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維磊
軍事后勤是保障軍隊打贏打勝的關鍵,是保障我軍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軍隊后勤建設,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要著力推進后勤軍民融合,依托國家主渠道、借力地方政府、融合社會力量,打造一批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工程,把國家實力轉化為強大的保障力。在中央軍委后勤工作會議上強調,“聚焦保障打贏,加快轉型重塑,努力建設強大的現代化軍事后勤”?,F代化軍事后勤發展需要充分融合社會力量,尤其是發揮重點央企的主干作用。
軍事后勤涉及內容廣泛,涵蓋財務、軍需、物資、油料、軍交、軍械、衛生、營房等多個專業。目前更適合郵政企業參與建設的“軍民融合式”后勤領域包括:(1)軍需供應,即被裝、給養、飲食裝備器材等供應與管理;(2)物資保障,即物資和委托加工產品的籌措與管理;(3)軍事交通,主要是運輸與交通戰備保障。交通戰備以保障軍隊機動能力為核心。(4)軍事財務,即軍費取得、分配和使用。
現代化軍事后勤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為引領,以保障打贏為導向,聚焦作戰需求,加快構建以戰略預置保障、一體化聯勤保障、立體化長距離投送、精準化配送保障等為主體的現代化保障能力。
“現代戰爭某種意義上就是打保障”。后勤保障的優劣制約甚至決定著戰爭的勝敗?,F代化軍事后勤建設應始終以保障打贏為根本宗旨,以軍事斗爭后勤準備為牽引建設軍事后勤,提升保障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聯勤保障是大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聯勤保障體制是軍事強國的普遍選擇,美軍建立了以國防部聯勤為主、軍種聯勤為補充的保障模式;俄軍初步建立了與遠程機動作戰相匹配的軍區主導型聯勤保障模式。一體化聯勤保障利于提升后勤保障的集約化、立體化、精準化水平。
建設現代化軍事后勤要切實提升通用化、標準化程度。標準化是實現軍事后勤現代化發展的必要途徑,利于提高保障的時效性與滿意度,增強保障的效率與效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樹立現代化軍事后勤就是軍民融合軍事后勤的理念,將軍事后勤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聯系,加快地方資源實力向軍事后勤保障能力轉化。
現代化軍事后勤向專業化、精確化、集中化方向發展,更加追求軍事后勤保障的效率與效益,后勤保障可視化、精確化、社會化、直達化、主動化的趨勢愈發明顯。
可視化后勤的實質是“網絡后勤”。加強后勤保障的標準化、制度化建設,持續完善后勤資源數據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后勤保障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保障資源可視化、需求可視化、指揮可視化、后勤保障環境可視化等。
精確化后勤保障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后勤數據庫建設和后勤保障可視化為支撐,提高后勤需求預測準確性,在可視化后勤保障環境中實時掌握需求變化,發揮后勤保障力量的高效能。精確化保障涉及軍事后勤建設、管理、指揮、保障、防衛等多個環節。
后勤保障社會化的實質是將后勤保障深植于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軍事后勤保障建設,實現社會資源力向后勤保障能力的轉化。
加強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大運力、立體化投送設施設備的建設,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后勤保障時效,降低后勤保障成本。戰略型投送工具、高效的通信網絡、先進的信息技術是后勤保障直達化得以實現的關鍵。
主動配送式后勤保障重點要加強軍需物資裝備的物流過程管控,以快速運輸方式削減物資裝備的多層庫存壓力,通過加強物資流管控,實現從重數量管理向重效率管理方式轉變,最大限度降低后勤保障成本,提高保障質效。
京東圍繞平時、急時、戰時服務場景,借助自身電商平臺建設優勢,整合供應商資源,發揮線上線下服務能力,與多軍兵種單位合作,協助搭建軍網商城,助推軍隊物資采購的智能化發展。順豐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布局,立足于自身供應鏈管理與服務的技術積累、能力建設,致力于為軍隊、軍工企業等客戶群體,提供多場景下的特種物資的采購、倉儲配送等服務,促進軍事后勤采購智能化升級。
京東整合自建倉儲設施、運輸網絡等物流配送優勢,加強與軍事單位的開放與合作,共享倉儲設施建設,構建了“后方倉庫+地方物流”的京東軍事物資保障服務模式,有力地保障了軍事物資的高效周轉,快速響應軍隊需求。順豐開通拉薩貨運航線,提升了高原地區后勤保障能力,在陜西、云南利用大中型無人機和小型配送無人機進行物資投送試驗,加強應用場景的驗證,創造了遠程干線貨機運輸、支線無人機投送、“最后一公里”無人機精準保障的“三段式空運網”模式,大大提升了特種物資、特定場景下保障的高效化。
京東與順豐對物流科技的重視業內有目共睹,京東科技、順豐科技承擔著兩大企業在物流裝備研發、信息技術保障等方面的重任。京東與順豐通過研發無人機、無人倉、無人超市等促進軍事后勤保障的無人化發展。無人化設備戰場生存能力強,對于現代化軍事后勤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京東與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共建教學實踐基地、開展人才培養合作、聯合組織科研攻關、共建學術交流平臺、共享先進經驗做法及建立常態溝通機制等方面加強互信合作,利用京東信息技術、物流與供應鏈服務能力、人才儲備等方面的優勢賦能軍事后勤人才培養,增強后勤管理能力。順豐拓展軍民融合領域,加大資源投入,建立軍事后勤人才培養機制,加強軍事后勤人才培養,與相關部隊機構共建軍民融合創新改革發展示范基地,充分賦能軍事后勤管理發展。
軍民融合式軍事物流體系是構建我軍現代軍事物流體系的重要載體?,F代化軍事后勤體系構建要堅持社會化保障,整合社會優質資源,促進軍地合作以提升軍事后勤保障能力。郵政企業擁有遍布城鄉、通達海外的運輸配送網絡,擁有百萬噸級的公路運力,擁有30 余架自有全貨機,建有遍布全國的倉儲資源和智能化、可視化全國指揮調度中心。郵政企業應發揮資源稟賦優勢,積極探索“倉配一體代儲代管、公鐵空多式聯運、無人機直達前沿”的立體化物流保障模式。
軍事后勤信息化建設是全面建設現代軍事后勤的核心內容。開發建設軍事物流信息系統,重在“智能化”“可視化”建設。短期內郵政企業可針對涉軍寄遞服務、物流配送服務等項目開發適用的信息系統,健全物資編碼、智能識別、自動化存儲、數據分析、預測報警等功能,提升軍事物流服務效率。長期應投入力量,統一規劃開發郵政軍事物流信息系統,保證信息傳輸安全,實現郵政為軍服務資源可視化,實現在運物資全程可視化,實現對涉軍物資統計、查詢等自動化管理,增強郵政企業軍事物流信息化服務能力。
戰略投送能力是提高作戰效能的重要前提,是國家戰略能力特別是軍事能力的重要標志。郵政企業作為“行業國家隊”,能夠保證及時、準確地將指定物資送達指定地點。公路投送方面,郵政企業自有車輛7 萬余輛,其中長途干線運輸車輛4 千余輛,應積極參加聯訓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戰時場景下的保障適應力,錘煉陸上精準保障和直達保障能力。航空投送方面,郵政企業已打通拉薩、格爾木、阿里、林芝等高原航線,要有序加強對高原貨機的改裝,做好維修保養,保障全天候高原投送能力;適時引進大型寬體全貨機,增強本土及海外投送能力,滿足大區域軍隊任務需要。無人機精準保障方面,郵政企業應加大投入,增強無人機保障隊伍建設,實現后勤物資“最后一公里”投送的立體化,克服地理環境的制約,有效提升定點保障和伴隨保障能力。
社會化后勤保障注重軍地共儲同運,實現軍民共用。郵政企業應持續加強軍事物流開放合作,共享郵政倉儲設施,建立軍郵互補、軍郵互動、軍郵互濟的儲備信息體系,實行軍郵聯儲聯管。加強與部隊有關部門的對接,根據物資的軍民通用程度、急時戰時需求迫切程度、郵政企業儲備能力等,科學制定儲備布局規劃,明確儲備品種、規格、數量,制定詳細的儲備方案、操作標準、管理規定、應急保障機制等。
未來軍用副食、軍地通用器材、保密等級較低的軍品將逐步被納入軍地物流資源融合范圍,采用地方物流進行配送。郵政企業應緊抓機遇,在駐軍較多地區、軍工重點城市、郵政農產品基地,加大自有普通倉庫和冷鏈倉庫投資建設,研發專用倉庫管理信息系統,增配專用配送車輛,提升軍用副食品籌措保障能力。同時,充分利用保安押運服務資質,積極承攬涉軍涉密器材裝備的運輸配送項目。
據《中國軍事后勤百科全書》統計,使用系統機械設備,特別是配套作業,比人力作業可減輕勞動強度60%,減少人工成本40%,提高工作效率3.5 倍。未來軍需倉庫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快,單元化、集裝化、存取控制系統自動化等現代化裝備需求較大。郵政企業應不斷加強智能倉儲、智能分揀、智能傳輸、智能終端等倉儲裝備的自主研發能力,加強與軍隊相關部門的合作,結合軍需物資包裝要求、外形尺寸,聯合研發軍事物資倉儲裝備設施,助力軍事物流設施升級發展。
郵儲銀行作為郵政企業的重要力量,應發揮營業網點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優勢,加強軍隊單位合作營銷和業務拓展,著力提升軍事后勤財務服務能力。發揮金融科技力量,積極參與軍隊現代資產管理體系建設,關注現代化軍事后勤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保障為軍服務企業的穩定發展。
郵政企業擁有多家智能化裝備研發機構與制造基地、信息系統開發與科研支撐機構,建設上百處大型現代化智能分揀基礎設施,儲備大量倉儲物流、人工智能、信息研發、教育培訓等人才資源,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加強與軍隊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立軍地后勤人才培養機制,研發軍事后勤保障相關培訓課程,打造軍隊后勤人才培養實訓基地,與部隊合作建設軍民融合創新發展中心等,推動軍事后勤人才共建共培,助力軍郵雙方人才專業化發展。
軍事后勤由保證軍隊正常運轉,保障軍事斗爭的各項專業工作組成,根本職能是提高軍隊戰斗力,完成軍事任務維護國家利益?,F代化軍事后勤更加追求保障的效率與效益,文章通過分析現代化軍事后勤建設目標和任務,提出郵政企業參與現代軍事后勤建設的對策建議,對貫徹中央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提升軍事后勤保障能力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