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德 田 嬌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新時代的英雄情懷發生在平凡人的精神世界。他們是有著人倫常情的普通人,但卻未曾湮滅對英雄的崇高向往,“把非凡英雄精神體現在平凡工作崗位上”是他們英雄行為的最佳寫照,因此他們擁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平凡英雄。從狹義上看,平凡英雄指向普通個體看似微小、實則不凡的英雄行為,是新時代平等賦予每個人的出彩機會;從廣義上看,平凡英雄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英雄信仰的樸實再現,意指全體中國人民并高度肯定他們在新時代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勇于奉獻的英雄精神,并且匯聚成為溫暖、正直、勇敢的中國形象,成為向世界展示的一張亮麗名片。
作為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精神象征,英雄一直是學術界研究領域的熱點話題。目前而言,學術界關于英雄主題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此后的英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思想認知和基礎的理論框架,也為新時代認識平凡英雄打下了良好的理論根基。
縱觀學術界關于英雄的研究脈絡,以往的研究橫跨文學藝術、新聞傳播、歷史宗教等眾多學科。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英雄的研究開始從“廣”到“深”,日漸呈現出專題分明、歷史感強、問題導向的研究特點。專題分明指學術界多圍繞某一具體的英雄主題開展精細化研究,已經提煉出包括英雄文化、英雄精神、英雄制度、英雄觀教育等眾多主題樣態;歷史感強指學術界就某一特殊歷史時期或關鍵時間節點進行縱向化系統性梳理,并對此開展橫向對比式的學理探析;問題導向指英雄研究更多是以解決現實問題、關照現實生活為出發點,帶有強烈的世俗關懷。
目前學術界關于平凡英雄的研究總體保持一致的看法。第一,“平凡英雄”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英雄文化呼應新時代的特殊產物,具有豐富且強烈的現實意義。習近平在系列重要講話中明確闡述了新時代和平環境下平凡英雄的時代意義和深刻內涵,展現出相異于戰爭時代英雄的表現特征,并將其概括總結為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第二,“平凡英雄”理念是和平環境下基于人民英雄范式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結晶,彰顯出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哲學底蘊。習近平提出“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使每個平凡人都有成為英雄的可能,展現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尊重基本的人的價值以及普通人的生命意義。第三,“平凡英雄”的產生及其被視為主流英雄話語的現象,意味著關于英雄的價值觀敘事發生改變,從具有超越性、政治性、普遍通用性的宏大敘事轉向下沉式、個性化、注重現實的人的日常敘事。用平凡英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奮斗,用他們鮮活生動的日常生活事跡建構起立體、真實、可感知的中國形象。總之,習近平所提出的“平凡英雄”概念,被學術界認為是新時代的英雄文化觀,在眾多關于英雄研究的學術成果中均有涉及,反映出英雄研究與時俱進的特征,也為新時代平凡英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導、價值遵循和實踐借鑒。
總體而言,學術界關于英雄研究的成果相當豐碩,但是專門針對“新時代平凡英雄”進行的研究尚顯不足,幾乎是以局部論述的方式穿插于新時代英雄文化或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研究之中,因此缺乏整體性、針對性與系統性的主題探討。首先,“平凡英雄”的出場有其復雜的生發機理,是歷史、理論、實踐多重維度合力作用的結果,現有研究成果對平凡英雄的論述雖然把握了宏觀整體,即立足新時代的廣闊背景來闡發其生成語境,但是缺乏細致性的全面論述,容易造成籠統性理解和碎片化認識。其次,每種英雄概念的形成都會依托當下的時代背景,所以時代環境的變遷必然導致英雄所具有的中心內涵發生改變。以往研究成果中關于平凡英雄的論述已經關注到這一特殊變化,但是還未形成系統闡釋。最后,已有涉及平凡英雄的論述主要強調它的價值意義,但在分層次闡明平凡英雄的價值意蘊方面尚有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試圖以民族復興這一時代主題為立足點,從新時代平凡英雄的出場語境、核心要義和時代意蘊等方面進行論述,通過講好平凡英雄故事,拓展和深化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普通人紛紛用自身行為詮釋新時代的英雄精神,引起了廣泛而又熱烈的討論,由此推動了平凡英雄的出場。考察平凡英雄的出場語境,不難發現既有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創新發展的理論因素,也有中國共產黨英雄觀持續演進的歷史因素,并在新時代推進偉大事業的生動實踐中得以發揚。
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通過闡釋兩個關系來明確英雄本質。一是英雄與時勢的關系。馬克思曾在經典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中有過對“大人物”與“社會時代”的看法,他認為:“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把他們創造出來。”這其中就蘊含了時勢造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二是英雄與人民的關系。馬克思主義主張英雄來自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一群眾觀點。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區別于西方英雄史觀的本質特征,并作為中國共產黨認知英雄的根本思想立場貫穿于百年英雄觀的發展歷程。當然,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并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發展著的科學思想。它通過聯結社會現實,充分把握時代脈搏,從而凝練出契合不同歷史時期的英雄精神,鮮明體現出馬克思主義發展性的特征。
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需要再次實現從理念到實踐的落地生根,為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平凡英雄概念。它既以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為理論內核,貫徹“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一核心思想,也根據現實場景用具象表達闡明抽象理論,用“平凡”一詞去解讀英雄本質、彰顯人民立場,正所謂“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同時,平凡英雄也是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對新時代英雄成長規律的時代化總結:“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平凡英雄是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在新時代的理念升華,也是思想真正關照現實的有力產物,它并不聚焦閃耀光輝的個體,而是讓集體中的每個人都能找到光輝閃耀的道路,因而英雄榮光屬于創造英雄的人民群眾,偉大出自于千千萬萬個平凡的普通人。
作為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最新產物,平凡英雄的出場不是無根之木,而是中國共產黨英雄觀在新時代發展延伸的結果,有其歷史嬗變的脈絡可循。中國共產黨英雄觀歷經初步萌發、基本形成、逐漸完善、趨于成熟的樣態建構過程,也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受歷史沿襲、社會環境和個人認知局限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曾陷入西方英雄主義和中國傳統圣賢救世的迷霧。面對救亡圖存的時代危局,青年時期的李大釗就曾直呼:“倡言超人哲學,鼓吹英雄主義,贊美力之享樂,高唱人格之權威,宣傳戰斗之福音,而欲導現代文明于新理想主義之域。”但是,隨著中國共產黨人歷史自覺的形成,審視和反思成為建構英雄觀的兩種并聯視角。他們在破除英雄“人身神像”的迷霧后,開始走向理論自覺與理論自信。其中既有對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繼承與發展,也有對西方資本主義英雄觀和中國傳統英雄主義的批判與超越,并結合具體實踐,產生出符合時代趨勢、滿足人民精神需要的特殊英雄概念,如革命英雄、勞動英雄等。
時至今日,中國共產黨英雄觀已經走過百年的嬗變歷程,其旺盛生命力的背后呈現出的是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統一的發展軌跡。因此,當中國共產黨英雄文化置于新時代的背景下,平凡英雄的提出不僅是中國共產黨英雄觀尋求合理發展的時代需求,而且是持續演進的歷史要求,凸顯出中國共產黨人主動求變的積極態度。平凡英雄是中國共產黨基于新的歷史方位對英雄精神的全新闡釋,在保留英雄原本含義的前提下,加入“平凡”前綴,看似是兩種矛盾理念的結合,卻讓英雄理念更加契合新時代的現實場域,也更加符合人們的現實生活。這也表明成為英雄絕不僅僅只依靠戰爭的宏大敘事,平凡的生活亦有可能成就英雄。所以,平凡英雄的出現為新時代賡續和弘揚英雄精神提供了思想動力。
進入新時代,無數平凡人的英雄事跡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不斷涌現。他們生動演繹著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鑄就不凡的英雄理想,用一段段真實感人的英雄事跡描繪出新時代的英雄模樣,傳遞出平凡英雄的時代意義和豐富內涵,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平凡英雄的提出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現實需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英雄群體、英雄人物。”他們是新時代的榜樣標桿,通過發揮自身的先進模范作用,切實轉化為億萬群眾為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生動實踐。同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也為每一位勤勞且努力的普通人提供了平等出彩的機會以及為實現人生價值而不懈奮斗的宏偉天地,為成就平凡英雄創造出恢弘的實踐場域。相較于戰爭年代的英雄,今天的英雄有著不同的表現特征和時代品格。如果說戰爭年代的英雄更多表現出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那么新時代的英雄則更多表現為有理想、甘奉獻、敢擔當、肯實干。當然,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每位中國人的積極參與,它不僅是國家層面的高遠目標,也化為了個人層面的理想追求。只有匯聚起推動一個個小目標得以實現的微力量,才能形成推進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大能量。
平凡英雄強調“平凡”與“杰出”的辯證統一,彰顯出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呈現出富有科學性和時代性的內涵、表征,并在新時代的廣闊場域中鍛造出忠誠、執著、樸實的英雄品格。
新時代平凡英雄的內涵蘊藏在“平凡”與“偉大”的辯證關系之中。習近平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及“平凡英雄”,并指出其蘊含“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的時代內涵,不僅突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現實堅守,而且是對新的歷史時期英雄的再定義和新闡釋。
1.偉大出自平凡
當西方英雄文化仍沉溺于“個人超級英雄”的幻想當中,依然相信被上帝選中的寵兒終將拯救世界,并以此抽象為文化價值符號與文化霸權產品,試圖進行文化輸出時,殊不知蘊藏在英雄中高尚的人性靈魂也被一并抽離出去,取而代之的是不可僭越的神話。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英雄絕非上帝的神來之筆,而是從人民當中產生的。從唯物史觀來看,人民群眾是孕育英雄的母體,英雄從人民中脫穎而出,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并在順應人民意志、立足人民立場的基礎上“反哺”人民群眾,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仰。不同于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平凡英雄是中國共產黨基于人民史觀的立場,從現實生活出發贊揚人性之美,將平凡與英雄進行有機結合。平凡英雄既賦予“英雄”平凡的煙火氣,也帶給“平凡”崇高的儀式感,進而凸顯出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呼喚更多的人民英雄于新時代的宏偉背景中不斷涌現。
2.平凡造就偉大
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是平凡英雄的哲學基礎,強調人民創造歷史的主體屬性和偉大作用,即“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習近平這樣看待“七一勛章”的獲得者,他們都是“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對于中國而言,無論是古代驍勇善戰的豪杰,還是近代救國自強的先輩,抑或是現代無私忘我的英模,代代輩出的英雄從來不是單槍匹馬一個人,而是全體中華兒女對英雄理想的追尋。進入新時代,平凡英雄的出現有力證明了平靜的生活不會阻擋成為英雄的道路,中國人民對崇高理想的追求依舊熠熠閃光,創造歷史的人民群眾將再次書寫新時代的英雄篇章,偉大的生活往往反映在人民的堅守與執著當中。
作為對英雄精神的時代化闡釋,平凡英雄不僅有著與以往英雄觀念一致的根本特征,還表現出相異于以往英雄觀念的全新特點,鮮明地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繼承性與發展性辯證統一的理論品格。
1.人民性與時代性兼具
人民性是平凡英雄最根本、最核心的特征,也是中國共產黨科學認識英雄的全部理論立場。平凡英雄的實質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英雄”思想理念、價值立場、觀點看法的堅持,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在新時代的弘揚,集中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平凡英雄“不僅以人民英雄范式賦予了英雄平凡煙火氣,更以英雄贊譽肯定了普通人民群眾在工作崗位上矢志不渝、埋頭苦干、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質”。同時,平凡英雄也是人民英雄的時代化表達,突顯出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優秀理論品質。平凡英雄的提出基于新時代的社會變遷現實,充分反映出新時代英雄的鮮明特性。脫離了戰爭的宏大背景,平凡英雄使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被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使潛藏在平凡人心中的英雄情懷得以釋放,他們的英雄故事更具現實感召力。
2.樸實性和崇高性統一
過往多把英雄人物置身于帶有“光暈”的空間場域中,以凸顯英雄的神圣和崇高,使得英雄常常以完人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正如古希臘的英雄敘事多以戰場、宮殿等作為刻畫背景,而帶有世俗氣息的市井空間則淪為小丑的場景板。這樣會導致英雄高高在上,和普通民眾之間出現無法逾越的情感鴻溝。因此,中國共產黨堅持“英雄來自人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實際就是要讓人們認識到英雄都是自己中的平凡一員。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首次用“平凡”注解“英雄”,以溫情的現實關懷切實聚焦普通個體所展露的樸實的英雄情懷,反而更加增添了英雄本身具有的崇高光輝。更為重要的是,平凡英雄在平凡生活和英雄理想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讓英雄從平面的形象符號走向立體的真實在場,真正表達出英雄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
3.現實性與發展性并舉
作為中國共產黨立足新時代提出的英雄概念,平凡英雄既有直指當下的現實價值,也有遠眺未來的發展意涵。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社會涌現出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體,習近平多次用“平凡英雄”肯定這些為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們。他們雖然從事的職業不同,但其先進事跡卻得到了全社會的一致贊譽,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也不斷鼓勵人們發現自身的英雄潛質,并將其轉化為英雄行為。當然,平凡英雄不僅高贊現實生活中普通人的英雄行為,而且包含著對未來發展過程中出現更多英雄的無限期許,具有跨越時空的重要意義,旨在激勵人們用勤勞創造幸福生活、用奮斗書寫美好人生,共同走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征途上。
不同的時代底色造就不同的英雄品格。如果說硝煙彌漫的戰場鍛造出的是百折不撓、不畏強敵的英雄,那么康盛安寧的和平環境下涌現的則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平凡英雄。習近平曾將新時代平凡英雄的品格精辟概述為“忠誠、執著、樸實”,并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像英雄模范那樣堅守、像英雄模范那樣奮斗,共同譜寫新時代人民共和國的壯麗凱歌”。
1.忠誠的品格
忠誠是指英雄們“對黨和人民事業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堅守一心為民的理想信念,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忠誠贊揚英雄的堅定信念,考驗英雄對黨、國家和人民純粹且始終如一的不朽信仰。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無數的中國共產黨人秉持“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堅定信仰,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和生命。他們是千千萬萬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體。新時代,忠誠是為了人民生命而主動請愿的抗疫英雄,是為了國家尊嚴而絕不退讓的戍邊英雄,是為了祖國需要毅然歸國的科學家們……他們用人生書寫了忠誠于國家的絢麗篇章,完成了他們不負人民的無悔誓言。
2.執著的品格
執著是指英雄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埋頭苦干,為國為民奉獻的志向堅定不移,對事業的堅守無怨無悔,為民族復興拼搏奮斗的赤子之心始終不改”。執著贊美的是英雄內心的堅守,考察的是意志與行為能否保持長久堅韌。作為新時代英雄的鮮明品格之一,執著說明英雄來自于后天養成,因而絕非與生俱來,它強調時間對于英雄的磨礪。無論是20多年不改初心、立志帶領群眾脫貧的毛相林,還是幾十年如一日守護祖國疆域的卓嘎、央宗姐妹,時間帶走了他們最好的年華,但他們仍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對于英雄模范們而言,日復一日的堅守或許少了一份波瀾與生動,枯燥與艱辛成為了生活常態,但是用執著澆灌出來的花朵卻有著別樣的美麗,因為時間見證了他們的偉大與崇高,值得人們尊崇與銘記。
3.樸實的品格
樸實是指英雄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的典型,展現了一種偉大的無我境界”。樸實贊譽的是英雄舍我的精神,強調的是一種利他的高尚情懷,深度契合平凡英雄的價值追求。在物質豐裕的年代里,樸實并不意味著回歸貧苦生活,而是希望人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銘記為何啟航的初心。例如革命年代沖鋒陷陣、和平年代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始終以滿腔熱忱當好人民公仆,用60多年的時光詮釋了無我的崇高境界。像張富清這樣的平凡英雄還有很多很多,他們不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不計較自己的名利得失,只是以無私奉獻的樸實干好為人民服務這件事,在舍我中放下小我,于無我中成就大我,甘愿當人民群眾的孺子牛,從而創造出眾多感天動地的偉大奇跡。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作為新時代的精神標桿,平凡英雄以先進的榜樣示范力量,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主題在個人、社會和國家層面發揮著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
英雄往往是人類社會理想人格的化身,代表著人們對美好品質和崇高精神的不懈追求。它既是人們放大內在之善的現實確證,也作為展現人類真善美的現實載體,為后來人體悟生命意義、探求自我價值提供參照。為此,“現實的人”是英雄體現出的最重要的意蘊。無論是從立足英雄本身的主體角度出發,還是從英雄對于他人的精神價值出發,英雄不僅被視為人自我超越的存在,而且被看作是影響他人自我認識的存在。因而在唯物史觀看來,英雄首先是人,是來自于人民群眾中間的人,也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過程中所淬煉的民族精神的人格化表達,并且為群體中的其他人作出了榜樣示范。中國共產黨始終崇尚英雄,重視對英雄人物和英雄群體的褒獎,發出了“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的號召。
進入新時代,廣闊的現實場景催生出更多的英雄。他們來自于千千萬萬的普通勞動者,和平年代的英雄精神就蘊藏在他們的無私付出和勤懇工作中。“平凡”與“杰出”在他們身上實現了和諧統一,構成新時代的英雄群像。對于個體來說,英雄具有的榜樣力量本身就賦予他們不斷發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動力。平凡英雄的出現更是進一步闡明新時代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身努力達到自我完善,實現從實然狀態向應然目標的跨越,進而激勵人們積極開展自我重塑的行動。特別是平凡英雄理念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發展起來的,英雄和人民之間因此具有天然的情感聯系,更容易引發人們的崇尚和效仿心理,從而主動將英雄身上彰顯的價值理想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并在與外界的積極互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在一種良性的循環中實現自我發展。對于大眾而言,那些來自世俗生活的平凡英雄,有著常人的喜怒哀樂,卻總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超越自己的人性選擇,他們成為了新時代的精神燈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先鋒標桿,不斷把每個人引向更加美好的心靈世界,激勵人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不斷努力。
英雄是承載全社會核心價值取向的形象實體,是“人類社會進程中逐漸形成的、體現共同體價值的人物摹本或榜樣,代表著一定時期特定群體所追求的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和最終目標”。人們崇尚英雄的過程就是認同英雄呈現的價值理想的過程,也就是凝聚價值共識的過程,并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中將英雄人物抽象化為雋永的形象符號,從而傳達出民族共同體所虔誠信仰的精神理想。正因如此,回望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英雄是一座座記載民族經歷和國家記憶的行走豐碑,而這樣的豐碑曾無數次涌現于中華大地,共同形塑成照亮中國人民前進道路的精神火炬,構筑出獨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形象,并以先進的思想理念和高尚的價值追求營造一代又一代國人的精神家園。
作為新時代英雄精神的塑造者和傳播者,平凡英雄生動展現著新時代的精神追求,賦予了英雄精神全新的實踐闡釋,發展成為新時代的先進形象,承擔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無形功能。平凡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崇高品質將會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出巨大的乘數效應,為身處社會中的集體大眾調整、規范和形成符合主流意識形態要求的思想行為提供遵循,起到傳遞主流思想理念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的涌入導致社會心態出現了新的轉向,會導致人們對英雄敘事的喜愛從形而上的宏大神圣走向了形而下的日常感動,更加關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英雄行為。而這并不意味代表著國家理想和民族精神的宏大價值觀就此與社會生活徹底剝離,它會隱匿在日常生活的背后,透過英雄及英雄形象進行表達再現。所以,今天的平凡英雄在從日常生活出發聚焦人生價值、詮釋人生意義的同時,也通過各自的英雄特質吸引社會大眾,從而實現社會主流價值向個人意識形態的轉化,發揮出凝聚社會共識的積極效應。

新時代的平凡英雄在實現偉大夢想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為我們樹立起光輝的精神榜樣。平凡英雄的精神價值就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使命之中,蘊藏在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守護生命之中,彰顯在人民軍隊沖鋒在前、百姓為先之中,更是鑄就在無數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不止的過程之中。平凡的生活寫照無法沖淡他們對于理想的矢志追求,時代的召喚就是他們出發的號角。當今越來越多的平凡英雄涌現于各行各業,他們的英雄事跡各異,卻都聚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旗幟之下,抱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念,以毫不遜色于過往任何時代的英雄光芒成為支撐起中國前進的精神脊梁,譜奏出最真實動人的平凡史歌,進而引領我們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頑強奮斗,以堅不可摧的力量推動中國這艘巨輪揚帆起航。
平凡英雄是中國共產黨人民英雄范式在新時代的現實表達,是中國共產黨英雄觀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升華。它發軔于馬克思主義英雄觀的科學思想,體現在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之中,從根本上反映出中西方意識形態的本質差異,所以獨具中國特色和中國風格。進入新時代以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召喚下,越來越多的平凡英雄涌現出來,以人性的光輝鑄造高尚的信仰,引領全體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