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黑龍江大學 俄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1992 年1 月2 日,中國同烏茲別克斯坦建立了外交關系。今年是中烏兩國建交三十周年。三十年間,中烏兩國在各領域堅持團結協作、包容互鑒、坦誠相待、共謀發展,秉承著“上海五國”合作進程中形成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基本內容的“上海精神”,[1]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貿易結構不斷優化,雙邊貿易蓬勃發展。2021 年我國對烏茲別克斯坦的進口貿易總額為2155665.06 美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5.3%。農業作為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傳統產業,在中烏兩國經濟發展中均占據著重要地位。據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綜合體網近日報道,僅2021 年上半年,烏對華出口農產品近3.8 萬噸,出口額約3100 萬美元,中國首次進入前三大烏農產品消費國行列。據悉,截至目前,烏方車厘子、瓜類作物等16 種農產品可對華出口。[2]

表1 2020 年我國對烏茲別克斯坦主要進口商品統計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 年我國對烏茲別克斯坦主要進口商品包括天然氣、工業制品、醫療藥品以及農業產品,其中農產品進口值為5.5億元人民幣,在進口商品中占比5.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3.9%。中烏兩國尤其是中國新疆地區與烏茲別克斯坦大部分地區在農業資源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兩國在自然地理條件、資源利用、產業結構、農業科技水平等方面又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兩國的農產品有著自身的特性,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達成互補性需求關系,因此兩國雙邊農產品貿易有著較大發展空間。
關于中烏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部分專家學者對此進行研究,研究成果比較豐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在不斷地發生動態變化,經濟環境、科技發展等因素都會對兩國農產品雙邊貿易帶來影響。“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地區最大的水果蔬菜生產國,水果產量居中亞五國首位。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發展方面,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農業的發展:制定完善農業土地法律、保護農民權益、運用現代化手段發展農業。如今,烏茲別克斯坦水果農業發展主要有以下特點:
烏茲別克斯坦生產的水果種類比較豐富,主要有葡萄、李子、蘋果、杏、梨、桃、櫻桃和柑橘類等等。烏茲別克斯坦為中亞地區最主要的水果、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出口水果產品為葡萄、瓜果、漿果等。以2020 年為例,烏國果蔬出口10.22 億美元,占出口比重由2019年的6.7%升至6.8%。主要出口產品有:水果和漿果出口40.23 萬噸,出口額約3.54 億美元;鮮葡萄14.05 萬噸,葡萄干4.09 萬噸,瓜果10.56 萬噸。[3]
烏茲別克斯坦一直是中亞地區重要的農業大國,其農業發展在中亞五國中位列前茅,但是也遭到了很多限制。2016 年以來,烏茲別克斯坦逐漸轉變種植結構,由傳統的糧食種植轉變為蔬果種植,以期改變對糧食作物的過度依賴,利用本國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
烏茲別克斯坦的水果產量逐年增長。葡萄產量最高,2010 年產量98.73 萬噸,而2020 年已經到達160萬噸;蘋果產量居第二位,2010 年產量71.2 萬噸,而2020 年已經到達120 萬噸;杏產量居第三位,2010 年產量為32.5 萬噸,而2020 年已經到達60 萬噸。

表2 2020 年烏茲別克斯坦農作物產量(百萬,噸)
烏茲別克斯坦十分重視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在2013-2017 年期間,國家制定并實施了改善灌溉土地技術、合理利用水資源的計劃。為農民提供具有優惠政策的長期貸款,用于實施節水節能的滴灌系統建設,使用節水技術的農民可以享受五年內免交土地稅的優惠政策。滴灌設施和節水系統的建設使烏茲別克斯坦的節水效率大大提高,有效促進了農業生產。[4]
目前,烏茲別克斯坦果蔬行業出口額為12 億美元,烏政府預估該行業有50 億美元的出口潛力。為了大力發展果蔬種植業,促進果蔬出口水平,烏政府提出多項利好政策幫扶農業發展,挖掘果蔬行業活力,其中包括:引進外資、向農戶提供優惠貸款、農業險保等。農業聯合體是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發展的優先方向,果蔬行業聯合體是這個優先方向中的重點,因此烏政府采取多種手段促進果蔬行業的發展。[5]
烏茲別克斯坦前三大主要貿易伙伴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在農業產品的出口方面,以2020 年為例,中國占據了烏茲別克斯坦食品出口國家的7%,僅次于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和阿富汗,排在烏茲別克斯坦食品出口國家前五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已成為烏茲別克斯坦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出口的優先方向之一。

表3 2020 年烏茲別克斯坦主要食品出口國家
2019 年5 月至2021 年8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共發布了允許由烏入境的水果蔬菜包括:櫻桃、紅辣椒、甜瓜、花生、干辣椒、石榴、李子干。以甜瓜為例,2019 年11 月13 日,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了關于進口烏茲別克斯坦鮮食甜瓜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部長內閣下屬國家植物檢驗檢疫局關于烏茲別克斯坦鮮食甜瓜輸往中國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規定,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烏茲別克斯坦鮮食甜瓜進口。中國甜瓜的進口量從2014 年到2019 年增長了22.7%。烏茲別克斯坦甜瓜獲得中國的市場準入,可以大大豐富國內的水果市場。
為了推動與各國的經貿合作,烏茲別克斯坦實施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資,激發本國的企業競爭力以及市場活力。2017 年6 月21 日總統令頒布了一系列激活對外經濟貿易的措施,針對新鮮果蔬領域的貿易,外國市場銷售產品供應商與本國生產和出口企業具有同等優惠。[6]2020 年,烏茲別克斯坦首個烏—中出口經濟活動電子平臺Uzchinaexport.com 上線,平臺為組織出口到中國的貨物提供分步指導。該平臺的建設有利于擴大烏茲別克斯坦的水果出口,同時進一步促進中烏兩國的經貿往來。為了擴大出口范圍,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簽署了多項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烏茲別克斯坦與中國的聯合認證和植物檢疫控制中心也正在建設中,其測試結果將得到兩國的認可。
發展中烏兩國的水果貿易,有利于拉動烏茲別克斯坦的水果農業發展,刺激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可以豐富中國國內的水果市場。
烏茲別克斯坦水果農業發展比較成熟,中國對于烏茲別克斯坦來說,在農業貿易方面是一個巨大市場。最近幾年,烏國加大了對中國新鮮果蔬的出口力度,但是相比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傳統烏茲別克斯坦出口國家來講,與中國進行的貿易規模較小,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中亞地區唯一的雙重內陸國,在農產品貿易的交通運輸上,中烏鐵路運輸路線需要穿過兩國中間的吉爾吉斯斯坦,吉烏兩國和中國的鐵路軌道寬度不一致,鐵路運輸過程繁瑣。而中烏兩國間的公路距離過長,運輸成本過高,不適合長途大宗貨物的運輸。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中烏兩國的農產品貿易交通成本過高,導致兩國的農貿發展受限。[7]
中烏兩國在質量標準認證、產品定價、反補貼、進口配額、許可證、植物檢驗檢疫等方面已經達成相關協議,合理地協調了各方面的關系。但是要注意農產品自身的特點。水果蔬菜這類生鮮食品與其他農貿產品不同,需要保持一定新鮮度,且要注意不同水果的溫度區,因此對于運輸、儲存的要求較高。水果進口通關要經過以下幾個流程:企業申報、審核查驗、檢驗檢疫。這中間的任一環節都可能影響水果生鮮的通關進程,降低水果品質。因此要加強中烏兩國的監管互認,簡化通關手續,提高效率。
海關總署于2021 年8 月31 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國家植物檢驗檢疫局關于烏茲別克斯坦李子干輸華檢驗檢疫要求議定書》。其中規定了進口產品生產企業要求、植物檢疫要求、植物檢疫證書要求、食品安全要求、包裝要求、運輸要求等等。與烏國進行雙邊貿易,要嚴格遵守兩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雙邊經濟往來的效率。
繼續深化兩國政治戰略互信,落實好《中烏友好合作關系條約》和《關于在落實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框架下擴大互利經貿合作協定書》,積極引導農產品相關產業的投資,把握“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加強兩國的雙邊合作,推進雙邊農產品貿易合作的廣度與深度,為中烏兩國農業合作與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