長。中國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則改編為紅四軍31 團。此后,湘贛邊界的武裝力量發生了很大變化,令國民黨當局坐立不安。于是,1928 年6 月中旬,國民黨的兩個師(師長都姓楊)進到永新縣南部的龍源口一帶和寧岡縣。
劉榮輝回憶:“我們31 團阻擊七溪嶺。七溪嶺是寧岡通往永新的要道,只有一條小路能上下,是一個有利于阻擊的地形。然而,敵人沖不上來,我們也下不去,戰局便僵住了。后來,朱軍長帶來一個短槍排督戰。他背著駁殼槍和皮包,仔細察看了陣地后,把短槍排組織了一下,就發起了猛攻。4 支軍號同時吹響了沖鋒號,我們從山上往下攻,敵人很快被我們打下去了。此時,毛委員指揮28團、29 團從側面插到龍源口發起猛攻,敵人就垮下去了。‘不費紅軍三分力,打垮江西兩只羊(楊)’就是指這次戰斗,這是朱軍長提的。”
七溪嶺戰斗中,紅軍以不足3 個團的兵力殲敵一個團,擊潰敵兩個團,繳槍千余支,取得了朱毛紅軍會師以來一場重大的軍事勝利。
之后,劉榮輝繼續跟隨人民軍隊南征北戰,見證人民軍隊由弱到強,鍛造成為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