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姣玥
(湘南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湖南郴州,423000)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課程,以往的課程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忽視對學生的行業道德教育,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存在諸多矛盾,畢業生在課程中所掌握的能力不能滿足公關行業的職場要求。OBE教育理念是面向市場,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培養人才,即學生在畢業時應具備面向實際工作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因此,OBE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構建公共關系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導向教育,它是基于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的一種教育模式。OBE理念突出以下四點:突出結果導向,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導,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的教育思想,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突出能力驅動,注重知識技能傳授和學生能力培養;突出價值引領,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該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國學者Spady提出,其將OBE定義為“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育系統,使之圍繞確保學生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1]。Acharya提出了在教育中實施OBE理念的四個步驟,即“學習產出—實現學習產出—評價學習產出—使用學習產出”[2]。李志義等人解釋了OBE理念強調的四個問題:“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么?為什么希望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如何有效幫助學生達成這些學習成果?如何測評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3]
公共關系學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教育課程,課程思政需要深入挖掘專業知識中的思政元素,拓展課程的廣度和深度。在明確OBE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秉持著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則,公共關系學課程思政的實施可從課程目標的設定、課程內容的安排、教學方式的創新和考核評價方式的優化四個方面著手,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實施的每個環節,構建基于OBE理念的公共關系學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依據OBE理念的要求,課程目標的構建主要包括四個步驟: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確定畢業要求,樹立課程與畢業要求的關聯度矩陣,形成課程目標。[4]專業培養目標是學校核心價值的目標追求和社會效益的集中體現,應依據社會發展的動態和行業需求設定,并與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學生自身的特點相匹配,畢業要求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參考行業標準,確定學生畢業應具備的各項能力。課程目標的設定便是以畢業要求為前提,對其細化分解,關聯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
專業培養目標應依據行業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設定,與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學生發展相匹配。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標準是確定課程目標的前提和基礎。本課程歸屬于新聞學和管理學專業,以新聞學專業的畢業要求為例,湘南學院文學與新聞學院提出了8項畢業要求。建立課程與畢業要求的關聯度矩陣時,要對畢業要求進行分解,這是對畢業要求的細化過程,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以“畢業要求7: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為例,可以分解為以下幾點:“7.1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7.2具有積極樂觀、競爭協作的良好個性,善于在新聞傳播活動中與人溝通;7.3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按照以上分解方式,將8項畢業要求對應的能力指標點排列成表,然后用H(高)、M(中)、L(低)表示課程對各項指標點的支撐強度。H表示覆蓋率大于等于80%,M表示覆蓋率大于等于50%,L表示覆蓋率大于等于30%。選取關聯度矩陣中給予強支撐作用的能力指標點形成具體的課程目標。
按照OBE課程目標的構建過程,公共關系學課程目標設定為知識、能力、素養三大目標類型,每個目標類型對應具體的課程目標。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包括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公共關系的歷史發展,公共關系的主體、客體、傳播溝通的方式;能力目標需要學生具備公關實踐操作技能,了解崗位操作規范和職業操守,包括公關調查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公關專題活動策劃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預算能力、統籌管理能力、危機處理能力等;素養目標重在培養學生的公關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創新創業意識、愛國愛黨意識,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中,能力目標和素養目標是課程思政的具體體現。本課程的三大目標類型對應的詳細課程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OBE理念下公共關系學課程目標設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涵蓋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等幾大領域。[5]在課程內容中潛移默化地融入這些思政元素,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提升思想道德修養,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按照OBE課程教學大綱、課程目標和要求,在課程內容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形成表2中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和思政內容的對應關系。

表2 OBE理念下公共關系學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
以往的教學大多是線下“理論+實踐”教學模式,教師“灌輸式”教授理論知識,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應考模式。實踐手段相對單一,往往是教師布置作業,學生按時上交,沒有教師答疑環節,學生大多敷衍了事,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學習效果不佳,導致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預期的畢業生,與OBE理念強調的產出導向不符。
運用新興技術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是實現課程思政和OBE理念的有效途徑。在線上教學中,教師通過收集學生的動態學習數據,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依據這些數據對學生的各項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從而為教學評價提供清晰的依據。在線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一對一地交流,能夠實現實時互動,清楚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快速解答學生的疑問。
1.基于雨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課前發布預習資料。在上課前一周,教師根據下周的教學內容將課件提前發布至雨課堂微信端,安排學生預習。在上課前兩天,教師將即將授課的問題以公告的形式發布,學生帶著問題再次瀏覽課件,準備在即將開始的課堂中回答。
課中使用掃碼簽到、課件同步發送、發彈幕互動交流、隨機點名的功能全方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課堂教學開始前,學生進行掃碼簽到。教師采用隨機點名的方式提問預習題。課堂教學進行中,教師發布課件,課件同步顯示在屏幕上和學生手機端。學生如果對某一張PPT的內容不理解,可點擊“不懂”推送到教師手機端,教師收到反饋實時答疑;學生還可以收藏PPT,供課后鞏固學習。教師針對某一內容發布話題、開啟彈幕,學生在手機端輸入信息,信息會實時出現在屏幕上,進行師生互動。教師在課件中還可插入隨堂測試,系統可設置在線測試的時限和查看答案的時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提交,教師手機端實時呈現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和錯誤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課后,教師有兩種渠道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擴展知識面。一是發布作業,學生在線提交,方便教師批改;二是提供學堂在線平臺的視頻鏈接供學生自學。
利用雨課堂開展線上線下同步教學,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思結合,真正做到“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助”。
2.基于學賽聯動的項目式教學法
當前我國高校學科競賽主要有“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為了讓學生在參賽前對比賽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更充足的準備,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將比賽要求引入課堂任務中,設計教學情境,模擬比賽的各個環節,為學生創設實戰演練平臺。
教師在“公關的工作程序”這一章節,按照賽事要求給學生布置任務,同步模擬公關工作的真實情境。首先,學生自由分組,每組人數相等,由學生自主選擇公關調查的對象,進而依據教師的要求對調查對象展開全面調查,形成調查報告。其次,學生在調查報告的基礎上,為調查對象做一份詳細的公關策劃方案,要求遵循誠實性、創新性、可行性、效益性的原則。最后,模擬公關工作中的“提案”環節,由學生對項目成果進行匯報展示,成果匯報采取學生互評加教師評分的方式,既可以客觀公正地考量學生的實力,又可以通過對比發現本組策劃案的問題所在。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擔任的是導師的角色,不參與項目的制作,只負責對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解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通過學賽聯動,以賽促學的方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潛能,鍛煉學生的統籌協調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并且可以將創新意識、團隊合作精神、誠信守法品質等貫穿整個項目的推進過程。
3.基于校企合作的實地演練教學法
OBE強調的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校與企業、政府對接,將教學、研究、實踐融為一體。基于本校已建立的校企合作機制,帶領學生參與到實際公共關系工作中,可以有效彌補課堂實踐教學的不足,同時讓學生在工作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種方式是教師帶隊參與公關活動。每逢大型的新聞發布會、公益活動、展覽會等公關活動,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與到活動的籌備過程中,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流程,并采用實地錄制的方式將活動過程錄制成視頻上傳到在線學習平臺,作為教學資源供學生反復使用。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學生對于社交禮儀的認知,提升個人素養。
第二種方式是學生利用校外實踐課到合作單位做短期實習,直接接觸業內人士,參與一線公關工作。學生通過業內人士的指導,能夠快速掌握行業技能,在學習期間就能夠培養面向市場的業務能力。與一線工作人員一起工作,學生會切身體會到工作的不易,有助于形成吃苦耐勞的品格,提早端正工作態度。合作企業將學生的工作情況反饋給任課教師,對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更新課程內容也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根據OBE理念的要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包括基礎理論的掌握情況和實踐內容的操作情況,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在建立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需要細致整合每一項課程目標,針對每個目標設立相應的評價方式,并且確定其占最終成績的百分比。本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改變了傳統的“單一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的模式,而是根據課程目標設計考核指標。
平時成績占30%,由課堂討論情況、實踐作業得分和在線測試得分組成。用雨課堂后臺生成課堂討論情況的數據,實踐作業分數由師生互評的方式得出,綜合在線測試成績得出學生的平時成績。教師結合當下社會熱點事件設置課堂討論的題目,在討論中引導學生認識當下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好人生規劃。實踐作業考核學生的公關策劃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期末成績占70%,采取閉卷的方式,考核的是學生對關鍵核心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試卷中的主觀題根據公關的實際工作要求設置,并且體現對學生的公關思維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核。
整個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和學生的自我提升,使教學評價真正做到科學有效。
基于OBE理念構建教學體系,邏輯縝密、內容完善,使整個教學過程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利于規范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自我評定教學效果,通過定量分析,得出每個學生對于所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反思重難點設置是否合理,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公共關系學課程的教學中引入思政建設,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與OBE理念教學雙管齊下,更利于課程目標的達成,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