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 敏
國家級“盛會”,為何選擇在合肥舉辦?合肥以創新、產業、人才,給出響亮的答案。
國家級盛會成功舉辦。
9月5日,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式暨網絡安全技術高峰論壇在合肥濱湖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宣傳周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吸引了全國目光。合肥廣邀八方賓朋,凝聚網絡安全合力,高質量辦好了一屆安全、創新、出彩的網安周。
這場國家級盛會,為何選擇在合肥舉辦?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綜合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創新型城市十強、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的合肥,勇當科技創新的開路先鋒,加速邁向享譽全球的“科創名城”,聚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聚焦原始創新發力,服務保障“國之重器”,加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頒布《合肥市科技創新條例》,從法治層面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成立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組建市科創集團、市人才集團,構建全市“一盤棋”推進創新發展的“大科技”格局;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員參加活動負面清單,實施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設立“合肥科技創新日”,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聚焦難點、堵點和痛點,建立全鏈條、閉環式科技成果轉化模式,推動科技與經濟加速融合。
在網絡安全領域,合肥創新能力非常突出。合肥擁有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國家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0個。2020年11月,合肥高新區獲批工信部“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
量子安全領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我國成為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該團隊還成功研制了目前國際上超導量子比特數量最多的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號”。此外,本源量子首個國產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在合肥上線。
合肥廣邀八方賓朋,凝聚網絡安全合力,高質量辦好了一屆安全、創新、出彩的網安周。
人工智能安全領域,中科類腦“類腦智能開放平臺”入選工信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科大訊飛人工智能開放平臺入選首批四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新華三的“主動安全預警與處置系統”成功入圍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項目。
工控安全領域,和信科技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接入平臺”入選工信部2020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項目;新華三的“工業互聯網邊界安全防護技術及產品”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支撐。合肥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芯屏汽合”“急終生智”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正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勇當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合肥正聚力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高起點謀劃布局,聚焦前沿科技和戰新產業,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實現科創與產業同頻共振。
多領域推動產業集聚,堅持“領軍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強化全鏈條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支持,構建“雙龍頭”引領、“多節點”支撐的產業鏈矩陣,打造戰新產業集群。
創新國資投入模式,構建“基金+項目”“基金+產業”“基金+基地”的資本籌建方式,以“基金叢林”搭建“創新雨林”、培植“產業森林”,打造總規模超千億的國有基金叢林。
不斷放大政策效應,產業政策突出精準有效,金融政策突出融資服務,人才政策突出招才引智,土地政策突出優先保障,實施政策組合拳,引導發展資源向產業集中。
網絡安全產業是合肥市16個重點戰新產業鏈之一。目前,合肥市擁有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企業1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1家,集聚了新華三、中新網安、科大國創、和信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國盾量子、國科量子等具有前沿創新技術的領軍企業,高維數據、達樸匯聯等創新型中小企業,逐漸形成了“基礎設施層—產品服務層—新興應用層”網絡安全產業鏈。
合肥市正圍繞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以合肥高新區為核心,打造“中國安全谷”,形成“一核帶動、多點融合”的發展空間格局,加強企業內培外引,建設全域創新孵化,推動網絡安全產業集聚發展。
2019年9月,“中國安全谷”獲得安徽省委網信辦復函支持。2020年5月,合肥高新區獲批安徽省網絡與信息安全重大新興產業基地。2021年,合肥網絡安全產業核心營業收入超百億元,近年來年均產值同比增速達20%以上。
以創新之“脈”,壯產業之“骨”,合肥,正挺起網絡安全發展的“脊梁”,與強者共舞,與世界對話。
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布局建設大科學裝置12個,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近60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信息安全教學和研究的高校之一,2002年成立信息安全專業,2016年獲批教育部首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7年成立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獲國家網信辦和教育部門批準,成為我國首批“一流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建有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量子信息與網絡安全)。
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肥市建設了“中國科大—中電科—安徽省網絡空間研究院”,設立新華三大學等企業人才培訓基地,培養“學術型+應用型”復合人才,通過優化完善“頂尖人才引進—基礎人才培育—實用人才培訓”的梯度人才培養體系,將合肥打造成為網絡安全人才培育新高地。
近年來,合肥傾心、傾情、傾力,讓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活力充分涌流——目前合肥集聚各類人才超200萬人,其中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1.5萬人,每年吸引創業就業大學生超過20萬人……
人才持續匯聚下,合肥已擁有網絡安全國家級高層次領軍人才50多人,基礎人才1000多人,從業人員近5萬人,為網絡安全產業發展提供了核心支撐,新華三、科大國創等行業龍頭企業迅猛發展,國盾量子、國科量子等具有前沿創新技術的領軍企業高頻出現,高維數據、達樸匯聯等創新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隨著網絡安全科技的加速發展,合肥先后參與制定網絡安全核心國家行業標準20余個,申請核心網絡安全專利200余件,量子保密通信、主動防御等一批信息領域尖端技術、前沿成果加速產業化。目前,合肥在基礎安全、人工智能安全、量子安全、工控安全、安全攻防五大領域形成了領先優勢。
網安周花開合肥,其時已至,其勢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