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寧
沿海城市通常處在對敵斗爭的最前沿,位置特殊,地位重要,未來一旦發生戰爭,必將是敵人進攻的首要目標。隨著無人機蜂群技術的日趨成熟,利用無人機蜂群進行襲擾的事件近年來頻頻發生,因此立足可能面臨的無人機蜂群襲擾威脅,開展對沿海城市反敵無人機蜂群襲擾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沿海城市戰場環境復雜,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的特點外,還具有很多突出的特點,其特殊性會對戰斗行動產生一定的影響。沿海城市反襲擾的主要特征通常表現為以下幾點:
沿海城市大多為開放城市,吸引很多境外人員在當地學習、工作和生活,很多情報人員也會混跡其中,這些人通常潛伏在沿海城市的重要目標周圍,進行長期的監視及情報搜集。在他們的長期潛伏策劃下,敵人在進攻目標、行動路線和作戰時機的選擇等方面均準備十分充足,因此襲擾隱蔽突然,難以及時反應。
沿海城市的經濟較為發達,城市化率相對較高,不僅擁有高密度的城市建筑群和錯綜復雜的城市街道,同時也擁有著更高的城鎮人口密度,任務部隊在復雜的城市環境中行動時,視野、道路的受阻都將嚴重影響任務部隊機動。
沿海城市除了有眾多的涉外機構和企業,大多還擁有文物古跡和標志性建筑,同時沿海城市社會環境復雜,在使用火力時,不僅要考慮火力打擊可能會對城市環境、經濟發展、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的影響,更要考慮使用火力打擊附帶的政治影響,這就會對使用火力的時機、手段等有著極大的限制。
無人機蜂群作戰除了具備集群性、自主性、多樣性等特點外,又兼具無人機低成本、高機動性、高隱蔽性、多功能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與襲擾作戰干擾、消耗、疲憊、牽制、迷惑敵人的作戰理念十分契合。
傳統意義上的襲擾分為火力襲擾和兵力襲擾兩種方式,其本質可以視作遠距離火力打擊和近距離滲透行動。無人機蜂群采取集群式作戰,可通過網絡組網實現體系化、復雜化協同作戰,從而靈活進行集中行動和分散行動,做到集中攻擊敵人,分散調動、擾亂敵人。同時其作戰單元具有高度自治性,每個個體都可以靈活搭載各種載荷,既可以依靠其規模實施滲透突防,抵近目標展開各種行動,如巴以沖突中,以色列使用無人機蜂群潛入巴基斯坦境內,發現并摧毀了數十個隱藏的敵方據點;又可搭載炸藥發動自殺式襲擊,實施遠程火力打擊,如俄烏沖突中,烏克蘭使用自殺式無人機多次對俄軍陣地和重要目標實施打擊。
襲擾的要訣就是“打了就跑”,通過持久頻繁的騷擾,迫使敵人長期處于高度戒備和緊張的狀態,從而達到消耗敵人的目的。無人機蜂群造價低廉,如美軍的“小精靈”無人機,該款無人機造價僅70 萬美元,遠低于F-15 戰斗機5000 萬美元的價格,且可重復使用多達20 次,即便行動中損耗,損失也相對較小,具備長期高頻使用的基礎。同時無人蜂群隱蔽靈活,可以更輕易地滲透進入目標區域,而后依靠其高機動性的優勢,對重要目標實施襲擾,牽扯消耗敵方防御力量,如俄烏沖突中,烏克蘭使用無人機,對俄軍油料、彈藥等后勤保障節點實施打擊,有效減緩了俄軍進攻節奏。
襲擾不以奪取敵方陣地為目的,不尋求大量殺傷敵方有生力量,行動方式和時機的選擇十分靈活。無人機蜂群通常以小型或微型無人機進行編組,體積小、電磁信號弱、飛行噪聲低,難以被探測器發現,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如以色列的無人機蜂群成功在巴勒斯坦植被茂密的農村和建筑物復雜的城市地區隱蔽滲透,順利完成偵察打擊任務。同時無人機蜂群的部署和行動幾乎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并且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位置對目標實施突然的無規則打擊,如在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的進攻性蜂群賦能戰術(OFFSET)項目中,參與測試的無人機蜂群除了可從地面、空中等多種作戰平臺發射外,還已經適應了復雜的城市環境,協助完成壓制敵人火力、保護側翼安全、隔離和清理建筑物等復雜任務。
當前國際局勢日益嚴峻動蕩,面對無人機蜂群襲擾作戰帶來的新興威脅,在立足傳統反襲擾作戰的原則和指導思想的基礎上,加強形勢研判,探索反制方法和對策,從而有效應對無人機蜂群襲擾對沿海城市帶來的嚴峻威脅。
未來敵人對沿海城市進行襲擾作戰時,投入的成本和面臨的風險都很大,不可能單純的為了襲擾而行動,通常會出于兩種目的:一是政治目的,即通過對重要沿海城市襲擾來彰顯軍事實力,從而爭取政治上的主動。二是軍事目的,即通過對軍事目標實施襲擾,在進行軍事威懾的同時,限制軍隊行動。
因此針對襲擾作戰目的明確、計劃準備周密的特點,應加強偵查情報預警能力,提前探測識別無人機蜂群信息,做好針對性防護,爭取主動。一是拓寬獲取情報途徑。無人機蜂群技術門檻較高,無論是獲取、訓練還是實戰運用,各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應充分利用好作戰對手籌劃準備的階段,拓寬獲取情報的途徑,使用各種手段,獲取情報。二是發展有效探測手段。當前反無人機的探測技術通常包括基于聲學、射頻、視覺、雷達等手段進行檢測,但無人機蜂群體積小、隱蔽性高、體系龐大,使用單一探測手段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因此應大力發展數據融合技術,充分利用各種探測技術的優勢,將多個數據源提供的信息進行整合,取長補短,得到更精確、有效的融合數據。
在沿海城市防衛作戰過程中,擔負反襲擾作戰任務的部隊通常會面臨反應時間短、兵力機動難、火力使用受限等不利影響,而這些不利影響又對敵人使用無人機蜂群實施襲擾有著極大的助力,使其既可以充分發揮無人機蜂群的作戰優勢,又能彌補無人機蜂群防護能力弱、載荷有限、殺傷不足等短板。
因此針對復雜的戰場環境和敵無人機蜂群襲擾的特點,應充分發揮防衛作戰的本土作戰優勢,優化作戰部署。一是提高主動性。應根據獲取的情報,圍繞上級的意圖,充分發揮主動性,突出重點地區和目標,靈活使用“阻敵、封控、干擾、誘敵、抗擊”等戰術手段,嚴密制定作戰方案,科學部署兵力。二是加強防護能力。針對無人機蜂群殺傷力有限的特點,通過加強防御部署,提高目標防護能力,同時提高部隊消除遇襲后果的能力,確保遇襲目標受損后能及時控制局面,最大限度降低影響。
無人機蜂群的作戰能力極大程度依賴協同作戰算法、群體網絡通信、遠程指揮控制、任務規劃算法等技術,反制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斬首破網,即通過技術手段,切斷無人機蜂群個體與個體之間,蜂群與控制平臺之間的通信,二是攔截摧毀,即通過物理手段,直接摧毀無人機蜂群。這就對防衛力量的“軟件”和“硬件”基礎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沿海城市通常科技發達且資源豐厚,同時經過各種地方力量的長期建設,具備一定的防衛能力。
因此,針對當前沿海城市具備的現實條件和打擊無人機的方式,應充分發揮“地利人和”的優勢,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打贏新時代的人民戰爭。一是加強無人機蜂群技術的軍民融合。無人機蜂群技術研究并不是完全依靠軍隊,往往涉及許多民用高新技術,應綜合多領域、交叉多行業、集成多技術、充分將先進技術與軍事應用相結合,提高使用電磁脈沖、射頻干擾、黑客攻擊、信號欺騙等技術手段反制無人機蜂群的能力。二是提升軍民聯防能力。無人機蜂群襲擾通常規模較大且充分發揮其高機動性和高隱蔽性的優勢,僅靠軍隊難以及時追蹤、定位及有效處置,同時處置過程中不僅會干擾附近的通信,也可能因為火力打擊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應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力量,在協助軍隊粉碎敵人使用無人機蜂群襲擾作戰企圖的同時,將社會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