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夢菲 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在讀研究生
指導老師:劉霞 天津科技大學省部共建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員
近幾年,植物奶憑借著其新奇的口味,以及不易導致過敏、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部分咖啡店推出了以燕麥奶等植物奶為原料的咖啡飲品,其售價甚至比以牛奶為原料的咖啡飲品更高。因此,很多人認為植物奶比牛奶“更高級”“更營養”。真的是這樣嗎?
植物奶是由植物果仁、果肉、種仁等,經過破碎、調配、均質、灌裝、封口、殺菌等工藝加工而成的渾濁型乳狀飲料。植物奶并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奶,只因與牛奶有相似的質感和外觀,才被稱為“植物奶”。事實上,這類飲品屬于植物蛋白飲料,例如燕麥奶不含任何“奶”的成分,嚴格意義上應該叫燕麥飲。
中國人很早就有飲用植物奶的習慣。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豆漿就是植物奶的一種,杏仁露、花生奶等飲品更是很多人童年難忘的味道。無論是時髦的燕麥奶、杏仁奶,或是更接地氣的豆漿,植物奶除了口味豐富外,比起牛奶還有許多優勢。
在我國,大約80%以上的成年人有乳糖不耐受的現象,有些人的癥狀比較嚴重,而有的人癥狀則較輕微。我國兒童中約有2%~3%對牛奶蛋白過敏,過敏者會出現皮疹、嘔吐、腹瀉、便血等癥狀,嚴重的還會發生過敏性休克。飲用植物奶則不必擔心牛奶蛋白過敏的問題。
◎飲用建議:
對牛奶蛋白過敏的人群,可選擇飲用植物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人群除對牛奶蛋白過敏外,也對大豆蛋白、谷物或麩質過敏,飲用植物奶也應小心。
作為最傳統的植物奶,豆漿無論是蛋白質含量,還是蛋白質質量,都可與牛奶一較高下。每100 克豆漿中約含大豆蛋白4.5 克,每100 克牛奶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5 ~4 克。大豆蛋白是一種植物性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與牛奶蛋白質相近。豆漿中的蛋白質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較豐富,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植物蛋白質。而且,大豆蛋白不含膽固醇,其中所含的異黃酮還具有降膽固醇的作用。
◎飲用建議:
老年人或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可多飲豆漿等植物奶。
天然牛奶中一般不含膳食纖維,植物奶中則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以燕麥奶為例,其主要成分為燕麥,每100 克燕麥的總纖維含量為17 ~21 克。雖然燕麥經過榨汁等處理,損失掉了麩皮中大量的膳食纖維,但制成的燕麥奶中仍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消費者可根據營養成分表,選擇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植物奶飲品。此外,燕麥奶中含有的可溶性膳食纖維——β 葡聚糖,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對于平穩血糖也有一定效果。
◎飲用建議:
中老年等被便秘困擾的人群,控制體重的人士可以選擇植物奶。
多數植物奶的脂肪含量要比牛奶低得多。市面上常見的全脂牛奶,每100 毫升的脂肪含量約為3.5 克,而100 毫升燕麥奶的脂肪含量為2.08 克,豆漿為1.81 克,杏仁奶為1.13 克。而且,植物奶中的脂肪主要為單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有益于保持健康體重和心血管健康。
因所含脂肪較少,植物奶的熱量大大小于牛奶。每100 毫升燕麥奶的熱量為209.29 千焦(50 千卡),100 毫升豆漿的熱量為165.67 千焦(39.58 千卡),100 毫升杏仁奶的熱量為63.54 千焦(15.18 千卡),而100 毫升牛奶的熱量則為275.55 千焦(65.83 千卡)。
◎飲用建議:
“三高”人群和減肥人士很適合飲用植物奶。
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質是酪蛋白(成分約占80%)和乳清蛋白(成分約占20%)。其中,酪蛋白會促進皮脂分泌,大量飲用有可能導致毛孔發生堵塞,造成痤瘡。全脂牛奶里面的Ω-6 脂肪酸也可能令肌膚問題雪上加霜。而植物奶基本不具有致痘風險。
◎飲用建議:
如果痤瘡等皮膚問題比較嚴重者,可咨詢醫生,決定是否用植物奶代替牛奶。
植物奶的出現,最初是為了解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營養攝入問題,后來被素食主義者、環保人士所認可。不少人認為植物奶生產所消耗的能源成本,遠比牛奶要低,因此更低碳、更環保。
從營養價值的角度來說,植物奶雖然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優質脂肪和部分植物次級代謝產物等,但是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少,而且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也不完全。因為牛奶的氨基酸配比與人體的需求更一致,人體對牛奶蛋白的吸收效率遠遠高于植物蛋白。
此外,植物奶的礦物質鈣和維生素D的含量比牛奶要低。雖然很多植物奶生廠商會額外在飲品中添加鈣,以彌補產品與牛奶之間的差距。但是有研究表明,人體對于飲料中添加的鈣鹽的吸收率,較天然牛奶要低。
可見,植物奶與牛奶有營養互補作用,如果您沒有乳糖不耐受等健康限制因素,完全不必只喝一種而舍棄另一種,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合理、適量、交替飲用不同風味的植物奶和牛奶,獲得最佳的健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