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正進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物流產業也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飛速發展。高職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和國家經濟總量、物流產業占市場份額、GDP 增長速度、畢業生自身的物流專業技術技能水平、高職畢業生非專業綜合素質、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度等各種因素都息息相關。
有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形成了突出的矛盾,這也是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全球產業鏈升級轉型的大背景下,物流產業向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且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物流人才需求急劇增加。企業除了基本的身體心理素質、高技術技能、團隊協作力等,另外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具備一定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有較強的新事物學習力、知識遷移力、創新力、探索力、市場開拓力等。反觀高職院校對此需求的痛點非常突出:首先,物流的實訓教學設備及軟件費用昂貴,所以審批流程繁瑣、采購周期長,導致教學資源遠落后于市場新技術變革。以湖南地區為例,多所高校的實訓項目均為入庫系統數據模擬、碼垛、電子貨架揀選、流通加工模擬、地牛及叉車操作,都是較為傳統的技能實操。僅極個別院校購置了立庫、AGV 導引車、機械手臂等,但實際教學中也僅限展示。其次,校企合作項目力度不大。如學院和京東共建的京東商學院,正在探索物流自動化平臺等更多合作機會。最后,因企業保密性等原因,校企合作教材及案例,多是概述性強,鮮有完整的背景描述、統計數據和原始單證等。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發展聯系最緊密的一種教育類型,培養生產和服務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據教育部統計,2022 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首破千萬,1 076 萬人的規模和數量雙創歷史新高。受到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重創,物流產業也受到重大沖擊,崗位數量急劇減少,大批已在一線城市積攢了多年工作經驗、高學歷人才,轉向其他城市。海外歸國就業、創業人數近幾年劇增。這些高學歷、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將就業壓力下壓后,比高職畢業生更具競爭力。另外,從總體的就業創業狀況看,研究樣本中,以自主創業為畢業去向的畢業生人數占接受調查應屆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2018~2020 年分別為1.2%、0.9%和0.6%,在總體應屆畢業生中的比重并不高,說明當前自主創業仍然是一種較為小眾的畢業去向。所以高職畢業生選擇創業去緩解就業壓力的途徑非常有限。
從就業區域來看,大多畢業生趨于北上廣深、江浙等有更好政策、薪資和機遇支持的地區。如上海、香港已成為了全球現代物流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城市,天津、大連等重要港口城市,政府每年斥資百億加速港口、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出臺多項物流發展規劃的優惠和促進政策優先在這些地區試點。物流網點布局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大,各類信息交互平臺、物流園、企業比較集中,各學歷層次畢業生匯集于此,導致人才飽和、加劇就業競爭,一線崗位對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優勢相對被削弱。
物流產業在我國是一個蓬勃發展朝陽產業,對一線物流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仍然很大,高職物流畢業生對口這個需求,能依托物流行業一起成長,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穩定長期的規劃。現如今物流業的發展成了社會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而智能化是物流業重要的發展趨勢。因此,企業對一線技能崗位的要求在傳統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基礎上,希望其具有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有一定的知識遷移及創新能力。適應物流業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方向需求。

第三產業占GDP 的比重、競爭產業占整個市場的份額、就業對口產業占整個市場的份額、高職畢業生的非專業綜合素質,是高職某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的關鍵影響變量。高職畢業生普遍服務于地方產業經濟,所以,以湖南省高職物流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為例,上述影響高職物流畢業生就業率的四個關鍵變量具體描述如下:λ=1 湖南省第三產業占GDP 的比重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λ=2 湖南省外的物流產業、物流行業巨頭等企業偏愛和青睞湖南省高職物流畢業生;λ=3 湖南省支持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資金投入持續增強、且省內物流產業保持迅猛發展勢頭、對本土高職物流畢業生需求量急劇增長;λ=4 湖南省高職物流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非常契合現代物流產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新要求。
當邀請6 位專家對這4 個關鍵變量是否會在本年度發生影響,分別進行判斷,n=6,α=4,W= (0.1,0.1,0.15,0.15,0.25,0.25 )。專家組認為四個關鍵變量會發生影響的區間概率如表1 所示:

表1 六位專家判斷λ 會發生影響的區間概率


當α=4 時,有16 個就業情景可能會發生,選取有代表性的四個情景如表2 所示:

表2 高職物流畢業生就業情景分析
情景一是最優情景,決策變量VVVV取值都為1,表明四個關鍵變量都發生了影響。即本年度的高職物流畢業生就業環境將會非常友好,省內的物流產業發展形勢良好,政府各方面的宏觀調控和支持力度很大,省外物流企業人才需求量大,且湖南省高職物流人才的培養非常適合大環境的發展。此情景發生的區間概率是[0.00016,0.00070 ]。
情景二、情景三都屬于中等情景,只有部分關鍵因素發生了影響。情景二的省內的物流產業對口就業情景明顯好于省外,畢業生服務地方產業經濟和地方政府支持起到了明顯保障作用,發生區間概率為[0.00664,0.01696 ]。情景三描述的是省內的物流產業發展處于常規狀態,省外的物流產業發展迅速,急需物流人才,跨省招聘需求量大,本省高職物流畢業生往省外流動量大,就業機會多,發生概率為[0.06212,0.10842 ]。
情景四是最劣情景,決策變量VVVV取值都為0,區間概率為[0.48686,0.61437 ]。即近期內,高職物流畢業生就業整體大環境比較惡劣。湖南省內、外的物流產業處于常規發展狀態,政府對高職物流畢業生就業的宏觀調控政策沒有明顯推進作用。現在整體的大環境經濟不好,很多中小企業處于瓶頸期,全球運輸量急劇下降,物流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掣肘,這就加劇了高職物流畢業生對口就業的不友好情景。
高職院校的物流人才輸送,主要是為地方經濟服務。首先,高職院校要緊緊把握地方物流產業發展趨勢、新技術技能需求,跟蹤對接區域內的經濟新動態,增強物流學科核心競爭力,建立合適的專業群為地方產業經濟培養對口人才。其次,要積極聯合企業共建課程,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引導學生利用優秀的網絡資源和平臺自主學習,例如智慧職教、慕課等。再次,要在保持自己院校物流專業的特色上,與時俱進,及時調整專業課程、實訓核心內容和環節,且要加大實訓力度。實訓內容不要拘泥于碼垛等基礎訓練,一定要大力設置智能化實操環節,如自動化無人倉,自動分揀、電子臂、ERP 系統等現代化技術的觀摩和實操,實現與企業工作崗位的無縫銜接。最后,高職院校要積極獲取企業、政府支持,精簡手續報批流程,加快實訓室建設和軟件更新速度,以順應現在產業升級的需求,加強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升。
高職院校要將課證融合落到實處,積極幫助學生順利考取物流1+X 證書、叉車操作證等各類職業證書,引導學生考取專業輔助證書,如會計證、計算機等級證、英語等級證等。為學生提供暢通的學歷提升通道,鼓勵學生參與專升本、自考本科,提供培訓或專業選擇、志愿填報等指導工作。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現代物流企業對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技能化的要求越來越嚴,畢業不是終點,只是學校到社會的一個銜接點,就業能力的提升是終身制的,對物流產業升級的認知要保持迫切感,在自我教育、自我技能、自我素質提升中,時刻保持學習與提升的狀態。
高職物流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要從入學抓起,全程的課堂教學和實訓中,都要讓學生深入了解物流產業的歷史及未來發展方向,了解各大物流企業,了解物流產業需求、引導學生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最新技術設備應用等。增強學生對物流行業的認可度和發展信心,樹立學生正確的職業目標和完善的、遠期的職業發展規劃。高職畢業生自己也要從單一關注企業薪資高低轉為關注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培訓提升機會;從扎堆到一線城市就業,轉為腳踏實地選擇合適的就業地區和崗位,從基層做起,和企業共同成長,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