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邢文杰 (貴州大學 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的2021 年,“低碳”對于我國來說愈發重要,習主席曾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一直都對環境污染問題特別關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已經上升到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新的發展理念來實踐,“節能”與“低碳”成為我國發展的重要關鍵詞。全國各級政府都在大力倡導企業的綠色轉型,各行各業也在積極響應國家與政府的號召,采取各種方法策略來減少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習近平主席在第75 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增加國家貢獻,2030 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峰值,努力到2060 前年達到碳中和。物流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和基本主要產業,承擔著實現節能和減排的重要使命。
作為國民經濟的骨干系統,物流將連接國民經濟的所有產業形成有機整體。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國家現代化程度和國家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2020 年,我國的物流總額就已經達到了300.1 萬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19 年,增長了0.7%。在2021 年的上半年,我國的物流業務總額就已經達到了150.9 萬億元人民幣。就行業來看,我國在2020 年的工業物流總額為269.9 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 年增加0.3 萬億元人民幣;農產品物流總額4.6 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 年增加0.4 萬億元人民幣;單位與居民之間貨物物流總量9.8 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加1.4 萬億元人民幣;進口貨物物流總量14.2 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 年減少0.1 萬億元人民幣;可再生資源物流總量1.6 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 年增加0.2 萬億元人民幣。在過去的幾年里,內需始終在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撐中占有極大的比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整體經濟供需平衡,中國具有巨大的內需潛力。
物流行業保持著高度的繁榮。2020 年,隨著工作和生產的重新開始,物流企業的交易量和訂單水平不斷改善,物流供求同時增加,市場活力持續提高。在2020 年疫情影響下下降到26.2%后,2 月迅速恢復,超過了50%的榮枯線,2020 年12 月為56.9%,連續10 個月保持了擴張,反映了中國物流產業的穩定。未來,中國物流業將進入更高級的發展階段,并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物流產業急速擴大,隨著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物流產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
物流行業不斷提高其進入業界的能力,從業人員數也在穩步增加。據估計,2019 年末時物流行業(從事物流活動的個體產業及商業戶,以及工業、批發、零售) 雇用了5 191 萬人,與2016 年相比,增加了3.6%,年平均增加了0.9%。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從業人員繼續增長,從業人員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物流行業總體超過1 200 萬人,比2016 年增加了16%,每年增加3.9%。第二,道路物流仍然是吸納從業人員的主力,道路運輸在吸納從業人員能力方面快速增長,而鐵路和水路的吸納能力卻在放緩。第三,電子商務快遞和多模式運輸等新產業成為增加就業的主要原動力,在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期間,快遞物流行業以平均年增長率10%創造了100 萬人以上的就業機會,多模式運輸及運輸代理行業平均創造了15 萬人以上的就業機會,年均增長8%。
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綠色物流發展理念較為落后,導致了我國物流企業對綠色發展敏感性不高。就美國來說,早已出臺關于綠色物流方面的政策,倡導企業貫徹綠色物流的發展理念。但是由于我國物流人員綠色發展的意識沒有完全形成,各地政府沒有完全的由原來的以GDP 論英雄轉換到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上,從而使得我國物流企業未能真正成功地進行綠色戰略變革,進而使得我國綠色物流發展遲緩。再加上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的意識不強,對物流企業綠色產品要求不高,對綠色環保標識重視不夠,從而物流企業對綠色轉型的壓力過小,使得物流企業沒有進行綠色轉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雖然思想理念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但是在思想理念的基礎上,沒有綠色設備的支持也無法做到綠色轉型。我國物流行業的運輸主要還是靠公路運輸,公路運輸占整個中國物流行業運輸結構的87%。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 年末,我國擁有載貨汽車1 110.28 萬輛,其中,普通貨車414.14 萬輛,專用貨車50.67 萬輛,牽引車310.84 萬輛,掛車334.63 萬輛。載貨汽車占全國汽車整體的10.9%,雖然大型卡車只占10.9%,卻占全部車輛CO排放量的56%。大型卡車的平均碳排放量是乘用車的20 倍以上,大型卡車的年行駛距離一般達到20~30 萬公里,而普通家庭車的年行駛距離通常不過1~2 萬公里。雖然說鐵路運輸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以及碳排放,但無法解決貨物運輸的“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雖然說我國對于環境污染的相關法律與政策的制定從20 世紀90 年代就開始討論并且實施,但是就物流產業綠色發展與轉型的相關法律政策與標準體系的制定還不完善,不能為物流企業的綠色發展與轉型提供有力地支持。因此,各地政府也就不能很好地針對物流體制進行定額管理,也就不能對物流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控。除此之外,由于政策法規的缺失,缺乏物流綠色模式的界線,從而對于企業的合法權益無法合理的保護,對于各企業綠色物流標準的連接無法進行統一。由于企業本身是綠色發展的關鍵,若政策無法保護企業的權益,則企業就不會進行綠色轉型變革,行業的綠色發展就會遭受巨大的阻力。
在十四五規劃期間,物流綠色轉型愈發迫切,我國急切地需要大量能力強、創新性強、素質高、能夠引導物流產業進行綠色轉型的物流人員。雖然我國從事物流產業人員眾多,但大多數都是從事基層工作。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人的物流概念都是簡單的運輸和倉儲業。我國物流企業幾乎都是由運輸和倉儲業演變而來,再加上物流行業本身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較低,所以目前我國大多數從事物流的人員多為高中、中專、技校學歷,導致了物流行業中真正懂得運營、管理、信息技術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的稀少,很多公司的高管都是由基層人員提拔而來,缺少理論知識和技術水平。但是進行綠色轉型,需要大量的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實現。
其一,組織高管團隊學習綠色發展理念,讓其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充分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為實現物流產業的綠色轉型打下良好的基礎,倡導物流企業進行綠色發展。改變政府一心以GDP業績為上的理念,改變政府考核方法,增強政府環保意識,加強政府對企業的監督,完善綠色物流框架,提高政府對企業的監督能力。大力宣傳綠色環保標識,提高消費者對綠色環保標識的識別;積極宣傳綠色環保產品,加強消費者對綠色環保產品的認知和偏愛,進而使消費者給物流企業施加更大的綠色環保的壓力。其二,針對非綠色發展物流企業,可進行政策限制,迫使其進行綠色轉型;制定罰款措施,針對排放高、消耗大,但利用率低的物流企業進行一定量的罰款。其三,可以借鑒外國的發展理念與做法。
其一,可采用綠色能源。在倉庫屋頂上采用太陽能板,減少耗電量,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其二,快遞訂單使用一聯電子表格,快遞包的打印區域可以從所有頁面減少到小于50%,可節省大量油墨。其三,可采用環保材料包裝,采用易回收、可再生材料的包裝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促進材料的循環利用,從而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處理成本;另外采取簡易包裝,做到適度包裝也可以達到類似效果。其四,采購以環保能源為動力來源的貨車,采用以電、天然氣、甲醛等清潔能源為動力的車輛可以大幅度減少碳排放,減少對于空氣的污染,促進物流企業的綠色轉型;或者采用鐵路運輸,在貨物到達站臺以后再用貨車運送到倉庫,也可大幅度減少碳排放量。
開展綠色物流,政府政策引導是基礎,企業落實是關鍵。要健全相關明文法規政策,一方面可以使政府以及企業真正的轉換理念,真正認識到綠色物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讓政府有法可依,有法可尋,對企業做到真正的有效監督;可以讓企業受到明文規定限制,把綠色物流做到實際。在“十三五”時期,國家出臺了多項關于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通道+樞紐+網絡”運作體系、運輸結構調整(多式聯運)、綠色貨運、綠色包裝、標準化周轉設備等政策文件,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綠色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政府要把握好機會,完善綠色物流政策,引領物流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另外,綠色物流是一個系統的項目,需要一個完整的標準化系統。一方面,要限制物流活動的各個方面,引導企業減少不規范運用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在物流的各個方面,促進設施和設備的匹配、共享、再利用,提高物流行業的整體效率,實現成本削減、效率提高、綠色開發。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行業指導、研究機構和企業間交流的橋梁,肩負著促進物流行業標準化發展的重要使命,致力于中國綠色物流標準系統的改善和綠色物流的階段性改善,根據物流行業的客觀需求制定和修訂相關標準。
人才培養需要革新傳統教育模式,建立生產、教育、研究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系統,在嚴格管理下實現多樣化的發展。同時,在多層次的教育條件下,創建綠色物流的本科生和碩士課程,培養更專業的人才,革新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培訓機制。多方合作、共同培養優秀人才。另外,政府也要出臺相關激勵措施、政策法規和制定保障機制來激發企業參與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工作。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表明,政府行為為校企合作深入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紐帶作用。政府要不斷改進制度,優化外部環境,在參加高素質人員能力培訓的過程中明確企業的主要位置,切實加強政府和物流企業的作用,參與高質量人才培養。
目前中國綠色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行業依然存在著理念落后,設備技術水平差、消耗高,人才短缺,法規政策不完善等各種問題,阻礙了我國物流業的綠色發展,只有解決了企業、消費者以及政府的理念落后問題,提高設施設備水平,培養了高素質物流人才,完善了法規政策,健全了標準體系,才能夠提高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速度,提高我國綠色物流的轉型質量。綠色物流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十四五”時期重點項目之一,也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企業取得長期競爭優勢,以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潮流。相信在政府利好政策以及先進物流科技的推動下,我國綠色物流定會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