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10 月16 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10 月16 日下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科學》 編輯部在學院101 會議室共同主辦了“喜慶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習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精神專家座談會”,院黨委委員、黨政班子成員、專家學者等四十余人參會,第一時間學習領會大會重要精神。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崔建華,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孫蚌珠,經濟學院黨委委員、人口研究所所長陳功,社會科學部副部長王棟,經濟學院“梓材” 講席教授邱海平、平新喬出席座談會。會議由經濟學院副院長張輝主持。座談會上,專家學者以黨的二十大重要精神為指引,圍繞二十大報告要點,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展開了學習與交流。
《經濟科學》 常務副主編于小東在發言中表示,四十多年前,《經濟科學》 的首任主編陳岱孫先生在雜志代發刊詞中就曾指出,經濟學研究“要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充分適應我國四個現代化的需要”,如今我們又要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經濟科學》 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高度關注報告中指出的建立中國式現代化強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推動綠色發展等與中國長期發展目標緊密相關的重大問題,促進中國的經濟學研究更好地為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決策服務。她代表本刊做出表態,《經濟科學》 將在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未來的選稿用稿方面,《經濟科學》 將堅持以下四個方面的導向:
第一,堅持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重點,以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推動學科發展,助力“三大體系” 建設。
第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大現實問題,特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一些迫切需要闡釋和解決的問題,揭示經濟現象背后的經濟規律。
第三,在時代前沿和國際視野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隨著期刊國際化進程的推進,與優秀學者一道共同推動中國的學術話語體系建設。
第四,繼續支持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等北大傳統優勢學科和田野調查等基礎性研究的成果發表,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