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萌 黃家愷 馮飛 翁悅 蔣成燕 徐臺株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遵義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貴州 遵義 563000)
2型糖尿病好發于老年人群,且隨著病情進展會誘發多種并發癥,累及多個器官,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是一種常見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發癥,誘發因素主要為甲狀腺素生物效應或合成、分泌不足,可導致老年2型糖尿病前期血脂特征及血糖改變,影響血糖控制效果,加重病情發展,增加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2,3〕。因此,明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的影響因素,采取針對性干預方案,對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甲減的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齡60~87歲,平均(72.32±6.07)歲;病程4~12年,平均(7.59±1.81)年。納入標準:2型糖尿病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中相關內容;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近期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的藥物;其他甲狀腺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感染;胃腸疾病史。
1.2甲減判定方法 參照《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功能減退癥》〔5〕中甲減的診斷標準,結合醫院實驗室檢測標準,評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情況,①臨床甲減:促甲狀腺激素(TSH)增高,游離甲狀腺素(FT4)和總甲狀腺素(TT4)降低;②亞臨床甲減:僅TSH增高,FT4、TT4正常。本研究中甲減包括臨床甲減和亞臨床甲減,將發生甲減納入發生組,未發生甲減納入未發生組。
1.3基線資料及實驗室指標 ①設計基線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胰島素治療。②實驗室指標:采集所有患者空腹肘靜脈血10 ml及餐后2 h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采用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檢測儀,經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采用美國RARIANTⅡ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25-羥維生素D〔25-(OH)D〕水平,試劑盒由武漢興化生物科技提供;血清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水平測定方法為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采用羅氏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德國,羅氏)及其配套試劑;采用德國進口電子發光儀測定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水平,TPO-Ab水平高于正常值(0~30 IU)判定為陽性。以上操作均由具備資質的固定人員操作,并定期對儀器進行質檢。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兩組基線資料及實驗室指標對比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甲減18例(18.00%)。發生組血清25-(OH)D、IGF-1水平低于未發生組,TPO-Ab陽性高于未發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基線資料及實驗室指標對比
2.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情況作為因變量(發生=1,未發生=0),有差異的實驗室指標及基線資料作為自變量,經二元回歸分析后,將P值放寬至<0.1,納入符合條件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其中TPO-Ab陽性:是=1,否=0;經多元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TPO-Ab、25-(OH)D、IGF-1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均存在統計學關聯,其中25-(OH)D、IGF-1水平高為保護因素(OR<1,P<0.05),TPO-Ab陽性為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2。

表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甲狀腺代謝功能異常與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能量供應障礙有關,可引起碘泵功能紊亂,增加甲狀腺疾病的發生風險,導致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影響其預后〔6〕。有研究指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狀腺功能異常比例為38.4%,其中甲減占比為15.8%〔7〕。本研究結果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甲減發生風險。因此,明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甲減的影響因素,及時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對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關鍵。
本研究結果顯示TPO-Ab陽性、25-(OH)D、IGF-1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減發生的影響因素。逐個分析上述因素,TPO-Ab陽性:TPO-Ab是甲狀腺微粒體抗原大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可對甲狀腺球蛋白中酪氨酰基團的碘化反應產生催化作用,促進甲狀腺激素T3、T4合成〔8〕。有研究指出,在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甲狀腺自身抗體有重要作用,而TPO-Ab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重要指標,且可作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的標志性抗體,且具有較高的敏感性〔9,10〕。因此,TPO-Ab陽性表達可增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發生風險,特別是甲減的發生風險。對此,建議臨床應定期檢查TPO-Ab陽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功能,有助于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以減少甲減發生。
25-(OH)D水平:維生素D是活性脂溶性維生素,廣泛分布于B淋巴細胞、肌肉系統、T淋巴細胞、腸道中,不僅可調節機體鈣、磷代謝,還在T淋巴細胞的介導中發揮作用,調節Th1/Th2型細胞免疫,導致免疫功能紊亂,進而參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發生〔11,12〕。有關研究指出,TSH和維生素D間的關系,可能與維生素D的生物惰性有關,通過其功能活性代謝物25-(OH)D與維生素D受體結合,影響多種生理功能〔13〕。G蛋白-腺苷酸化酶-環磷酸腺苷系統是TSH作用于甲狀腺細胞的主要過程,細胞內鈣離子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25-(OH)D水平降低,可造成鈣離子通道關閉,降低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影響TSH信號,使垂體代償性分泌更多TSH,增加甲減的發生風險〔14,15〕。對此建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定期進行血清25-(OH)D檢查,適當補充維生素D,以減少甲減發生。
IGF-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低,胰島素抵抗加重,導致機體處于高血糖狀態,引起甲狀腺濾泡細胞能量利用障礙,導致碘泵功能障礙,進而直接影響甲狀腺功能〔16〕。同時,IGF-1還可促進下丘腦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釋放反饋調節,且還可刺激甲狀腺細胞DNA、蛋白質合成,促進甲狀腺細胞分化、增殖,其水平降低可增加甲減發生風險〔17,18〕。臨床可通過檢測血清IGF-1水平,給予患者早期干預及治療,以減少甲減發生。
綜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甲減發生風險,其影響因素可能為TPO-Ab陽性及血清25-(OH)D水平、IGF-1水平低,臨床可針對上述指標變化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以減少甲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