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淮北職業技術學院 張淑俠
在連續第四年倡導“全民閱讀”的時代背景下,發揮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功能,增強閱讀的影響力,引導大學生形成終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對當前高校圖書館改進服務水平、創新閱讀推廣思維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為順應新時代發展趨勢,融合“互聯網+”思維模式和服務理念,高職院校閱讀推廣具體表現形式如下:
(一)“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這是一種基于閱讀交流平臺的閱讀推廣。通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這一自媒體發布交互平臺,借助互聯網時代的微營銷,有針對性地向讀者推送個性化閱讀,通過與讀者實時在線的交流互動來增加用戶閱讀的溝通、交流體驗,使閱讀推廣更加自由。
(二)“電子借閱機”。這是一種基于互聯網閱讀終端的閱讀推廣。可離線閱讀,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自動下載全書,免費將圖書帶回家。讀者可以利用碎片時間看書,既輕松自如,隨時隨地,又達到了提升閱讀攝入量的效果。
(三)閱讀推廣專題活動。圖書館聯合超星等網絡平臺舉辦“移動圖書館”專題活動,開展“愛上閱讀”“書香飄動,移動書香”等系列專題活動。
從微媒體時代新型閱讀推廣的背景來看,加強與團委、宣傳部等部門合作,開展“讀經典,評經典”閱讀活動,結合微媒體資源和本校資源,精選經典名著閱讀,并在閱讀平臺留下心得體會,通過讀書活動,培育師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營造濃郁的人文氣息。
隨著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深入開展,推廣形式的新穎多樣,一定范圍內吸引了較多學生的關注,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但也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忽視閱讀對象的需求,閱讀推廣效果不理想。當前校園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主要從圖書館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問題,在開展創意、組織活動時,往往將推廣對象看成一個整體進行主題推廣,忽視了讀者的閱讀心理、習慣、情趣、能力、現狀等要素,推廣活動開展前沒有進行深入調查,與讀者溝通不足,缺乏深層次的雙向交流,在契合大學生心智特點和現實需求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例如,在高校圖書館推薦經典閱讀書目時,書目過于形式化,推薦書目具有濃厚的學術情節和專家色彩,大學生閱讀難度大,大部分同學在經典閱讀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閱讀障礙,“不知道怎么讀”“閱讀后沒有滿足感”等問題顯現,閱讀推廣活動后用戶滿意度和活動效果不理想。
(二)閱讀推廣的“品牌”理念認識不充分。部分高校圖書館為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知名度,設立了“品牌”概念。“品牌”主要是通過利用符合大學生閱讀偏好的讀者服務活動,精心培育和強勁打造并深植到讀者心中,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閱讀推廣活動品牌化,有利于實現圖書館文化育人價值,有助于閱讀推廣事半功倍。目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實踐發展很不平衡,有的圖書館成效顯著,具備極大的社會影響力,如武漢大學圖書館組織的讀書節,其中名著經典游戲之“拯救小布這消失的經典”活動和四川大學圖書館的“光影閱動·微拍電子書”活動。有的圖書館浮于表面,短期行為,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在推進校園閱讀推廣中品牌創設和品牌理念認識不足,沒有建立閱讀推廣品牌化運作模式,缺乏品牌特色標識與閱讀推廣活動之間的關聯,品牌魅力和效應不能有效發揮,致使閱讀推廣失去長期性和持久性。
(三)缺乏專業的閱讀推廣運營團隊。完整的閱讀推廣活動一般包含前期閱讀教育和規劃、中期閱讀指導、后期用閱讀推廣顯示的形式展現,各環節相輔相成。據調查,許多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一般是從工作人員中臨時抽取,并沒有設立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缺少圖書館自己的閱讀學專家和閱讀推廣專家。在這種情況下開展工作,前期缺乏活動目標的設定和活動規劃,中期沒有專業人員進行讀書建議和交流指導,后期缺乏活動體驗的分享和反思,閱讀活動與讀者需求的契合度不能保證,滿足不了對讀者的深層次服務,圖書館閱讀教育主體功能的價值未能真正實現。
(一)積極關注讀者閱讀傾向,定期開展閱讀行為及需求分析。微媒體時代,網絡電子閱讀、移動閱讀成為現代化的一種閱讀方式,以網絡瀏覽為主要方式的“淺閱讀”正在取代“深閱讀”,大學生的閱讀傾向于實用閱讀、輕閱讀。對此,高職圖書館要積極關注讀者閱讀傾向,結合網絡時代、微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特性,以及各層次讀者專業取向,綜合性分析讀者群閱讀行為的特性,對不同類型的潛在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認真調查和分析,有的放矢設計閱讀活動。再依據調查結果開展需求分析,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就不同年級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習慣等定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的數據結果在數據平臺能及時顯現,依據數據平臺跟蹤分析讀者的閱讀行為以及圖書館閱讀環境、閱讀數量等,及時調整閱讀推廣活動規劃。書目推薦是高校圖書館普遍采用的閱讀推廣類文章發布類型,在經典書目的閱讀推廣上,應從全科教育的視角,針對大學生興趣、基礎、能力等個性化需求,入選具有多主題、多級次、多維度的書目;書籍導讀方面,選擇更加適合大學生個體現狀及發展方面的書籍,閱讀難度級別適當增加;書目推廣方式上,以大學生進階式閱讀素養發展為目標,結合閱讀推廣活動類型,采取專題嵌入、系統嵌入、整體嵌入、零星嵌入等多種方式,使書目推廣能真正融合到大學生涯以及終生發展的過程中。
(二)塑造“閱讀推廣+”品牌,保持和提升推廣的持續性和長久性。有效推進閱讀推廣,必須意識到其發展的長期性和持久性。從對大量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案例研究表明,圖書館樹立品牌意識,創建特色閱讀推廣品牌,可大大增加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輔之以實施閱讀推廣品牌戰略來確保閱讀推廣活動的常態化運作,而且提升了閱讀推廣的內涵與質量建設。建立閱讀推廣活動品牌,應樹立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首先,做好品牌定位工作,分析推廣對象的需求特征,抓住興趣點、服務訴求、學科需求等,明確主題,然后進行創意和策劃,制定清晰準確的品牌定位。充分結合新媒體技術、新閱讀理念,通過創新創意思維,為讀者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氛圍;其次,對品牌所打造的意蘊設置相應的閱讀環節,結合本校特色資源和微媒體資源,宣揚本校的歷史文化,以圖片欣賞、影音視頻觀看、圖書閱讀、活動實踐參與、興趣觀點交流等方式,打造多元化的閱讀體驗,塑造特色化閱讀推廣品牌。通過持續給予讀者特殊體驗,不僅能提升推廣內容別樣的層次感與新鮮感,引發讀者的關注度,達到良好的閱讀推廣傳播效果,而且學生對學校認同感和自豪感會大大增強,閱讀活動的影響力會快速提升,如吉林大學圖書館推廣的“白樺書聲,校園朗讀”系列主題活動項目,代表吉林省高校參加“首屆全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大賽”,成為本館獨具特色、引領校園文化建設的閱讀推廣品牌。
(三)建立專門的閱讀推廣活動機構和團隊,制定長遠發展戰略。首先,從學校角度,成立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引進專業人才,負責制定統一的閱讀推廣工作制度和標準,負責統籌協調校內外閱讀推廣活動;其次,要培養圖書館自己的閱讀推廣專家和閱讀學專家。閱讀推廣不僅是一種讀書活動,而且是一種人文教育,依托本館專業人才,挖掘閱讀的療愈價值,建立基于人文精神的閱讀關懷團隊,從而構建新時代讀者需求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工程;再次,要組建專門的學生閱讀推廣團隊。組建閱讀推廣的學生團體,定期組織“閱讀推廣人”相關培訓,逐步打造一支具有個人魅力和內涵價值的明星式閱讀推廣人及其團隊,是圖書館建立閱讀推廣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運營團隊,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圖書館+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志愿者”、暨南大學圖書館的“圖書館+書蟲志愿服務隊”,由團隊組織,以興趣作為活動切入點,進行創意和精心策劃,并積極參與互動。清華大學圖書館的視頻短劇“愛上圖書館”系列,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已連續舉辦十屆的南京審計學院圖書館“彼岸花開”讀書節活動的策劃與實施,也是由“彼岸”讀者協會和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在圖書館的指導下完成的,既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增強了閱讀推廣活動的效果。
閱讀推廣是一項全方位、多層次、需要多方面合作運營的系統工程。新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在多媒體發展的當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改革,圖書館服務只有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創新大學生閱讀推廣服務,才能真正發揮服務教學、服務科研、服務人才培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