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明
17 歲的小陳受涼感冒,但因學業繁重沒當回事,最終竟然發展為重癥病毒性心肌炎,出現了大面積心肌壞死和呼吸困難。
我們每個人都得過感冒,大多數人經過數天至兩周就會自愈,因此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但你可知道,小小感冒有時也可引發一些嚴重的并發癥,例如我們上面說的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癥病變,屬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兒童及年輕人中比較常見,好發于季節交替以及流感高發期。據臨床研究,大約有5%的病毒性感冒者會累及心臟,誘發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最多見。
癥狀重者起病較急,可表現為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也可發生猝死。
感冒后,當患者出現胸悶、心慌、氣短、氣急、面色蒼白、全身乏力以及心前區疼痛不適等癥狀,應該及時到醫院做病毒學檢測、心電圖、血常規、心肌酶譜等檢查,以確定是否患上了心肌炎。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感冒后都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戰勝病毒而自愈。然而,感冒期間機體對抗外界病毒以及各種不良因素的能力會有所下降。
若患者在感冒期間不能保證充足睡眠,或有劇烈運動,則會降低身體免疫力,病毒便有可能侵襲心肌。而能夠引起感冒的病毒都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對心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當患者感染這類病毒引發感冒后,稍不注意就可能會引發病毒性心肌炎。
任何年齡的人群都有可能罹患心肌炎,兒童和青少年的發病率相對高些,青壯年在身體相對虛弱的時期也有可能罹患心肌炎。
數據顯示,有50%以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前期都有感冒病史,可以從病程和愈后表現來區分。
普通感冒的病程相對較短,一般不會超過一周,而且感冒痊愈以后一般都不會遺留心臟方面的其他癥狀。而發展為病毒性心肌炎時,不適癥狀持續時間長,并且有累及心臟的癥狀。

感冒為自限性疾病,可痊愈,無后遺癥。但心肌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可發展成擴張性心臟病,甚至猝死。
心肌炎重在預防,關鍵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自身保護。
預防感染。心肌炎大多數是感染病毒引起的,所以防止病毒侵入身體十分重要。平時應注意防寒保暖,講究飲食衛生,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盡可能避免病毒性傳染病。尤其在感冒流行期間或多發季節,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居室空氣清新;少去人員繁雜的公共場所,以防止或減少被病菌感染的機會。
及時治療。一旦發生呼吸道或腸道感染,不管癥狀輕重都要及時給予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或因一時疏忽而引發嚴重后果。
加強鍛煉。大家應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每天花費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項目進行適當的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遠離各種病毒侵襲。
日常養護。保持生活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經常熬夜,防止體力透支。還要學會自我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