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山東省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副主任醫師
長久以來,民間廣泛流傳“有傷口別吃‘發物’,否則會影響傷口愈合”的說法。那么,有外傷或接受手術的患者,究竟能不能吃魚肉蛋等傳統意義上的“發物”呢?
1.局部因素,包括傷口感染、局部血液循環不良、組織受壓缺血缺氧等。
2.全身性因素,包括營養攝入不足、血糖指標偏高、長期大量吸煙、年齡較大、免疫力較差和心理狀態不佳等。
3.某些藥物、術后并發癥等也會影響機體組織的修復。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發物”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病癥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在《中醫飲食營養學》中,“發物”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新病增重的食物,包括腥膻、辛辣食物和一些特殊的食物。
1.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過多食用辛辣食物可導致血管擴張,使正在愈合的傷口中的細胞、纖維異常增生,可能造成疤痕增生。因此,有傷口的人的確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2.富含蛋白質的肉類食物。牛奶、蛋類、魚類、甲殼類、堅果、花生、小麥和黃豆等“發物”類食物富含蛋白質。不少人本身有蛋白質過敏問題,會因攝入相關食物產生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癥狀。不過,一般對這類食物過敏的患者,在受傷或做手術前也有過敏問題。此外,也有部分人群可能因為創傷過大,胃腸道消化能力降低,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導致突然對某一種蛋白質過敏。針對這一問題,不應因噎廢食——一味戒除“發物”,而是可以在患者飲食中,每餐少量加入某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觀察無恙后再添加其他食材。以確保在安全的前提下,為機體康復提供足夠的營養。
醫學研究顯示,如果嚴重缺乏蛋白質可使組織細胞再生不良或緩慢,導致傷口組織細胞生長障礙,肉芽組織形成不良,成纖維細胞無法成熟為纖維細胞,膠原纖維的合成減少等。所以,適量在患者飲食中增加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能促進傷口愈合,減少感染的機會。當然,前提是您患病前不對相關食物過敏。
有外傷的患者也不可忽視蔬菜和水果。綠葉菜、西紅柿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或降低細菌、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胡蘿卜、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A,有加速傷口愈合的作用。
1.保持清潔: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沾水和其他污物。日常清洗應注意避開傷口,或使用一次性傷口防水貼。
2.遵醫囑換敷料:應遵醫囑做好消毒,定期復查,按時更換敷料。
3.合理使用藥物:遵醫囑服用抗菌消炎藥,防止傷口感染。不要劇烈運動,以免傷口裂開。同時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