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鈺欣 吳俊龍 歐陽友全
(福建農林大學 安溪茶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020 年11 月15 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正式簽署,成員包括中國以及韓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東盟十國,GDP 占全球總額將近30%,人口總量高達23 億,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自貿區[1]。RCEP 區域內部實行降低關稅、擴大市場準入等貿易措施,可以顯著降低區域內的貿易成本,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國的對外貿易走上新臺階。茶葉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且廣受歡迎的健康飲品,中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提升面臨重大挑戰[2]。茶產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茶農穩定就業、農村產業振興等重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在后疫情時代下,RCEP 的簽署為中國茶葉開拓國際市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3],如何充分利用機會,擴大茶葉出口規模,提升中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是一個重大課題。現有學者對中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研究主要從國家視角[4]和省域視角[5]進行分析,部分學者研究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茶產業競爭力[6],在分析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現狀的基礎上,以RCEP 為例,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測算各成員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現狀,并提出進一步提升中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建議,以期為中國茶產業轉型升級和貿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論依據。
在2020 年中國茶葉出口量明顯減少,但出口額小幅度上漲,均價有所上升。中國海關相關數據顯示,在整個2020 年中,中國茶葉出口金額為20.38 億美元,出口總量共34.88 萬噸,相較于2019 年減少了1.77 萬噸,同比減少4.84%,但總金額比2019 年增加0.18 億美元,同比上升0.91%。由表1 可知,2020 年,中國對RCEP 成員國茶葉出口總額為5.49 億美元,同比上漲了30.8%,其中東盟地區同比上漲了38.5%,中國對RCEP成員國茶葉出口有非常大的提高。RCEP 成員國中,中國對日本和東盟的出口金額最大且趨于穩定,就具體國家而言,日本是中國茶葉最大的出口市場,且有較為豐富的飲茶文化,對茶葉的需求會明顯高于其他國家,RCEP 協議簽署以后必將對包括茶葉在內的兩國貿易產生重要的影響。

表1 2011—2020 年中國對RCEP 成員國茶葉出口額 (單位:千美元)
RCEP 成員國茶葉出口貿易相關數據來源于UNComtrade 官網數據庫,該數據庫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國際貿易相關數據。采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測算RCEP 各成員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國某產品出口額占該國總出口額的比率與全球該產品出口額占全球總出口額的比率,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RCAij 表示j 國i 商品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Xij表示j 國i 商品出口額,xtj表示j 國出口總額;Xiw表示全球i 商品出口額,xtw表示全球出口總額。一般來說,RCA<0.8 說明沒有比較優勢;0.8<RCA<1.25,說明比較優勢中等;1.25<RCA<2.5 說明比較優勢較強;RCA>2.5 說明比較優勢極強[4]。
RCEP 成員國茶產業RCA 指數如表2 所示,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整體上看,RCA 指數大于1 的國家只有四個,且基本上都保持在1.25 以上,包括中國、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2)中國的RCA 指數長期保持在穩定水平,且處于1.25~2.5 之間,說明中國的茶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特別是到了2020 年,隨著RCEP 其它成員國比較優勢的下降,中國茶產業的比較優勢高于其它所有成員國;2011—2016年期間,越南RCA 指數都大于2.5,且遠高于RCEP 其它成員國,說明早期越南茶產業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到2020 年RCA 指數為1.52,但仍具有較強的優勢地位;印度尼西亞在2011—2015 年期間,RCA 指數都大于2.5,到2020 年為1.27;(4)新加坡的RCA 指數長期穩定,基本處于1.25 到2.5 之間,長期處于較強的競爭優勢,但2020 年可能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相對優勢下降明顯。

表2 2011—2020 年RCEP 成員國茶產業RCA 指數
目前我國大多數茶園規模較小,生產效率較為低下,導致茶葉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須全面提高茶產業領域科技水平,重視科技創新投入,引進先進人才,全面提升中國茶園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素質。同時注重茶葉深加工的研發,挖掘茶葉價值,有些國家沒有飲茶習慣,可以推出茶類衍生食品,如開發果茶、茶食品等茶葉深加工產品,迎合更多市場,拓展受眾人群。
茶葉是一種飲品,消費者最看重的是安全和健康,如歐盟、摩洛哥等中國茶葉傳統出口市場不斷提高茶葉檢測標準,而國內企業的生產標準沒有相應的提升,導致中國茶葉相應出口量大幅下降。面對機遇,中國茶企應把握RCEP 區域這個巨大的市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建立有機茶生產基地,擴大我國有機茶產量,同時利用科技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中國大多茶企特點為小、多、散。印度尼西亞等茶葉出口大國的茶企不僅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效率更高而且茶葉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也更高,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但該國茶產業依然可以長期在國際上占據一定的優勢地位,主要就是依靠品牌茶企整合行業資源的能力,因此,中國茶企業應該整合行業資源,打造大型品牌茶企,提高行業競爭力。
利用RCA 指數測算RCEP 各成員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表明:中國、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四個國家茶產業整體都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中中國的競爭優勢始終保持在1.25~2.5 之間,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前期競爭優勢極強,中國是RCEP 成員國中RCA 指數波動較小的國家,表現出較強的發展后勁。中國茶企應抓住RCEP 的歷史機遇進行產業升級,不斷提升中國茶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