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克依
(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 333000)
陶瓷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古老工藝產品,早在公元前16世紀中期就已出現,但大多都是作為實用器皿或工藝品而存在,瓷器上的繪畫則是處于附屬地位,起到裝飾性作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陶瓷繪畫這一概念直至近二十多年才有所興起,陶瓷上的繪畫已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繪畫裝飾,而是對陶瓷這一材料的可發展性探索。我以前接觸的是油畫,所以在后來進行陶瓷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前置經驗的影響,也由此開始思考油畫技法在陶瓷繪畫中的運用。
高溫顏色釉是陶瓷繪畫藝術中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其不確定性和多變性吸引著廣大藝術家和藝術工作者進行創作。油畫是在布面上進行繪制,而高溫顏色釉需要在泥坯上繪制,由于載體的不同,會導致表達手法、表現形式、材料技法的差異性,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每一次創作進行仔細的記錄,以及創作完成后的總結。
高溫顏色釉的肌理與效果種類紛繁復雜,其中不易流動的單色釉與油畫顏料有著相似之處,且分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釉料。油畫主要表現物象的光影、明暗,當代油畫采用直接畫法較多,不需要做底和罩染,在陶瓷材料上可選用不易流動的高溫顏色釉達到此效果,不易流動的釉一般為純色釉和少量花釉,純色釉又有啞光和亮光之分,在繪畫中需要反復實驗、積累經驗,心中才會對材料有所熟知,避免工藝瑕疵的產生。油畫技法與單色釉的結合可以采用啞光釉厚堆,也可以采用亮光釉填涂或少量多次疊加的手法,以達到油畫所追求的光影效果。
高溫顏色釉與油畫材料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可以歸納為兩點:一是吸水性的不同,油畫是在畫布上繪制,一般有亞麻、棉麻、純棉、化纖,即使是純棉畫布,其吸水性也甚微,而高溫顏色釉施于坯之上,則吸水性很強,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畫面效果選擇合適的載體。二是可控性的不同,油畫是直接用油畫顏料在畫布上繪制,所見即所得,繪制前后不會有色彩上的變化,而高溫顏色釉的釉料在繪制前后有較大的區別,這就考驗著藝術創作者對于所使用釉料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畫面的預判能力,且同一種高溫顏色釉在不同的窯爐、不同的溫度,甚至是同一窯爐的不同位置,燒制出來的色彩效果都會有所差別,花釉窯變是高溫顏色釉的一大特色,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其實施的困難性,種種因素都會對最終的燒成效果和發色產生影響,所以需要我們做更多系統的實驗來掌握每一種釉料的特性,才能將其與油畫語言相結合。
釉上彩有粉彩、古彩、新彩,選擇新彩來實踐的原因是新彩材料相對于粉彩、古彩來說更為直接,而且與油畫的共同點都是所見即所得,這一點對于探索油畫與陶瓷繪畫有著較大的幫助。在材料上,新彩顏料也與油畫顏料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例如媒介都是油,新彩可以像油畫一樣進行光影和明暗的渲染、表達,顏色也非常豐富有光澤,如果繪制效果不夠亮,還可以再罩上一層粉彩的雪白進行二次燒制。
新彩與油畫的不同之處也可歸納為兩點:一是肌理的厚薄,傳統的釉上繪畫,包括新彩,基本都是薄畫法,為了追求畫面效果和層次,常常采用多次燒制的方法,在眾多陶瓷創作者的研究之下,也逐步探索出了釉上彩的厚薄控制方法,例如在顏料里加入加厚白,這樣燒制出來就不會有裂痕,但不同于釉下彩,陶瓷釉上彩的厚度是有上限的,始終達不到油畫那般肌理與厚度,所以也有藝術創作者在釉下泥坯時就用泥塑或撕、拉、刮等方式做出肌理,再進行釉上繪制。二是顏料化學性的不同,雖然新彩燒制前后基本不會有區別,但要特別注意一些相斥顏料,例如紅與黃,在燒制后紅色就會將黃色吃掉,所以在繪制時要注意相疊加的顏色是否會存在化學上的相斥。
新彩不同于高溫顏色釉的不可控性,正因為可控,所以更需要藝術創作者扎實的繪畫基本功與對材料研究的透徹,審美、對色彩的敏感程度、對構圖的把控能力都決定了一件作品的成功與否,在陶瓷創作中如何將油畫的色彩、色調、肌理質感引入其中,是一個值得實踐的課題。
陶瓷雖然已有千年歷史,陶瓷繪畫的題材也大多與中國畫題材相結合,油畫語言的介入會賦予陶瓷繪畫更鮮活的生命力。無論是陶瓷繪畫還是油畫,都要創作出具有內涵的藝術作品,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要尋求更加富于創新的藝術手法和繪畫技法,將生活細節轉化為靈感并運用到作品之中。陶是粗獷的,瓷是細膩的,陶瓷是粗獷與細膩交織的藝術,有著無窮的變化與可能性,西方油畫與東方瓷畫的碰撞結合,會使陶瓷繪畫具有更生動的美感。藝術表達的前提是技法的掌握與思想的充盈,這二者相結合才可以使創作更加順利。
從材料上來說,油畫可以通過對畫筆、刮刀、畫布、畫框、顏料等進行選擇,也可與金屬、玻璃、或其它礦物質材料相結合,根據畫面需要做出有質感的肌理變化,對這些材料熟練運用會使藝術創作游刃有余,材料不應成為困難,而應成為繪畫表達的得力方法。在創作過程中,從顏料的選擇到繪畫技法,再到燒制,一系列的摸索可以達到畫面的理想效果,綜合材料的運用會將畫面表現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在追求畫面效果同時又增加了光澤感與立體感,這是陶瓷繪畫才能做到的。陶瓷繪畫中也可在釉上或釉下進行肌理實驗,可以選用豐富的陶藝工具或是任何可以施釉或繪制的道具,只要敢于實驗,陶瓷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也是陶瓷這一材料的魅力所在。
從精神上來說,油畫語言傳達著油畫家們對客觀物象的理解和感受,作為一種藝術符號,它具有時代精神的感染力,陶瓷繪畫也是如此。油畫語言通過構圖關系、色彩冷暖、透視、體積、肌理等因素表達內心的畫面,除了這些視覺因素,藝術家應從深層次的精神去表達作品想要傳達出的情感,不應僅僅停留在技法層面,那樣只是一位畫師而非藝術家。在藝術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與涵養,讀的書多了,作品更具內涵和理論支撐,靈魂才會更加強大。東西方的文化融合,使得更多藝術表達形式都與陶瓷相結合,當代陶瓷藝術是藝術與工藝并存的藝術呈現方式,不僅僅是傳統上的工藝層面,更多的是反映藝術家內心的表達,以及對千年陶瓷文化的傳承。
與油畫相比,陶瓷繪畫多了一份材料的特殊性,這使得陶瓷藝術擁有更多的可能性與創新技法,也為陶瓷繪畫的未來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與工藝的結合讓陶瓷繪畫具有收藏與研究價值。陶瓷繪畫的發展還要持續推廣,這是一條曲折艱辛的道路,作為陶瓷藝術工作者,我們需孜孜以求、不斷探索陶瓷材料更多的空間,并與其它畫種或是與雕塑、陶藝、景觀、攝影等藝術相結合,讓藝術達到更高的融合性,我們在致力于將陶瓷繪畫作為一門獨立繪畫種類的同時,也應在陶瓷藝術中看到不同藝術門類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