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李軍平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凝聚態物質理論家弗拉基米爾?法爾科教授(Vladimir Fal'ko)風趣地說道,英國科研界人士能否參加歐盟研究及創新資助計劃“取決于法國能從英吉利海峽捕撈多少魚”。他認為“歐洲事務變得十分政治化”。“地平線歐洲”計劃是歐盟正在進行的為期7年(2021—2027)的研究創新資助計劃,總預算為955億歐元(1歐元約7元人民幣),而政治僵局使得英國及瑞士愈發處于邊緣位置,難以加入該計劃。
歐盟委員會與英國的協商在《北愛爾蘭議定書》一事上陷入僵持狀態。該議定書旨在滿足愛爾蘭開放邊界需求,同時將這一邊界作為愛爾蘭共和國所屬的歐盟與北愛爾蘭所屬的英國之間的分隔線。
2021年6月,在瑞士退出雙邊協議捆綁成總體協議的談判之后,歐盟委員會拒絕與瑞士(此前從未加入歐盟)就“地平線歐洲”的準成員資格進行協商。雙邊協議內容涵蓋貿易、農業、獲得社會福利和居留權等問題。
英國及瑞士科學家對于無法全面參與“地平線歐洲”計劃感到十分沮喪。盡管兩國的政治背景有所不同,科研命運卻交織在一起。許多人認為歐盟對瑞士采取的強硬舉措傳遞了其對“脫歐”的態度:離開歐盟的國家不能隨意選擇開展何種協議磋商。

歐洲研究與創新框架計劃增強了參與國之間的聯系。圖為“地平線2020”(2014-2020)參與國關聯的概覽,數據基于2014-2017年間的7 500個合作項目,由歐盟委員會研究與創新總司提供。在英國退出之前有28個歐盟國家。節點的大小代表了一國在框架計劃的參與程度,鏈接的粗細代表了合作數量多少
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校長羅伯特-簡?斯密特(Robert-Jan Smits)表示將英國及瑞士排除在“地平線歐洲”計劃之外對成員國而言并無任何益處。斯密特之前曾負責過歐盟早期框架計劃“地平線2020”,他認為:“如果兩國無法獲得準成員資格,開展靈活便捷的合作將十分困難。這是對多年來建立的合作基礎的重大打擊。”
成員國及關聯國需根據自身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為歐盟研究與創新框架提供資金支持,不同項目需通過競爭以獲得歐盟委員會的資助。資助項目包括博士后研究金、博士流動機會、個人職業補助金、工業界和學術界之間跨國合作等。
“地平線歐洲”提出到2030年涉及的5大研究領域:氣候變化適應(包括社會變革);癌癥研究、預防和治療;海洋以及沿海和內陸水域的健康;氣候中和及智慧城市;土壤及食物健康。這些領域的目標包含提供清潔海洋和淡水,支持100個城市向氣候中和轉變以及在歐盟至少3/4的地區實現健康土壤。目前框架將延續“地平線2020”中為期10年、價值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旗艦項目,不會發起新的類似計劃。
歐盟27個成員國及部分準成員國加入了該框架。準成員國包括以色列、挪威、土耳其及瑞士(瑞士截止到去年仍在參與此計劃)。以色列、瑞士及英國項目提案的價值經常超過其為“地平線歐洲”提供的資金金額。
“地平線歐洲”計劃新規定提出,一國獲得的資助金額不得超過該國為計劃提供的資金總額。科學家認為項目資助并非參與該計劃能夠獲得的唯一益處。參加該計劃還能促進國際合作,提高競爭水平,應對全球挑戰以及加強歐洲科研水平。斯密特指出,歐盟委員會為接納歐洲之外的國家加入框架計劃而談判,而表現最好的歐洲國家卻被拋棄,這是一種諷刺。他表示,歐盟與加拿大和新西蘭的討論最為深入。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也有興趣加入該計劃。
非關聯國家的科學家可以參加一半以上的“地平線歐洲”項目。但個人資助是不允許的,所以想去瑞士或英國的研究人員已經失去了參加交流項目的機會。覆蓋所有職業、所有水平的研究資金,這些國家也無法獲得。大多數跨國項目均對外開放,但不包括歐委會認為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如量子信息和新型空間推進系統)。
非成員國申請人的數量往往受限,經常只有一個名額。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長喬爾?梅索特(Jo?l Mesot)表示:“如果已經有人提出申請,其他人就沒有任何機會了。”瑞士和英國的研究人員作為框架計劃的非成員參與者“沒有權利定義項目”。梅索特接著說:“我們不能成為領導者,合作伙伴也不需要邀請我們參加會議。這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2014年,瑞士就曾被排除在“地平線歐洲”計劃之外。兩年多后,瑞士才重新加入該計劃。梅索特認為“我們失去了30%合作項目的參與權”。目前瑞士能否再次加入“地平線歐洲”計劃仍有很大不確定性。他補充道:“歐盟認為瑞士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這對研究聯合體來說十分困難。對瑞士和我們的合作伙伴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量子氣體實驗室終身教授讓-菲利普?布蘭圖(Jean-Philippe Brantut)表示:“這對合作項目來說是災難性的打擊。我一直與國際合作網絡保持聯系,但最終無法開展合作。”量子技術研究發展迅速,他補充道:“由于該領域進展迅速,必須要及時參與。如果研究網絡已經成形,那時就無法加入了。”
曼徹斯特大學法爾科(Fal’ko)教授一直參與二維材料研究,是石墨烯旗艦項目的重要參與人員。他說道:“在一段時間過后,如果英國科研人員無法加入科研網絡,其他歐洲同事將認為與我們合作不再有任何意義。”如果英國無法加入“地平線歐洲”計劃,英國科研領域的頂尖團隊將“受到巨大損失”。他補充道:“想要在英國找到同樣領先世界的科研人才來彌補中斷的聯系幾乎無法實現,目前頂尖的科研團隊已經在可預見的未來有了具體計劃和承諾。”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無法獲得歐洲研究理事會(ERC)的個人資助將帶來巨大的損失。瑞士和英國原計劃在“地平線歐洲”首次提案征集期間獲得準成員資格。但在2022年早些時間公布獲得資助名單的時候,瑞士與歐盟的協商卻被叫停;英國與歐盟的談判也陷入停滯。這一現狀意味著兩國科研人員無法獲得占資助總數20%的資助資金。歐盟國家機構吸引了許多科研人員。瑞士及英國政府表示將為這些科研人員提供一定補償,其中包括為獲得ERC第一提案期資助資格的申請人提供資金支持。瑞士發布了首個量子倡議,與“地平線2020”量子技術旗艦項目相競爭。瑞士還提出如果有其他國家的ERC資助金獲得者因搬到瑞士而失去ERC資金,政府將為其提供補償。英國也在考慮采取類似措施。

在ERC 2021年的提案中,物理科學和工程領域近20%的資金資助來自英國和瑞士研究人員;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領域也是如此。不過,這些國家的申請者由于沒有“地平線歐洲”計劃成員資格,不會得到ERC的資助
布蘭圖教授2021年獲得了ERC資助,他認為:“解決資助問題比較容易。一些同事之前未能獲得資助,現在可以選擇在瑞士提交申請。”由于申請者數量較少,資助替代項目“將不會像ERC資助那樣對科研人員職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國內的替代項目“無法取代ERC帶來的科研聲望”。
瑞士伯恩國家教育、研究與創新秘書處歐盟框架項目科學顧問喬納森?蘭普瑞特(Jonathan Lamprecht)表示:“我們正在投入大量精力支持研究人員,并幫助他們應對繁瑣的流程。部分科研人員意識到他們不能參與 ‘地平線歐洲’ 計劃。”蘭普瑞特的同事布里塔?巴莫特(Brita Bamert)強調“瑞士希望能夠盡快加入‘地平線歐洲’計劃”。
英國和瑞士科研人員擔心如果無法加入該計劃,科研水平將不斷下降。瑞士日內瓦大學量子物質教授阿爾貝托?莫普爾戈(Alberto Mompulgo)一直從事石墨烯及二維物質研究,他認為隨著資助選擇愈發減少,系統將變得更加封閉,競爭力也隨之下降。法爾科對此表示贊同:“我對孤立狀態表示擔憂。資助選擇愈來愈少將會降低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流動人員可以而且將會搬到歐洲繼續他們的職業生涯。”
首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共同發現者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在劍橋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展研究。他認為“歐盟與有著優良科學及工業發展傳統的英國及瑞士切斷聯系,將沒有任何益處”。他提到歐洲計劃在人工智能及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卓越進展,“但是如果英國及瑞士的行業領先人員無法參與,項目推進將十分困難。歐洲切斷了兩國的聯系,就會像沒有馬的馬車”。
2022年2月8日,英國及瑞士科研界領袖發布了“堅持科學”倡議,號召政客將科學與政治邊界劃分清晰,推動兩國加入“地平線歐洲”計劃,而不受與歐盟存在的邊界爭議方面的影響。歐洲5 500位科研人員及270個機構均表示支持此項倡議。“堅持科學”官網提到:“簽署方認為在面臨世界上一些最大的挑戰時,歐洲在科學、研究和創新方面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有了強有力的研究合作,歐洲在世界的地位將更加牢固,有助于歐洲的研究和創新領域走向繁榮。”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安托萬?佩蒂特(Antoine Petit)是此倡議的初始簽署方,他提到政客應該傾聽“堅持科學”倡議傳達的信息。無論如何,英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與歐盟成員國的同事之間的合作應該繼續下去。如果無法加入“地平線歐洲”,英國和瑞士科研機構可能會將精力投入到歐盟以外的科學合作中去。
德國最大科研機構亥姆霍茲聯合會主席奧特馬爾?威斯特勒(Otmar Wiestler)表示:“不應改變這一雙贏的體系。烏克蘭軍事沖突可能成為將研發工作從歐盟與英國和瑞士的總體談判中分離出來的理由。這場戰爭將迫使歐洲重新考慮經濟問題、軍事準備、能源和國際關系。現在不是歐洲分裂的時候。我們需要團結起來。”
資料來源 Physic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