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10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的GDP增速正在放緩,增長可能將來自何處?1980年,中國不到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20年,該比例飆升至60%以上——美國用了80多年才實現同樣的增長。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吸引人們紛紛進入城市,而城市的蓬勃發展,讓更多增長隨之而至。
但如今這種良性循環正處于危隘之中。新冠肺炎疫情阻礙經濟增長。10月24日,中國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9%,與上一季度報告的0.4%相比得到改善,但仍明顯低于官方增長目標8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的危機正在損害地方政府財政。面對這些挑戰,中國各地的城市將會有什么樣的表現?
經濟學人智庫最近編制的一組排名為此提供了一些線索。該智庫去年推出“中國新興城市排行榜”,根據各城市的增長潛力對它們進行評估。有關得分是通過對歷史數據和預測值綜合計算而來。它們涵蓋當地經濟、人口、環境、基礎設施和地方政府財政等各種變量。基于這些數據,該智庫對108個已經或預計到2025年人口超過100萬的中國城市進行排名。
不出所料,大部分增長潛力大的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區,該地區正是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發展引擎。例如,中國最大城市以及內地金融中心上海位居第三。'毗鄰香港的科技中心城市深圳排名第二。但與去年二樣,獨占鰲頭的還是擁有1190萬人口、距離上海約170公里的杭州市。
杭樸I也是一個大型科技中心。從理論上看,該市容易受到政府持續整頓科技企業的影響。但經濟學人智庫認為,當地經濟的多樣化程度足以應對相關狀況。例如,該市在新興產業指標上排名第五,該指標反映了一個城市在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綠色能源等新領域的實力。
該市在其他領域同樣表現突出。當地健康的經濟也有望吸引更多人,這將.穩定該市房地產市場并推高房價。而這反過來又將提振當地政府的財政狀況,因此經濟學人智庫將該市財政狀況評為所有城市中的第二名。杭州在大都市發展方面排名第六,這是一項綜合指標,反映了有關城市與長三角等大型城市群的互聯互通性。
杭州市表現優異,還與當地擁有龐大的中產群體有關,這應該會讓中國領導人感到滿意。作為實現“共同富裕”行動的一部分,中國領導人希望看到一,種“橄欖型”的收入分配結構,即中間粗兩頭細。杭州在這方面也排名第六;另外兩個沿海城市東莞和嘉興并列第一。▲(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