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劉帥帥
(陜西華臻車輛部件有限公司,西安 710200)
膨脹水箱是汽車冷卻系統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冷卻液提供膨脹空間,補給冷卻液損失,使冷卻系統成為一個密閉的空間,隔絕空氣進入,避免冷卻系統內部零件氧化腐蝕。同時,穩定系統內部壓力,提高水泵出水量。因此膨脹水箱對整個冷卻系統是否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膨脹水箱設計中,容積可根據冷卻系統需求計算,但外形受整車布置影響,產品造型多為不規則體;同時,膨脹水箱大部分是由半透明塑料PP制成,殼體通過注塑成型,內置十字擋板,通過熱板焊接工藝連接成一個整體,結構復雜。因此,在膨脹水箱三維設計中,模型容積無法直接測量,通常模型設計完成后,再填滿容積進行校對,需要反復修改,直至產品滿足設計容積,工作效率極低。
基于以上認識,為提高產品設計效率,減少重復性工作,確定以下設計思路:首先根據客戶需求計算膨脹水箱容積;其次根據邊界條件,通過三維設計軟件Creo的Top-Down設計建立產品外形輪廓骨架模型,并通過骨架模型傳遞設計信息,分別完成零件設計;最后,通過Creo行為建模模塊建立膨脹水箱容積與外形尺寸之間的關系,最終確定產品容積及最優尺寸。
國內卡車主機廠對現有膨脹水箱設計容積有明確的要求:包含膨脹容積,儲備容積,最低液位必備容積,其中“冷態滿”液位以上的膨脹容積必須介于冷卻系統總容積的6%到12%之間,膨脹容積過小,導致溢出浪費,容積過大,不利于冷卻系統內部壓力建立,導致冷卻液沸騰和水泵穴蝕;儲備容積約占冷卻系統總容積的10%左右;最低液位必備容積即防止空氣通過加注管進入冷卻系統的最低液位,一般根據經驗判斷[1,2]。箱體上需明顯標記“冷態滿”時的最高液位線MAX,以及防凍液最低液位線MIN。
現行注塑膨脹水箱分為上下殼體,內部分布加強筋,設計方法是先建立產品零件(不同的人來完成),再進行裝配,裝配干涉或設計變更,需對上/下殼體不斷進行重復修改,反復裝配驗證,保證配合一致,造成時間和人員的浪費,工作效率極低;Top-Down的設計思想(以Creo為例),通過定義頂層的設計意圖(骨架)并從產品結構的頂層向下傳遞信息到有效的子裝配或零件中。產品確定設計意圖后,可先進行結構及三維空間規劃,再通過共享設計信息建立零件,設計變更時只需要改動骨架,子裝配及零部件就會隨之變化;同時,骨架模型一般按照靜態安裝位置繪制,零件可在裝配模式下參考骨架模型建立,無需再進行裝配[3]。如圖1所示。

圖1 傳統設計流程與Top-Down設計流程
在膨脹水箱設計中的應用步驟是:
1)建立骨架模型,然后發布零件幾何;
2)在裝配模式下,分別創建零件,復制幾何傳遞設計信息;
3)分別完成上殼體,下殼體結構設計。
膨脹水箱設計中,產品結構確定后需通過最原始的方式,對產品模型容積反復測量,尺寸反復修改,最終達到設計目標容積,工作量極大,效率低。
Creo行為建模是新一代目標導向智能型模型分析工具,它能對模型進行多種分析,并將分析結果應用到模型中去,獲得最佳設計方案[4,5]。膨脹水箱設計中,以膨脹水箱容積為目標值,通過Creo行為建模容積分析可快速確定產品體積和外形尺寸;針對不規則產品,可將整個高度范圍內容積以高度-容積的圖形模式顯示,精準確定各高度處容積,方便確定各腔體體積[6]。
具體步驟是:
1)設定目標容積,通過Creo行為建模進行容積分析,確定產品外形尺寸最優組合;
2)使用UDA(用戶自定義)分析特征,得到容積沿高度變化的圖形函數,獲得某一高度尺寸處容積,快速確定各腔體容積(MIN/MAX線位置)。
對某款重型卡車膨脹水箱進行設計,冷卻系統總容積約為72.2L,膨脹水箱目標容積如下:

式(1)中,V1為膨脹容積;V2為儲備容積;V3為最低液位必備容積,估算約為3.5L;V為膨脹水箱總容積。
膨脹水箱分為上下兩個殼體,總容積為上、下殼體容積總和,參考邊界,下殼體設計高度86.5mm,容積目標值為7.15L,上殼體設計高度92.5mm,容積目標值8.55L。
建立膨脹水箱總成骨架后,通過發布幾何約束可被零件參考的曲面、鏈、參考等,未發布的幾何不能被引用,從而使上殼體和下殼體建立時互相之間獨立,不會出現交互引用導致的錯誤。
2.2.1 建立骨架模型
發布幾何,如圖2所示。

圖2 膨脹水箱骨架及骨架模型樹
2.2.2 建立零件
復制幾何,如圖3、圖4所示。

圖3 膨脹水箱上殼體

圖4 膨脹水箱下殼體
2.2.3 零件結構設計
如圖5、圖6所示。

圖5 膨脹水箱上殼體

圖6 膨脹水箱下殼體
該案例中通過Creo行為建模分別對上殼體、下殼體進行容積分析,在設定目標體積的前提下,完成產品設計尺寸優化。
以下殼體設計為例:
2.3.1 容積優化
1)通過“分析”---“測量”—“體積”分別確定下殼體抽殼前后體積。
抽殼前體積:MEASURE_VOLUME_1
抽殼后體積:MEASURE_VOLUME_2
2)進入行為建模模塊,下殼體容積VOL通過“分析”命令里的“關系”約束。
VOL=ONE_SIDED_VOLUME:FID_MEASURE_VOLUME_1-ONE_SIDED_VOLUME:FID_MEASURE_VOLUME_2,即下殼體容積等于抽殼前體積減去抽殼后體積。
3)通過“分析”中的敏感度分析,可得到下殼體容積與設計高度,設計寬度的關系,優化設計尺寸。
如圖7所示,底部臺階高度H設計在59mm時,容積可達到預期的7.15L。

圖7 臺階高度敏感度分析結果
如圖8所示,底部臺階寬度W設計在65mm時,容積可達到預期的7.15L。

圖8 臺階寬度敏感度分析結果
4)通過“分析”中的可行性/優化分析,可確定目標體積下,多個外形尺寸的最優解。
設定下殼體目標體積為VOL,臺階高度尺寸H,寬度尺寸W為變量,參考步驟3)中的尺寸,對H,W尺寸進行范圍約定;

通過可行性優化分析,H=60.19mm,W=64.96mm時,VOL=7.15mm,如圖9所示。

圖9 體積與變量優化分析結果
通過上述可行性分析,可以準確定義產品尺寸和容積大小。
2.3.2 確定MIN線
使用UDA(用戶自定義)分析特征設定域點范圍為下殼體整個高度,測量過域點平面MIN以下容積,可以得到下殼體容積沿整個高度方向變化的圖形函數。該膨脹水箱最低液位容積為3.5L,從圖形中獲取MIN線在下殼體高度方向的0.3處,即距離下殼體底面向上86.5×0.3=25.95mm處,如圖10、圖11所示。

圖10 下殼體體積測量

圖11 沿高度變化的容積曲線
在膨脹水箱設計過程中,使用Creo軟件,通過Top-Down設計建立骨架模型,約束零件之間的空間位置,避免設計干涉,同時傳遞設計信息,最大限度減少設計中出現的重復性修改。使用Creo行為建模模塊進行容積分析,以容積為目標,尺寸為變量,實現尺寸優化設計,通過UDA分析獲得容積沿整個高度方向變化的圖形函數,確定各腔體容積。利用該方法可提高設計師工作效率,減少設計工作量,大大縮短設計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