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乙諾
(長春光華學院,長春 吉林 130000)
在現階段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下,基于傳統教育模式的實踐課程已經難以繼續適應文化創意產品的數字化、國際化、多元化、網絡化發展需要。以旅游文化市場的現有產品為例,大部分仍停留在文物復制品,或將相關紋樣在物品上進行復制,未能有效凸顯當地文化特色,更缺乏多元化創意表現。這一情況下,則導致目前國內各地文化景點販賣的商品存在極大雷同,未能與當地旅游產業相融合,更難以推動并帶動當地旅游文化及旅游經濟的發展。在這一市場現狀下,就需要高校充分抓住機遇,深入探析如何將實踐教學與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并使教學實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
基于旅游產品設計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仍存在一定問題。首先,在實際教學中多開展以賽促學為主的教學形式,與課程教學計劃存在一定偏離。在傳統教學中,課題實踐多以效果圖比賽為主,而企業設計項目參與多為輔,這就導致實踐課程難以滿足企業對結構、進度及工藝的高要求,同時也難以通過實際設計項目促進學生專業水準的提升,缺乏實踐性。在一些含金量較高的比賽項目中,參與的學生人數往往很多,但獲獎率較低,部分學生甚至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這就導致學生的參賽積極性受到了一定打擊,故對其課程深入學習興趣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其次,為重視流程,而輕視成果。在傳統實踐課程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對某一產品進行效果圖的設計,并注重培養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課程最終考核結果主要為效果圖展示,如此則導致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發散訓練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其只掌握了技術,但未能提升動手能力,更缺乏整體性工藝思維與工匠意識。再次,明確的學習目的及主動意識的缺乏。在當下的旅游產品設計課程教學中,大部分課程考核多以綜合練習的形式達成規定的教學目標,很多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過于在意,而對于自身的想法及設計沖動關注不足,導致學生為了考核而學習,遠遠達不到結合實踐,推陳出新的設計創新。最后,師資隊伍的年輕化?,F階段學?;诮處熉殬I生涯規劃的發展仍為起步階段,這就導致教師隊伍中年輕面孔更多,而年輕教師針對教學訓練、實踐教學的經驗均來自于學生時期導師的教誨,這也導致其實際教學能力尚有欠缺,對設計課程實踐指導作用有限,整體教學過程仍需進一步探索。
長白山擁有十分優美的自然風景,同時也蘊含深厚的人文景觀。從長白山旅游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以萬達長白山滑雪場為例來說,其坐落在長白山山脈西坡,該滑雪場環山而建,擁有最美的冰雪體驗道以及完善的周邊設施。該處雪道面積達到了94萬平方米,每年有5個月之久的雪期,且大部分時間無風,可確保旅游愛好者能夠怡然自得地開展滑雪運動。此外,雪場還設有專業的教練,同時還備有雪地摩托、雪地足球、鹿拉爬犁、雪雕、滑冰、冰球、冰壺等多個項目。從現階段長白山關于冰雪文化旅游開放設計的文創產品來看,其多以長白山特產為設計核心,包含一系列桃木飾品、根雕、石質首飾、盆栽以及樹葉樹皮的畫、印有風景的明信片、手帕等,但以上內容相較其他景區無明確差異,并未具象化凸顯長白山的獨有“特點”,未能有效利用長白山地區的文化特色,如“人參”“貂皮”“東北虎”“冰雪文化”等地域標志,未能合理將地域文化特點與文創產品設計相融合。
通過對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的設計現狀來看,深植于長白山地域的冰雪文化中蘊藏著巨大的挖掘潛能,但目前這一潛能尚未形成規模。該區域的冰雪文化旅游市場上相關的文創產品多為批量生產,存在風格雷同、款式陳舊等特點,多為小擺件、紀念品等。由此可見相關文創產品在元素選材及設計構思方面均較為膚淺,缺乏內涵,更缺乏對冰雪資源、長白山文化的挖掘與融合,對該區域冰雪文化的表現力較弱,缺乏產品設計必備的創新性與藝術性,自然難以承載紀念價值這一特殊內涵,難以從根本上帶動長白山地區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
透過這一現狀,對同樣為以冰雪著稱的區域來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冰雪旅游文創產品發展則更具條理性與創新性,如2017年,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與王者榮耀達成了協作,簽約后首次以冰雕形式對整個王者峽谷進行了還原,第一次將虛擬世界以真實的樣貌展現在了觀眾面前,為冰雪傾注了角色的魅力。此后,《王者榮耀》在游戲中也推出了“冰雪”系列英雄皮膚,并在冰雪大世界景區建立了線下冰雪王者概念周邊店,在這里,可為游客提供一系列《王者榮耀》與冰雪大世界的聯名限量周邊,能夠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時獲得一系列游戲周邊等具有紀念意義的作品。由此可見,冰雪文創產品的設計應該是多元化的,基于冰雪文化設計的旅游文創產品也應具有創新性與文化推廣價值。
在旅游產品設計課程教學中,合理依托區域旅游文化發展特性,將長白山特有的冰雪文化及獨特的地域風格轉變為教學文化資源,指導學生在傳統設計技能學習中,深入理解地域文化,并建立起完整的地域文化價值觀,是指導學生合理挖掘長白山特有的冰雪文化,進而以區域人文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及自然環境價值為導向,在靈動、自由、無瑕的冰雪文化中汲取靈感,完成旅游產品設計創新及實踐的重要舉措。
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本身便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工程。在開展相關設計工作中,并非單一進行產品包裝樣式的設計與調整,同時還要緊密結合市場與區域特有的人文、地理、區域文化,從而在以創新為導向的基礎上,確保文創產品的主題、內涵、工藝、外觀及色彩均能夠凸顯出旅游區域的特色。以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的設計來看,則需要與區域特有的冰雪文化相融合,進而深入挖掘冰雪文化,將白色-純潔、透明-無暇等文化內涵及東北虎、人參、鹿茸、貂皮等區域標志性特點融入文創產品的構思及設計中,以創新思維為媒介,在產品設計的各個維度凸顯長白山冰雪文化。
在具體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方面,可引導學生在設計手法方面強化對長白山地域文化“民俗”內涵的挖掘,科學融入現代簡約風格開展文創設計,在色彩上可選擇以白色、藍色為主色調,減少浮夸顏色的使用。同時,在設計中,還需重視設計創新,要明確文創產品與文化傳承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以產品設計的表現形式來看,可將二維的貼紙、書簽、版畫等轉變為三維立體的雕刻、拼裝形式,以“東北虎”這一區域“名詞”來說,在設計及藝術加工方面,便可將東北虎設計為生活中的立體萌寵形象,通過融入森林、雪原等環境的手法,將東北虎以擺件、玩偶的形式,借助造型、表情、動作等展現長白山冰雪文化,并聯合東北虎自然保護區打造出冰雪品牌,創作相關衍生品。另外,在進行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中,為了更好地向產品中注入地域文化與人文精神,還應盡可能就地取材,如在長白山地區便可選擇當地的火山石、長白落葉松等材料開展進一步加工設計,從而確保相關旅游文創產品能夠別具一格,意義獨特。
在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教學中,必然要充分重視區域文化的滲透及融合,從而將景區文化背景與文創產品相結合,為游客提供更多創新且具有紀念價值的文創產品?;陂L白山冰雪文化開展的旅游文創產品設計來看有以下幾點:
首先,應注重創建長白山冰雪文化相關的特色品牌產品。在面對長白山文化時,著名學者余秋雨曾感慨道“中國起步時,你為歷史走廊;中國輝煌時,你為半個大唐;中國蒙難時,你為冰雪戰場。完成這一切后,突然發現,你還是全世界最稀缺的生態天堂”。由此可見長白山文化地位的重要性,因而在該區域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中,需要結合長白山冰雪自身特殊場景做形成的有趣圖案加以設計,同時將“長白山”地域風貌融入品牌設計中來。這一過程中,可打造以藍色為底、白色為主的冰雪文化造型LOGO,通過線、面等形式繪制出雪花、山脈的輪廓,并將其用于各類飾品上。同時還可通過滿族剪紙的形式提取長白山的優美風景,進而將冰雪文化與民族文化相交融,為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打開新思路。此外,還可依據長白山區域最為常見的白雪、藍天、山脈為主要元素,制作餐具、杯具、擺件等周邊文創。而后在“冰雪節”這一契機下進行產品設計及推廣,使游客能夠在開心游覽之余隨心選購有紀念價值的文創產品。
其次,要注重對長白山文化資源的挖掘,充分結合當地民俗。長白山地區是滿足先民的孕育之地,薩滿則為滿族先民重要的精神崇奉。因而在進行旅游文創產品設計中,便可充分挖掘“薩滿教”的傳承史及文化內涵、文化標志,并以此開展品牌設計,融合薩滿中的銅鏡、神案、腰鈴、抓鼓等法器,設計出具有神秘色彩的小擺件、面具、帽子等。同時還可從民族文化中提取制作工藝,從薩滿紋樣中提取產品主色調,進而凝練上述素材,以草編、木雕等傳統手工藝完成藝術加工,使游客能夠在游玩放松的同時,深刻體會到這片土地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及品質。
最后,可將文創產品與生態相結合,進行樣式及材料的革新。就長白山地區來說,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豐富的物種資源,如沙冷杉、長白落葉松等,因而在進行產品設計中,除了加入創新的形象構思,還可在質感方面加以把控。以“生態保護”這一主題來說,在品牌設計中,就可提取關鍵詞如“游牧”“農耕”“漁獵”等,進而分別設計中吉祥物;進而從樹皮、樹樁、狩獵中使用的工具中提取圖形,而后以石雕、蘆葦畫等形式進行產品創作,制作出可承載長白山冰雪文化的文創產品。
總的來說,長白山冰雪文化是大自然饋贈給勞動人民的偉大精神財富,深入挖掘其文化價值,勇于創新,通過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來抓住這一冰雪文化宣傳的機遇,不僅是一次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同時更是冰雪文化宣揚的最佳機遇。
從教學實施的角度來說,基于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發展背景開展旅游文創產品設計教學,不僅要“接地氣”,要將旅游區域的本地特色凸顯出來,同時還要確保有機融合地方文化內涵,是文創產品成為值得游客回憶與紀念的紐帶。對此,在設計課程教學中,就需要注重融入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及設計,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進而通過構建校企合作平臺,達到教學成果轉化的目的。仍基于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設計背景來說,可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需注重項目與課題的對接。要借助地域文化產業的市場,結合長白山的地理位置、人文、文化等因素,強化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在教學實踐中可組織學生親自到長白山地區進行實地調查,從而為其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創作有利條件,獲得具有創新性的一手資料,進而激發靈感,發現設計亮點及痛點,為產品設計的落地尋求土壤。
其次,可采取訂單式培養法,為了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強化,教師可適當開設設計工坊,為學生分享豐富的設計資源,進而幫助學生累積實踐經歷與設計經驗,激發學生的設計熱情,從而更好地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最后,可建設多學科融合發展框架。在課程教學中注重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增加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設計為例來說,可鼓勵學生參與文創產品設計比賽,或開拓相關課題,緊扣當地實際地域特色及市場環境,強化設計的創新性與整體性,同時把握市場營銷策略,促進成果轉化率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從設計參與中獲得知識與成就。
總體而言,基于長白山冰雪文創產品發展的大背景,開展將地域文化與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是一種與當下社會發展相契合,與人才培養戰略相一致的教學改革方向。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可引導學生從區域文化要素、地理環境、人文背景中提取設計靈感與元素,進而解決傳統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旅游文創產品的定位、內涵及設計角度入手,打造項目與課題對接、訂單培養及多學科融合的課程教學方案,將設計、旅游與文化這三個關鍵詞包容到課堂教學中,從而真正地將文化創意納入產品設計中,打造并創建一個新的綠色經濟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