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澤來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近年來,隨著金礦資源不斷開采利用,稟賦較好的金礦資源已被開采殆盡,“貧、細、雜”成為中國金礦資源的基本特征[1-2]。目前,中國已探明的黃金儲量中約30 %為難處理金礦[3],其主要包括微細浸染金礦石、含碳金礦石、含砷硫化金礦石和含金多金屬硫化礦石等[4]。因此,科學合理的選礦方法及工藝流程對金的回收尤為重要。金礦石回收工藝主要有重選、浮選、氰化浸出及其聯合工藝等[5-8]。其中,浮選是應用廣泛且有效的金礦石回收工藝,通過捕收可浮性較好的載金礦物實現對金的回收[9]。
吉林某金礦選礦廠采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藝,浸金劑氰化鈉劇毒,對環境危害較大。為解決該金礦面臨的日趨嚴峻的環保問題,實現礦山清潔生產,針對金礦石性質,從選礦工藝、浮選流程、浮選藥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試驗研究,在保證回收指標的同時探索新的選礦工藝替代現有氰化浸出工藝,為該金礦及類似礦山提金工藝改造提供技術依據。
吉林某金礦礦石中金屬礦物相對含量為9.55 %,其中金屬硫化物相對含量為6.92 %,斜方砷鐵礦、銅鋅礦及自然鉍相對含量為0.05 %,金屬氧化物相對含量為2.58 %。脈石礦物相對含量為90.45 %,以石英為主,同時含有少量的斜長石、正長石、白云母等。經化學成分分析(見表1),礦石含硫3.44 %、金1.78 g/t,金為唯一有價元素,礦石工藝類型為中等硫化物石英脈型含金礦石。礦石礦物組成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礦石化學成分分析結果

表2 礦石礦物組成分析結果
由表2可知:礦石中黃鐵礦含量較高,浮選時易進入金精礦中,會對金精礦金品位產生不利影響。
金礦物嵌布粒度分析結果見表3,金礦物嵌布狀態分析結果見表4。

表3 金礦物嵌布粒度分析結果

表4 金礦物嵌布狀態分析結果
由表3、表4可知:礦石中金礦物粒度主要分布在0.074 mm以下;礦石中金礦物與硫化礦物嵌布關系較密切,硫化礦物含量高且與金關系密切,會對金精礦金品位產生不利影響。
礦石中存在單體金礦物,選礦工藝流程是影響金回收指標的關鍵因素。為此,開展了單一浮選、重選+浮選選礦工藝流程對比試驗。試驗流程及藥劑制度見圖1、圖2,試驗結果見表5。

圖1 單一浮選試驗流程

圖2 重選+浮選試驗流程

表5 選礦工藝流程對比試驗結果
由表5可知:重選+浮選工藝金回收率明顯高于單一浮選工藝。為防止單體金流失,保證金礦物綜合有效回收,應采用重選+浮選工藝流程處理該金礦石。后續重點考察了浮選條件對金回收指標的影響。
2.2.1 磨礦細度
磨礦細度是金浮選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試驗首先進行了磨礦細度試驗,試驗流程見圖3(給礦為磨礦—重選后尾礦),試驗結果見圖4。

圖3 磨礦細度試驗流程

圖4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由圖4可知: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粗精礦金回收率逐漸升高,金品位逐漸下降;當磨礦細度由-0.074 mm 占70 %增加到80 %時,粗精礦金回收率提高幅度較小??紤]磨礦成本,確定磨礦細度-0.074 mm 占70 %較為適宜。
2.2.2 浮選pH
礦石中黃鐵礦含量較高,浮選時易進入金精礦產品中影響金精礦金品位。選取CaO進行浮選pH試驗,在磨礦細度-0.074 mm占70 %,CaO用量分別為0,500,1 000 g/t,pH值分別為7.00,8.00,9.00,捕收劑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60+30)g/t,起泡劑MIBC用量30 g/t時,考察浮選pH對粗精礦金品位和金回收率的影響,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浮選pH試驗結果
由圖5可知,隨著浮選pH的升高,粗精礦金品位及金回收率均呈下降趨勢。為保證金回收指標,確定不添加CaO。
2.2.3 捕收劑
捕收劑種類對浮選工藝指標具有直接的影響,選取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比為2 ∶1)、丁基黃藥、Y-89及異戊基黃藥進行試驗。在磨礦細度-0.074 mm占70 %,捕收劑用量90 g/t,起泡劑MIBC用量30 g/t條件下,考察捕收劑種類對粗精礦金品位和金回收率的影響,試驗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捕收劑種類試驗結果
由表6可知:在所選用的4種捕收劑及組合中,其他捕收劑較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組合并無明顯優勢。綜合考慮,確定捕收劑為丁基黃藥+丁銨黑藥。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試驗,結果見圖6。

圖6 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試驗結果
由圖6可知:隨著捕收劑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的增加,粗精礦金回收率逐漸升高;當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超過90 g/t后,粗精礦金回收率變化幅度較小,因此確定丁基黃藥+丁銨黑藥用量為90 g/t。
2.2.4 浮選閉路試驗
在浮選濃度、精選及掃選次數、開路綜合條件試驗基礎上進行了閉路試驗。閉路試驗流程見圖7,閉路試驗結果見表7。

圖7 重選+浮選閉路試驗流程
由表7可知:采用重選+浮選工藝流程處理該礦石,獲得的重選精礦金品位為3 034.60 g/t,金回收率為24.57 %;浮選精礦金品位為16.85 g/t,金回收率為70.23 %;重選+浮選金總回收率為94.80 %。該工藝金回收指標與現場全泥氰化浸出工藝指標相當。

表7 重選+浮選閉路試驗結果
重選+浮選工藝獲得的浮選精礦金品位較低,為此對浮選精礦開展了金硫分離試驗。浮選精礦金硫分離采用磨礦—一次分離浮選工藝流程,磨礦細度-0.074 mm 占85 %,CaO用量2 500 g/t,丁銨黑藥用量20 g/t,試驗結果見表8。

表8 浮選精礦金硫分離試驗結果
由表8可知:重選+浮選工藝獲得的浮選精礦進行金硫分離,可獲得金品位68.25 g/t、金作業回收率84.95 %的金精礦,硫品位42.21 %、含金3.25 g/t的硫精礦,硫精礦中金作業回收率15.05 %。
1)礦石中金屬礦物以金屬硫化物為主,次為金屬氧化物,含有少量斜方砷鐵礦、銅鋅礦及自然鉍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少量斜長石、正長石、白云母等。礦石中銅、鉛、鋅等元素含量均很低,金為唯一有價元素,品位為1.78 g/t,嵌布粒度以微粒、細粒為主,分別占45.52 %、33.46 %。礦石工藝類型為中等硫化物石英脈型含金礦石。
2)采用重選+浮選工藝流程處理該金礦石,可獲得金品位3 034.60 g/t、金回收率24.57 %的重選精礦,金品位16.85 g/t、金回收率70.23 %的浮選精礦,重選+浮選金總回收率為94.80 %。
3)重選+浮選工藝獲得的浮選精礦進行金硫分離,可獲得金品位68.25 g/t、金作業回收率84.95 %的金精礦,硫品位42.21 %、含金3.25 g/t的硫精礦,硫精礦中金作業回收率15.05 %。
4)采用重選+浮選工藝流程處理該礦石與現場生產全泥氰化浸出工藝相比,金回收指標相當。研究結果可為現場實現清潔生產,由全泥氰化浸出工藝改造為浮選工藝提供技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