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陳穎,天津市薊州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市薊州區文昌街28號(農業局院內),301900,E-mail:527618736@qq.com
導讀:津甘8號由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是薊州區甘藍生產的當家品種,該品種綜合性狀穩定,早春大棚種植定植后50~58天可收獲,株型緊湊,葉色深綠,葉面較平,葉球圓形、淺綠色,單球質量0.8~1.3 kg,質地脆嫩、味甜,深受薊州區廣大菜農喜歡。
薊州區作為京津兩大城市重要蔬菜供應基地,肩負著保障城市蔬菜供應和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的兩大重任。甘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常見蔬菜,在薊州區種植多年。津甘8號是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品種,在薊州區種植有近20年歷史,雖然該品種不是當前最新品種,但由于該品種綜合性狀穩定,早春大棚種植定植后50~58天就可以收獲,株型緊湊,葉色深綠,葉面較平,葉球圓形、淺綠色,株高13 cm,球徑14.2 cm,球內中心柱長4.8 cm,葉球緊實度0.79,單球質量0.8~1.3 kg,質地脆嫩、味甜,而深受薊州區廣大菜農喜歡。該品種近幾年在薊州區的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200 hm2左右,依然是薊州區甘藍生產的當家品種。為了進一步擴大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和效益,筆者根據多年種植經驗,特總結出該品種相關高產栽培技術,以便更好地為菜農提供借鑒和參考。

天津薊州地區宜1月上旬播種,2月下旬定植,每667 m2定植4 000株,從定植到收獲需要50~60天,一般4月中下旬收獲。
采用105或128孔穴盤育苗。每穴播2~3粒,生長至2~3片葉時間苗。
甘藍播種時,基質的濕度要適宜,松緊程度是以裝盤后左右搖晃,基質不下陷為宜。壓孔深度為1 cm左右,播種時使種子正好落于孔的正中間,播種后均勻覆蓋蛭石,并用木板刮平。播種結束后,往育苗穴盤澆足水分,并噴霧15%噁霉靈水劑1 000倍液進行殺菌。后蓋上地膜,利于保濕和提高基質溫度,促進出苗整齊。
①溫度管理播種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夜間溫度保持在12~15℃,幼苗出齊至第1片真葉展開期間,降低溫室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18~20℃,夜間溫度控制在7~10℃,3葉期前,白天保持在20~25℃,夜間不低于5~7℃,一般5~7天即可出苗。
②煉苗甘藍定植前要煉苗,使幼苗逐漸適應外界氣候,白天溫度控制在12~15℃,夜間溫度控制在5~8℃,定植前10天左右,風口從小到大,早揭晚蓋,直到定植。
③壯苗標準經過低溫鍛煉后,幼苗具4~5片,葉叢緊湊、葉片肥厚,葉色深綠,外莖短且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頂芽還沒有分化花芽,這樣的幼苗定植后緩苗快,產量高。
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3 000~3 500 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與土壤混勻。定植株距為40 cm×40 cm,每667 m2定植4 000~4 500株,甘藍苗適宜在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定植前3天應覆蓋地膜,提高地溫,定植后澆透定植水。
甘藍定植后的管理至關重要,這一階段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定植后5~7天,澆1次緩苗水,然后蹲苗,促使幼苗進行養分積累,促進莖稈粗壯,一般蹲苗7~10天。
蓮座期要見干見濕,蓮座末期到結球期,水肥需求量會大一些,所以需要加強水肥管理。結合澆水,每667 m2分次隨水施全元素高鉀沖施肥40 kg,促使甘藍包心,迅速生長,并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液和含鈣葉面肥。以后每5~8天澆1次水,保證肥水充足,才能促進葉片生長。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
由于氣候原因,早春甘藍一般沒有蟲害發生,病害發生也很輕,不需要特別防治。
定植后50~60天,甘藍植株健壯,結球飽滿,單球質量1 kg左右,667 m2產量在4 000 kg及以上時,依據市場行情即可收獲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