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
(江陰市中醫院,江蘇 無錫 214400)
近些年來,隨著孕婦選取剖宮產這一分娩方式概率的增加,子宮瘢痕妊娠發生的概率也逐漸提升。該病患者早期通常情況下無明顯臨床癥狀,患者病情經常被忽略。而隨著胚胎的慢慢增長,可能會引起局部皮膚出現破裂,情況嚴重可能會出現大出血,對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進而會給患者健康安全帶來嚴重影響。為此,探索安全有效地診斷方式具有及意義[1]。目前,彩超診斷是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在臨床上的主要診斷方式,但經臨床研究表明,不同彩超診斷方式之間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2]。本次研究主要以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為對象,分析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應用效果。
選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診治的82例子宮瘢痕妊娠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1 例。對照組年齡為24~36歲,平均年齡(32.65±5.25)歲,剖宮產次數1~3次,平均次數(1.15±0.65)次;觀察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31.25±5.87)歲,剖宮產次數1~3次,平均次數(1.54±0.25)次。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主要表現為停經以后出現的陰道不規則流血癥狀患者;有器官功能性障礙患者;有婦科腫瘤損傷患者;有精神障礙患者;對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患者。本次研究取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診斷方法
兩組患者均展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將腹部探頭頻率參數設置為3.5 MHz,將陰道探頭頻率參數設置為5~9 MHz。對照組患者給予經腹超聲檢查:臨床醫護人員需在檢查前提醒患者多飲用水,將膀胱維持在充盈狀態,在為患者展開臨床檢查時,需要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在患者下腹部恥骨聯合上方放置探頭,展開橫切面、縱切面和扇形掃描,并記錄孕囊以及回聲異常現象,同時觀察周邊血流情況,并保存所獲取到的最佳圖像。
觀察組患者給予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指導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指導患者徹底排空膀胱,對患者的外陰進行常規消毒處理,將適量的耦合劑涂抹于探頭頂端,將一次性避孕套放套置在探頭之上,排空避孕套中存在的空氣,將適量的耦合劑涂抹于避孕套上,將探頭逐漸放置于患者的陰道之中,在置入探頭以后,操作人員需要對探頭方向進行不斷地改變,多切面掃查患者的子宮切面,并之后認真觀察子宮腫塊形態、體積和位置,并檢查子宮與雙側附近,并記錄孕囊以及回聲異常現象,同時觀察子宮供血情況。
1.2.2 治療方法
檢測成功以后,臨床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展開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治療,于手術治療3 d內,將超聲作為引導,為患者展開清宮術,確保患者子宮內部不存在異常分泌物,令患者進行修養,修養時間為2~3 d,對患者的血β-HCG指標展開復查。如果檢測結果為患者的血β-HCG指標呈現出增加趨勢,則需要給予患者抑制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等。
評估兩組診斷效果:觀察記錄兩組診斷準確的例數,對比兩組診斷準確率。評估兩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觀察記錄兩組治療前后的血β-HCG指標和血流阻力指數,其中血β-HCG指標與臨床療效成反比,血流阻力指數與臨床療效成正比[3]。
數據分析取SPSS 19.0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診斷準確率相比,觀察組偏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 兩組患者診斷效果對比[n(%)]
治療前兩組的血β-HCG指標和血流阻力指數均基本一致且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β-HCG指標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的血流阻力指數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分)
組別 例數血β-HCG指標血流阻力指數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1 786.35±32.65 360.35±15.12 0.36±0.12 0.61±0.15對照組 41 789.41±30.68 420.36±13.65 0.37±0.11 0.51±0.16 t值 0.398 17.178 0.358 2.659 P值 0.692 0.000 0.721 0.010
子宮瘢痕妊娠是臨床上最為罕見的一種異位妊娠,同時也是宮肌層妊娠中具有特殊化的類型之一,有國外報道顯示子宮瘢痕妊娠發生的概率約為1∶1800和1∶2126,在所有異位妊娠患者中所占比例約為0.15%~6.1%。在剖宮產瘢痕的影響下,患者的子宮內膜間質蛻膜會表現出缺陷或者是缺乏,受精卵著床在此以后,會引發底蛻膜缺損。在這種情況下,滋養細胞會直接侵入進患者的子宮肌層,并且會一直生長,其絨毛會與患者子宮肌層相互粘連,甚至是絨毛會植入或者是穿透患者的子宮壁[4]。目前,臨床上尚未給出子宮瘢痕妊娠的明確發病機制,有部分醫學者認為子宮瘢痕妊娠可以被劃分為兩種形式。其一,為羊膜囊在患者的瘢痕上種植,在患者的宮腔中和子宮峽部處生長,有生長到活產的可能性,但同時患者植入部也具有非常大的出血風險性。故對于子宮瘢痕妊娠的女性來說,一般不建議進行順產分娩,通常建議再次進行剖宮產手術,以免在順產過程中發生子宮破裂的情況。其二,為妊娠囊在患者的剖宮產切口瘢痕部位植入,當患者處于妊娠早期時,有可能引發大出血或者是子宮破裂。胚胎在患者的剖宮產瘢痕處種植,有可能是胚胎以微孔為途徑侵入到瘢痕中,胚胎進一步在患者的漿膜內部或者是子宮肌壁處附著,發展成剖宮產瘢痕妊娠在臨床上的第二種表現形式。這一通道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既往子宮手術,常見的有剖宮產術、子宮成形術、刮宮術、子宮肌瘤剔除術、宮腔鏡手術或者是人工取胎盤術等[5]。因此,建議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及早終止妊娠處理,以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并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損傷。
瘢痕妊娠在臨床上的診斷方法具有多樣性,常見的有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和MRI檢查等。其中,宮腔鏡檢查不適用于流血患者的臨床診斷工作中,MRI檢查價格較為昂貴,且該檢查容易致使患者出現感染現象。基于此,超聲檢查是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在臨床上的主要診斷方式,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不同彩超檢查方式的診斷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6]。現階段針對子宮瘢痕妊娠常展開經腹超聲及經陰超聲檢查,腹部彩超是通過腹壁進行檢查的,對胚胎發育情況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并且還可以檢查盆腔和卵巢附件。陰道彩超同屬于超聲檢查,原理與腹部B超一樣,主要是將探頭放入陰道以內,觀察陰道內以及宮腔,進而檢查子宮內的情況,以明確是否有盆腔積液、雙附件情況、是否有優勢卵泡,宮腔內是否有囊腫、子宮肌瘤等,可以看子宮內膜的厚度,異常子宮出血的部位、判斷是否懷孕,是宮內早孕還是宮外孕,子宮疤痕妊娠等。相對來說,對于子宮疤痕妊娠,陰道超聲與腹部超聲都可以觀察到子宮疤痕妊娠情況,但是陰道超聲的檢出率要比腹部超聲檢出率高,且影像學資料也更為清晰。而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性愛的對照組診斷準確率為80.49%,經陰超聲診斷的觀察組的診斷準確率為95.12%,與對照組的診斷準確率相比,觀察組明顯偏高(P<0.05)。治療前兩組的血β-HCG指標和血流阻力指數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β-HCG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血流阻力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說明,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的應用有利于優化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的臨床診斷工作。而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標準主要為[7]:(1)患者宮腔內部不存在妊娠囊;(2)患者的宮頸管內不存在妊娠囊;(3)患者妊娠囊和膀胱之間存在的肌壁薄弱。
針對瘢痕妊娠患者來說,在臨床診斷中需要加強注意的是,與滋養細胞疾病、子宮動靜脈瘺、子宮瘢痕憩室、宮頸妊娠、早期難免流產、子宮瘢痕部血腫和低位妊娠之間的鑒別。臨床醫護人員需充分評估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的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分析妊娠物的大小、位置、與宮頸之間的關系,子宮下段瘢痕處的血供情況、肌層厚度和血β-HCG值,同時考慮患者的經濟情況和對生育提出來的要求,來為患者制定出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的臨床治療措施[8]。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治療可以對患者的實際妊娠位置進行清晰定位,可以觀察到患者的實際血供情況、性狀以及大小等,可以將患者的妊娠組織完整去除,可以預防患者再次出現瘢痕妊娠,給患者帶來的創傷比較小,能夠有效促使患者恢復。而為子宮瘢痕妊娠患者展開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具有無創性,操作簡單,可以對患者著床部位的肌層受累程度和肌層厚度進行充分評估,可以詳細觀察到周邊和內部的血供情況,可以獲取到顯著的診斷效果,同時以患者的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為依據,綜合分析患者的個體化要求和實際病情,為患者制定出具有科學化和個性化的臨床治療方式。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還可以為臨床醫生的各項操作提供引導,臨床可以通過血β-HCG指標和血流阻力指數等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當血β-HCG指標呈現出下降趨勢,血流阻力指數呈現出升高趨勢時,代表患者的臨床較好,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給予子宮瘢痕妊娠患者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有效提升診斷效果,能夠為患者的臨床治療工作提供重要決策依據。并且,其給患者造成的創傷小,可以有效促進患者恢復,同時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具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