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場村中心汪塘積水嚴重”“耿埠村道路年久失修影響通行”“五楊村村內道路急需整修”……今年7月,邳州市部分人大代表和戴圩街道部分議政代表在進村入戶走訪群眾后,實時將收集到的信息上傳匯總到戴圩街道“圩您辦”App。結合代表反映情況,街道隨即以“提升人居環境”為目標全面摸排問題,先后為耿埠、馬場、五楊、戴場等12個村、社區整修村內道路、改造積水點,有效解決了群眾出行難以及汛期積水等問題。這是邳州市戴圩街道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依托代表線上平臺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
戴圩街道是邳州市經濟開發區所在地,地處城鄉接合部,涉及19個村、6個社區,轄區內各類企業眾多,群眾訴求復雜多元。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匯集社情民意、回應社會關切的作用,戴圩街道創新打造人大代表“圩您辦”App,引導廣大代表扎根為民服務一線,傾情辦好民生實事,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線上線下“互融互促”,代表履職“多向延伸”。街道依托人大代表“家、站、點”建立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戴圩街道實踐站,并將實踐站工作與“圩您辦”App 深度融合,實現了“線上”和“線下”平臺協同推進,人大代表“會中”和“會后”履職有機銜接。為因地制宜找準履職切入點,邳州市人大戴圩街道工委結合工作實際,選取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和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監督方向。廣大代表充分發揮“圩您辦”App作用,以指尖觸動熱點,將傾聽民情、匯聚民意的觸角向村(社區)、企業、網絡等延伸,深入了解和反映群眾期盼,為開展精準履職提供了“靶向”和“導向”。
走訪服務“一沉到底”,社情民意“一端盡覽”。為真正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人大街道工委按照全市人大統一部署,深入開展人大代表“雙聯雙爭”活動,將街道細分為240個微網格,組織全體代表深入實踐站和網格開展“四訪四問四促”活動。同時,代表第一時間將發現情況上傳到“圩您辦”App,與基礎數據匯總合并,形成了詳細的社情民意大數據。
接聽化解“一碼通辦”,問效督查“一鍵直達”。240個微網格全部設立網格二維碼,同時推廣代表“一人一碼”,群眾可以隨時隨地掃碼向網格和代表反映問題,實現了群眾意見建議“碼上提”、人大代表“碼上答”、民生實事“馬上辦”,辦理情況在“圩您辦”App 平臺上動態更新、隨時可見。街道建立“一周一通報、一月一點評”制度,壓緊壓實辦理責任,對推諉、敷衍、拖延不辦、超期未辦結的部門單位跟蹤督辦、預警問效。同時,人大街道工委每年召開兩次議政代表大會,組織議政代表對民生實事辦理情況和整改結果開展民主評議和滿意度測評,確保發現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實現了監督工作各環節貫通、全流程閉環。
戴圩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高海川說,“我們依托‘圩您辦’App平臺,將‘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貫穿人大工作特別是代表工作的各環節全過程,群眾‘有事找人大代表’‘有事能找到人大代表’已經逐漸成為了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