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昭 閻淑滑 顧桂蘭 張雪平 陳建芳
導讀:濮椒7號是濮陽市農業科院自主選育并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鑒定的辣椒新品種,在河南、山東、安徽等地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已成為當地主栽品種之一。濮陽市農業科學院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合濮椒7號種植的標準化生產技術,以期為廣大辣椒生產者提供參考。

辣椒定植

植株吊曼
濮椒7號是濮陽市農業科學院以H0825自交系為母本,P256自交系為父本雜交而成的辣椒新品種。該品種產量高,品質好,商品性佳,在市場上銷路好。濮椒7號中早熟,生長勢中等,株高80.9 cm,株幅72.2 cm,連續坐果性好,果實橫徑3.4 cm,縱徑23.0 cm,果肉厚0.29 cm,平均單果質量65.5 g,果實羊角形,果形美觀,果面微皺,青熟果黃綠色,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近年來,濮陽市農業科學院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一套適合濮椒7號種植的標準化生產技術,以期為辣椒生產提供指導。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設施條件選擇適宜的播種期,河南地區早春保護地栽培一般12月上中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
用10%磷酸三鈉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 min,以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入55℃恒溫水中浸泡15 min,然后室溫浸泡12~15 h。將浸泡好的種子用紗布或濕毛巾包好,放入28~30℃的培養箱中催芽,催芽過程中要每天翻動種子1次,并適時加水,保持種子濕潤,當有50%以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采用穴盤基質育苗。育苗基質主要由草炭、珍珠巖、蛭石、腐熟有機肥等組成。草炭∶珍珠巖∶蛭石體積比為2∶1∶1,每1 m3基質中加入三元復合肥(15∶15∶15)2~3 kg、腐熟有機肥2~3 kg、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 g,充分混合均勻,調節含水量在60%左右,并用生石灰或磷酸二氫鉀溶液調節pH值為6.5~7.2,24 h后翻堆,裝盤使用。
選用72孔穴盤,裝盤時以基質恰好填滿育苗盤的空穴為宜,穴面用刮板刮平,使每個穴都均勻裝滿基質,并避免基質中空或壓實。每穴播1粒,播后覆蓋0.5 cm厚的濕潤蛭石,并覆蓋薄膜保溫保濕。
播種后加強溫度管理,出苗前適當提高溫度,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夜間溫度不低于18℃;出苗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2~28℃,夜間溫度不低于15℃。保持基質濕潤,每隔1~2天噴1次水,待幼苗長至3~4片真葉后,結合噴水可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和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各1~2次。定植前5~7天進行低溫煉苗,白天延長通風時間,溫度保持在18~20℃,夜間溫度可降至10℃。幼苗長至6~7片真葉,莖稈粗壯,株高20 cm,莖粗0.4~0.5 cm時,選取根系完好、無病蟲害的幼苗定植,定植前1天將穴盤澆透水。
選擇前茬未種過茄果類(茄子、辣椒、番茄等)蔬菜、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塊。濮椒7號喜有機質含量高的砂壤土。定植前深耕細耙,結合深翻每667 m2施入生物有機肥400~500 kg(或腐熟農家肥5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
田地整平后起壟,壟面寬70 cm,壟溝寬50 cm,壟高20 cm,耙平壟面,鋪黑色或銀黑雙色地膜,保溫除草。
早春保護地栽培12月上中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3月中下旬單株定植,株距40~45 cm,667 m2定植2 600株左右,定植后及時澆透定植水。
定植后應密閉棚室增溫保溫,白天溫度保持在30~35℃,夜間溫度保持在15℃以上,促進發根緩苗。定植后5~7天后澆1次緩苗水,緩苗水不宜過大。緩苗后逐漸通風,并及時中耕保墑。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晚不低于15℃,逐漸加大通風量,降低棚室濕度,保溫被早揭晚蓋。該階段以營養生長為主,幼苗根系較弱,忌旱忌澇,緩苗后每5~7天澆1次水,并及時整枝打杈。
盛果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應科學合理進行澆水、施肥。每7天左右澆1次水,早晚進行。隨澆水每667 m2追施含氮、磷、鉀大量元素的水溶性沖施肥35~45 kg;每次采收后追施1次高鉀復合肥。
濮椒7號株型高大,分枝較多,可用纖維繩吊蔓或用竹竿搭架。門椒坐果后及時摘除門椒以下的側枝、老葉、病葉。盛果期是病蟲害高發期,應對病蟲害進行集中防治,及時采取相應防治措施。
河南地區辣椒常見蟲害有蚜蟲、白粉虱、薊馬、茶黃螨、煙青蟲等。蚜蟲每667 m2可用15%異丙威煙霧劑250~300 g或3%高效氯氰菊酯煙霧劑450~500 g熏棚,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虱發生初期用10%蟲螨·茚蟲威懸浮劑400~600倍液或10%撲虱靈(噻嗪酮)乳油1 000倍液噴施,每隔5~7天1次,連噴3~4次;薊馬可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噴施;茶黃螨用5%噠螨靈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2.5%天王星(聯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煙青蟲用1.8%阿維菌素懸浮劑3 000倍液或20%聯苯菊酯水乳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除藥劑防治外,還可在棚室門、窗、通風口處設置40~60目防蟲網,可防止白粉虱和蚜蟲等害蟲入侵;在溫室近地面處每667 m2懸掛黃板和藍板各30~35塊,可對白粉虱、薊馬等有良好的誘殺作用。
當地辣椒常見病害主要有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等。疫病一般在初花期雨季來臨前用藥預防,可選用45%百菌清煙劑200 g/667 m2熏棚,也可用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7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乳油1 000倍液或30%鹽酸嗎啉胍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灰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此外,前茬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深翻整地,采用高畦覆膜栽培,培育適齡壯苗,加強田間管理,采用膜下暗灌或滴灌等高效栽培技術可有效防控病蟲害的發生。
及時采收,一般在果實18~20 cm、果面光滑、有光澤時即可采收上市。采收后要注意避免被陽光直射,商品果貯存溫度為15~16℃,每次采收后應及時追施高鉀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