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匯
(曲靖市麒麟職業技術學校)
“雙創”,即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8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該意見的頒布和實施,有效加快了“雙創”走進高校教育課堂的腳步。藝術設計專業是職業院校的重要專業之一,教學實踐中,相關教師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知識和藝術設計能力與鑒賞能力,最主要的,藝術設計可以突破常規的局限,更具自主性和創新性,這與“雙創”思想的核心不謀而合。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滲透“雙創”教育教學理念,可以有效推進高校專業拓展的實踐性,緊密銜接“學”與“工”,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和創業意識與能力的藝術設計人才。
2021年10月9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就“十四五”期間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舉措明確表示,將推出一批國家級“雙創”學院,打造一批國家級“雙創”實踐教育中心?!半p創”學院的蓬勃發展,為“雙創”教育的成長提供了廣闊平臺,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與基礎教育理念的融合發展,對學生成長和院校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絕不只停留在鏈接社會就業層面,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實踐中推陳出新,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職業院校作為高等教育教授的殿堂,要著重把握“雙創”教育的核心,旨在培養更多突破思維桎梏,具備批判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創新型人才。其中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領域,“雙創”教育理念可以得到有效實施。從基礎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更新出發,發掘學生自主思考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并有效“放大”,可以為推進學生的創業之路埋下火種。在“雙創”教育理論,在實踐中有效印證的同時,可以有效規避傳統高等教學中的功利化弊端,使得高校教學和教育制度管理更具自主性,讓“雙創”教育成為撬動教育改革的有力杠桿。就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而言,滲透“雙創”教育理念,可以帶動本專業職業教學的深度探索。在藝術設計專業所涉及的平面設計、電腦藝術設計以及動畫設計等領域,通過“雙創”滲透,著重強化了專業學習的實踐性和創新性,是推進教育改革的有效觸點。
“雙創”教育的起點在高校,但這絕不意味著整個“雙創”教育體系只關乎學校。“雙創”教育理念的滲透和高效應用,需要高校、政府和企業做有效鏈接,使“雙創”逐漸深入到整個社會文化體系中,衍生出積極向上的創新文化,充實社會文化中的正向元素。在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為了推進“雙創”教學理念的深入,在增設創業創新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著重把握對專業創新拓展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增強社會情感,強化學生創新創業發展過程中的社會責任感。
培養創業意識的根本目的與其說是促成學生成功創業,更多的是要在不斷的創新火花碰撞中,萌生突破思維定式的創新意識。職業院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引導,一部分學生成功探索出自身獨具優勢的創業路徑,獲得創業成果;一部分學生可以在創新意識萌生和發展階段中,找到自身專業特長與社會市場需求的契合點,在職業生涯選擇和成長中獲得卓越的競爭力;另一部分學生雖然沒有成功創業,但在“雙創”教育體系中經過不斷的嘗試和積累,創新意識已經深深的埋在了他們的成長歷程中,可能短時間內并不能將這種隱性元素有效轉化為與創業或者就業相關的顯性特長,但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必將成為其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就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而言,在設計領域和藝術領域更加注重獨特性和創新性,在“雙創”教育體系下的人才培養計劃可以從多層面、多角度為學生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為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和個人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職業院校發展已經歷經了一個較長的過程,而“雙創”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實施時間尚淺,雖然國家大力支持和推進“大學生創業”進程,但從社會到學校,乃至家庭對于學生創業的認識程度和支持力度仍然不足。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雙創”教學理念的實施和推廣存在認知偏差,創新創業教學浮于形式,“雙創”教學理念的推行實效性并不理想。以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雙創”滲透為例,由于“雙創”教育形式相比于基礎課堂知識傳授更具抽象性和操作性,更多的是在意識形態層面和藝術設計創新實踐層面的培養。個別職業院校的校領導和教師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理解僵化,認為只是單純的在常規課程安排中加入了幾堂實操課或者思想文化課學習。錯誤的認知使得整個校內教職工群體中無法形成統一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雙創”教育的發展。
“雙創”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強有力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撐,教師是帶領學生萌生創新創業意識的領路人。在職業院校的教師團隊中,普遍存在許多高素質、高學歷的師資隊伍,長久以來相對固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容易限制某些具備創新創業知識和意識的教師的發展。雖然“雙創”理念已經走入課堂教學,但鑒于個別教師的“雙創”水平和“雙創”素養仍需提升,使得創新創業教學形式不能與社會崗位實踐形成有機融合。特別是在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這一專業教學中,有些年輕老師不能敏銳感知市場變化和需求,對于學生的藝術設計要求只停留在課本上的死知識中,課堂拓展程度不足,容易造成學校與職場的脫節。而有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年教師,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和學習能力較為緩慢,思維定式穩固。面對以上的師資隊伍構成,容易使職業院校在“雙創”教育崛起過程中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為教育教學的高水平發展貢獻不竭動力。
在職業學院的課程安排體系中,主要還是以專業課程為主,“雙創”教育作為德育課程的重要分支之一,在實踐教學中容易被忽視和邊緣化。就藝術設計專業而言,有些院校在進行“雙創”理論課程授課時,沒有專門的“雙創”實踐和理論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授課,一般情況下會由就業指導老師代課,教學方式也是以傳統的說課為主。有些院校是存在“雙創”理論實踐操作課程的,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位置,學生“學”和“練”的時間較短,“創新”幾率微乎其微。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下,創新創業理念浮于表面,專業技能學習與“雙創”教學理念探索失衡嚴重,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素養的養成。
由于“雙創”教育在高校教學系統中的發展時間較短,“雙創”課堂已經具備了一套理論知識教材,但教材內容主要還是圍繞創新創業理論基礎講解和創業案例分析,而且許多創業案例已經相對滯后,時效性不佳,無法獲得學生更多的學習探索欲和求知欲?!半p創”教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無法與時俱進,是“雙創”教育推進的一大障礙。在藝術設計專業的“雙創”課堂授課中,個別院校會存在“雙創”教材缺失,用《職業教育規劃》等教材一帶而過,缺乏系統性、針對性的“雙創”理論總結推薦,使得“雙創”課堂形同虛設。值得一提的是,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雙創”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單一的教材內容講解上,完全忽視互聯網和實訓的重要作用,“雙創”教學成果將大打折扣。
轉言之,長久以來專業院校針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訓練成效,主要通過階段性的學科測試來體現。“雙創”教學與其他專業課教學不同,其教學成果無法直觀的通過分數顯示,對“雙創”理論知識講解的測試考核,無法代表整個“雙創”教育體系的教學評價。而且“雙創”課堂在許多專業院校屬于選修課,沒有被納入必修課程目錄,與專業課的融合程度不足。最終使“雙創”課堂教學從高起點向低實踐下滑,違背了“雙創”教育的發展原則。
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需要以“人格成長”為根本目標,職業學院的相關領導和教師隊伍要提高認識,堅持以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創新意識與技能,將創新創業精神滲透到學生的骨子里,成為受益終生的優秀品質。
作為“雙創”教育成長發展的重要基地,專業院校要發揮基礎作用,積極推進多維度人才培養平臺的建設,使創新創業教育落地繁殖生長,促進人才培養計劃的整體性、多維性、實效性的發展。以某藝術學院為例,為了貫徹“法自然、遵傳統、博學識”的教育教學理念,該藝術學院建立了“文化長廊”“專業實踐型教育平臺”“學生社團”三大課程平臺,并有針對性的推出了“人文課程”“專業項目課程”“興趣課程”三類課程,健全立體化、綜合化課程體系。通過文化長廊的藝術熏陶,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健全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通過對自身的清晰認知和深度認可,增強文化自信,積極探索創新精神。通過專業實踐教學研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業視野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實際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中,培養自身高尚的職業操守和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提升自身職業價值與崗位適配程度,為之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學生社團的參與,尋求學生興趣本源,在與同齡人的思維碰撞和實踐交流中,增強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生社團的學習探索是一個較為輕松和快樂的學習環境,成長不再拘泥于基礎說教,在與同學之間的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過程,同樣是提升綜合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對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學生的思維受限程度較低,通過彼此交流,會擦出不一樣的創新火花。在人文課程與興趣課程的雙重加持下,培養學生更加高尚的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通過多元化藝術氛圍的影響陶冶自身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創新精神。通過科學化的評價機制管理,完善對專業項目課程的考核評價,提升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與實踐操作技能。綜上,積極鼓勵學生探索自身獨特的成長優勢和潛能,發揮所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基于“多維互動、分段遞進”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為了提高“雙創”教育課程的深化影響,要科學調整整個課程體系的構成??梢砸匀宋呐囵B為主要切入點,發揮人文藝術的底蘊性和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優勢,使其貫穿藝術人才培養戰略始終。以人文帶動藝術與技術提升,反之,以藝術和技術浸潤人文,最終實現人文、藝術、技術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重塑職業院校的課程架構體系。通過課程體系的相輔相成和相互遞進,促進藝術設計領域的“雙創”課程分段化?!半p創”教育理念需要與專業課程教育有機結合,將“雙創”精神體現在基礎通識課堂、專業理論課堂、專業技能課堂的細枝末節,提綱挈領,完善創新創業精神在課堂教學的全程滲透。具體到藝術設計領域的“雙創”實踐應用主要表現為:將整個課程體系分為基礎啟蒙課和創新創業基礎,專業群創新教育導入,專業專題項目實踐,綜合項目,創業實踐五大模塊,每個模塊之間層層遞進,融合互動,形成一套系統的藝術設計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教育教學方式的創新首先要強化師資力量隊伍的建設創新。相關職業學院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要積極促成“雙創”專業教師培養計劃,一方面針對現有的學習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可以通過校企聯合安排優秀教師到企業崗位任職,通過實踐與學習,增強教師在“雙創”教學課堂中知識傳授的實效性。同時這種校企聯合實踐可以增強職業教育的針對性,縮短工學距離。另一方面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進行“雙創”教育的培訓學習,讓廣大教師群體清晰認知到“雙創”不只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更多的是一種創新式的教學思維體系,一種意識形態的高度培養,應當貫穿于各個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有助于在整個教師隊伍中形成創新創業文化氛圍,通過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延伸創新創業精神發展。
為了進一步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通過開展開放性、多元化的教學實踐活動,結合專業課堂的顯性教育和“雙創”精神的隱性教育,對學生形成思想文化和知識技能等多角度的積極影響。例如可以通過開展藝術設計學術課堂講座,豐富學生藝術與技術視野,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崗位實習,或者參與特定的藝術設計項目實踐,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專業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的契合程度,以便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把握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尋求突破自我的創新精神與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組建跨界式團隊課程教學,突破常規的以班、系、專業為建制的“雙創”探索模式。大數據時代下,新的教學模式應當走出傳統教室,以教學任務為導向,對教學知識點與技能進行分解,分析教師的專業所長,并給予科學配置對應教學任務。由此,通過跨界式的教學團隊補給和充實,為學生展示一個多元化的課程體驗教學。
5G時代已然來臨,網絡和數據為創業和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職業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滲透“雙創”絕不是只增設幾門課程,更多的是要具備宏觀的“雙創”意識,將創新創業理念完全扎根于基本藝術教學體系,從意識培養到能力鍛煉,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推進“雙創”教育的良性發展,可以為學校的人才培養戰略實施樹立鮮明旗幟,通過教學創新和實踐,使其成為院校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